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状况

 快乐英平 2018-05-11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周燕珉工作室自2007年,长期开展全国养老设施调研工作。该调研要求学生实地走访全国各城市的养老机构,根据客观观察和体验,结合对管理人员和居住者的访谈交流,填写相应的调研问卷并进行拍照记录和相关图纸绘制。截至到2014年,共计调研养老设施250个。本文结合调研数据,从养老机构的规模、分布情况及建设的现状问题两方面来分析我国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状况。


1
我国养老机构的整体规模与分布

(1)整体数量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截至2016年3月,全国养老床位数达到669.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3张,已经完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中提出的建设目标,全国养老服务床位总数达到66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从养老机构的成立时间来看,2000年以后,机构养老服务才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民办非企业型的养老机构。2000年至2015年的时间内成立的养老机构占总数的83%(图1)。

图1 养老机构成立时间情况(数据来源:参考文献[1])


(2)平均规模
养老机构的规模大小一般用机构拥有的床位数作为衡量标准。根据民政部统计,2013年我国养老机构的平均规模为102张床位,其中平均床位数量最多的是北京市,为284张。根据《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可知,床位数在10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所占比例达65%具体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与比例见图2。

图2 养老机构床位数量情况(数据来源:参考文献[1])

另外,从养老机构的经营性质看,公办养老机构平均床位数最高,其次是民办非企业养老机构和民办营利养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公办养老机构的平均床位数达到200余张民非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为170张左右,民办营利机构的床位数为160张左右。

从建筑规模来看,养老机构的平均总建筑面积为9200㎡左右,其中3000㎡以下的小型机构较多,占调研总数的38.5%(图3)。

图3  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分布情况


(3)主要分布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中部及东部地区的养老机构数量多[1]。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四川、湖南、河南等省的养老机构数量最多。与此同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呈现东部多于西部的分布特征从城乡分布的角度来看,养老服务机构总体呈现农村多于城市的特征,但是民办养老机构则是城市多于农村。根据全国老龄办“全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数据显示:76%的民办养老机构位于城市,仅24%的民办养老机构位于农村。这从侧面说明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养老服务业发展也更快。


2
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问题

虽然近些年养老机构的建设量大幅增加,但在机构养老服务资源的分配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老机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范围内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养老机构内床位资源配给欠妥

(1)养老机构城乡发展不平衡

养老服务业在城市发展较快,在农村则严重滞后,城乡之间呈现出严重失衡的状态。受我国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制约,城乡养老服务业发展也呈现出对立、分割和不平衡状态。过分注重城镇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建设,忽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与机构建设。与城市相比,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养老设施和老龄服务供给几近空白。截至2012年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为近3/4,能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为老服务,而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足1/14,不及城市的1/10,且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项目较少,质量效益偏低,可及性也有待提升[1]

(2)城市范围内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

养老机构在城市范围内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机构的选址偏向郊外[2]以北京为例,全市养老机构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五环以外的养老机构共301家,约占全部养老机构的79.6%。此外,从床位的角度来看,五环以外的养老机构拥有的床位数高达6.54万张,占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的83.4%。

图4 北京市养老机构分布情况(数据来源:《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