分享

浑源地名的由来

 老刘tdrhg 2018-05-11

浑源是山西省大同市下属的县级单位,因为北岳恒山在其境内而赫赫有名。关于浑源州的地名由来,你又知道多少呢?

浑源地名的由来

浑源自古有“龟城蛇街”之称。意思是城垣并不是普通的四方形,而是如龟状的八边形;街道也不是横平纵直状,而是多弯曲的斜街,如蛇行一般。“龟城蛇街”的说法由来已久,据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载:“浑源州城,安东中屯卫中前二所守。唐徒治时所筑,其形如龟。”据明万历版《浑源州志》载:“城创自后唐,脉从东南来,结为丘,如龟形,城象之。雉堞屈曲,宛若负书状。”由此可见,浑源从唐筑城时便有“龟城”之说。而浑源这个城的名字,最早也是从唐代开始出现,

浑源地名的由来

浑源县境在西周时就以恒山镇属并州。春秋时属代国。秦始皇始置县,称为崞县,属雁门郡。这个崞县不同于忻州地区的崞县,也就是现在的原平市。后来浑源改称平舒,属代郡。西汉时,平舒县废,复置崞县,属恒山郡。王莽新朝期间,改为崞张县,仍属常山(即恒山)郡。东汉恢复崞县名,三国沿袭之。北魏时迁都平城(即今大同),为京城内陆,改名石城县,属神武郡。天兴元年,改称崞山县。东魏时,改为廊州。北齐时,又改为北显州。

浑源地名的由来

隋初,北显州改称平寇县,后又改回崞县。唐时始称浑源,为因浑河发源于县境内。这是浑源这个名字第一次被定名,五代晋县随州入辽仍为浑源县。金贞佑二年(1214)于县置浑源州。明清时俱称浑源州,均属大同府,以后的浑源州就一直沿用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