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河东俊英杯”海内外征联、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老道砚心斋 2018-05-11

       为了弘扬国粹文化,传承蒲剧艺术,展示蒲苑“武派”风采,总结回顾蒲剧皇后“俊英腔”创始人武 俊 英 从艺50周年的丰硕成果,我们于2018年1月3日起,面向海内外组织了 “河  东  俊  英  杯” 海内外征联、征文大赛,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 “河东俊英杯'征联大赛共收到1473副作品,经过初评、复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36名;征文大赛共收到162副作品,经过初评、复评,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4名,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18年5月11日起至2018年5月13日止,如对被公示作品有意见或举报,请向活动承办单位反馈,通讯地址:山西河津市府前路北城公园东博盛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系电话:任先生  13593578599 薛先生  13467254999邮箱:wjyzlzwds@163.com,公示结束以后,将正式对外发布获奖信息。


征联获奖作品公示(拟)

一等奖(2名)    



1238

梨园开别调,蒲腔嗣响,晋地余音,绝唱每同莺婉啭;

艺苑冠群芳,水袖当风,罗衣胜雪,丰姿但与月徘徊。


808

时光五秩,怎将九域映红,只缘戏比乾坤大;

唱段几回,何把万人陶醉,总视民逾父母亲。



 

二等奖(4名)    

  

1242

承河东故曲,弘晋南梆子,创武派新腔,万千场弦板倾情,赢得芳名标菊部;

是闾里孝星,为艺圃园丁,誉剧坛皇后,五十载风云回首,笑看蒲苑灿梅花。


1354

俊才俊德,创派蒲州,吟流水行云,秦晋两邻风欲醉;

英物英声,传薪艺苑,荣夭桃秾李,汾黄千里月涵香。


636

梅花破萼时,春寒初退,风韵全新,根抱故园香九域;

蒲剧飞天后,彩翼长舒,德馨更盛,美由当代续千秋。


600

千秋蒲剧史;

一代俊英腔。


  

三等奖(8名)    

 

966

抱满怀壮志,不畏艰辛,看登山吊嗓,临水练功,暑汗寒冰五十年,皇后梦蒲苑终圆,怒放梅花香菊部;

启一代新声,独开流派,听燕笛行云,莺簧醉月,肩摩踵接万千众,俊英腔戏迷最爱,远传天籁响梨园。


1044

用大追求,下大功夫,将蒲剧弘扬,五十年苦练深研,卓越而赢华夏誉;

凭新唱法,创新派系,每舞台演出,万千里人来客聚,痴迷为听俊英腔。


1086

五十年艺术人生,但凭敬业敦行,苦攻勤练,到炉火纯青,赢梅花奖,捧金唱片,摘皇后冠,一方蒲苑开新境;

百千种人生艺术,唯以修身立命,德著声扬,是初心最美,建巾帼功,当红旗手,树劳模范,万里中华起俊英。(今音)

       

632

凭一腔开一派,寄蒲剧情怀,俊德遐传,戏里赢来皇后誉;

与同志结同心,培武门弟子,英才迭出,河东建起牡丹群。

 

975

融百家雅韵,破百家窠臼,台上无形,大善无形,恰梨园五秩,刚柔堪并济,看蒲戏以来,独成绝唱;

启一代新声,领一代风骚,河东有福,中华有福,逢杏雨三春,艺德贵双馨,喜俊英之后,更继传人。

                                                   

134、

洒汗出真功,独创新腔,蒲剧敢撑天一角

领军酬夙愿,乐扶幼树,梅花竞放福千山


183、

放观众在心中,下功夫于剧上。送女藏舟,红遍蒲乡。唱腔开武派,声情并茂。旦靓五旬,杏梅争艳誉京华。常叹学无止境,旧谱重翻敲雅韵。

置盛名于脑后,尽孝道在床前。培桃育李,汗滴沃土。从政有虚怀,德艺双馨。身兼数位,事业当先勤奉献。只因志向未来,新程再启趁春风。


1370

将妙技授徒,凭孝心敬老,德艺双馨,口碑更树舞台外

为人民高唱,与时代同行,声名俱远,腔派别开蒲苑中


  

优秀奖(36名)    

 

111、

春心荡韵,磨艺五旬,将音质升华,委婉传神弘国粹;

绛水滋喉,授徒无数,把唱腔摇曳,铿锵播爱耀蒲坛。


125、

三暑练功,汗滴和土,三九练声,气出成雾,荷诧雪惊,俊英立志山河震;

柔腔似水,荡漾涟漪,柔姿似柳,摇摆吊钟,听痴观醉,旦角扬名日月长。


211

蒲剧声中一帜擎,流派新,武派骄,奉献初心舒凤翼;

河东梦里千葩绽,杏花俏,梅花艳,传承硕果灿龙门。


354、

形神并俊,乃/武派宗师,款款而歌,五十载/间/扬国粹;

德艺皆英,为/梨园懿范,庄庄以立,万千心/上/印芳姿。


415、

五十载钻研,唱法创新,武派已登龙虎榜;

万千人效仿,阵容扩大,蒲坛又树里程碑。


448、

传承又创新,五十春秋蒲剧后;

学习并培育,无双技艺俊英腔。


491、

历五十年风雨,其人真若铁梅,其怀真比柯湘,为蒲剧做嫁衣,俊英腔唱千秋事;

得多少个晨昏,斯梦才成武派,斯韵才香送女,入艺宛传佳话,娘子关连四海情。

                                                 

495、

当新时代,直面静心新课题,青黄不接长擎火种;

是好演员,贤妻良母好儿媳,德艺双馨不负梅花。

 

558

从艺多年,起解、西厢、送女、登舞台上屏幕,唱腔、扮相、演技、京都撂响,观众着迷,得金奖,获殊荣,蒲苑奇葩,万里飘馨,有口皆夸艺美;

播德数载,横桥、新绛、运城、自团体到家庭,民意、官声、孝心、同事称扬,亲人首肯,评劳模,授旗手,巾帼典范,八方传誉,无时不赞德高。(新韵)


594

集一身甘苦酸甜  誉赢三晋  梅花竞秀
经几度春秋冬夏  艺汲百家  流派标新


664

五十年戏曲人生,一腔哑管弦,武派河东名宇内;

三千角俊英阵列,满眼簇梅杏,幽芳蒲苑馥梨园。


668

五十年台上竞风流,听梨园旦角高吟,天音婉转峨嵋岭;

八百里河东生俊杰,看蒲剧纪元新创,魅力激扬汾浍波。


682

一腔何处寻,看梅蕊迎春,西厢待月;

百誉岂须表,在黎民心里,蒲坂浪中。


701

立派开腔,振兴蒲剧俊英调;

登高向远,走出河东娘子关。


707

韵味创新,品味创优,万般情意一腔尽;

运城名片,京城名气,一朵梅花万里香。


738

五十秋绛风蒲韵,艺送老区,爱送老区,植情怀于大地,腔创派生,逐梦还从山右;

一枝秀震古铄今,梅赢头彩,杏赢头彩,留机遇给青年,鞭挥帜举,蜚声岂止河东?


783

论才情足冠群伦,博采各家长,独从蒲苑称名旦;

辟蹊径新开一派,广传斯韵厚,合有天音起绛州。


906

性聪明且志贞恒,幸师拜兰香,德彰兰气;

功扎实而声委婉,开唱腔新派,蒲剧新风。

  

924 

独占西厢第一腔,名声送女藏舟,白玉金枝蒲剧秀;

广传佳誉三千里,道德育人尽孝,春风化雨牡丹红。


940

问谁不识俊英腔?看巷尾村头,三晋人家留足迹;

由此频传名旦戏,听藏舟送女,五旬蒲苑证心声。


1006

俊节超凡,仰德馨天下,蒲剧牵魂,冰心一片钟文武;

英姿出彩,喜根植河东,舞台圆梦,热血满腔唱古今。


1025

登山临水练清音,物喜己悲,莫言真假戏
感地动天传世界,才高德厚,最美俊英腔


1108

从艺五十年,传承梆子戏,听鼓锣响处,情韵每同音韵美;

登台无数次,创造俊英腔,看扇帕合时,掌声常比唱声高。

                                                                                                           

1114

蒲剧创新,听,武派俊英腔,唱腔婉转百灵鸟;

梨园出彩,看,文场名角奖,拿奖光鲜一剪梅。


1118

将艺术视为生命,将生命融于艺术,标新荣载蒲腔史;

把舞台敬作云天,把云天纳入舞台,领异喜添戏苑春。


1201

生蒲乡,钟蒲剧,美蒲韵,蒲坛皇后;

秉俊德,倡俊风,膺俊名,俊苑梅英。


1281

俊俏风流,德艺皆馨,声情并茂,河东妙韵无双境;

英姿飒爽,抑扬顿挫,婉转回旋,蒲剧新潮第一腔。


1310

从积淀中创新,俊英腔汇源头水;

向流行处开拓,时代雨浇蒲苑花。


1327

俊相辅名伶,辈出河东,戏曲万家开武派

英才依蕙质,齿排珠玉,胸襟一爱诲人心


1329

含德笃行缕缕情,五十年梅香四溢

藏舟送女声声醉,八千里曲韵一流


1404

凭扎实功底,展独特唱腔,名振河东三万里;

领蒲剧潮流,创武门新派,艺传天下五十年。


1441

俊相生辉靓舞台,德艺同尊,功开一派;
英才济世扬真爱,孝贤载道,誉满千家。

 

1449

敬业有高风,崛起艺林,曲曲尽合群众意;

创新擎大纛,振兴蒲剧,家家皆喜俊英腔。


1453

蘭香梅質,敬老愛民無架子

俊彩英風,開腔立派出娘關


1016

雅韵撩心,几句西厢十里醉;

柔情萦耳,一折起解九州红。


1027

誉满梨园,历五秩风华,艺品早凭人品立;

春荣蒲苑,看一方沃土,梅花正伴杏花开。



征文获奖作品名称公示(拟)

     

一等奖(1名)

俊英腔,唱出蒲剧美丽传奇(新诗)/沈建浩(广东)

 

二等奖(2名)

蒲剧皇后武俊英(新诗)/刘锁爱(山西)

七律·武俊英赞(旧体诗)/傅 渝(重庆)

 

三等奖(3名)

武俊英,一枚挺立在蒲剧中的词牌(新诗)/苏美晴(黑龙江)

七律·题蒲剧“俊英腔”(旧体诗)/戴大海(河南)

革故鼎新 独辟蹊径(散文)/王 陆(山西)

 

优秀奖(14名)

蒲剧,沧桑中的民间滋味(新诗)/祝宝玉(安徽)

武俊英,一个人的蒲剧(新诗)/温勇智(江西)

武俊英把蒲剧声腔烹成美食(新诗)/许庭杨(四川)

蒲剧才具 信是俊英贤(旧体诗)/周宗儒(天津)

七律·赞蒲剧皇后武俊英(旧体诗)/程 旭(山西)

七律·颂蒲剧艺术家武俊英(旧体诗)/高怀柱(山东)

水调歌头·赞武俊英(旧体诗)/王柳青(安徽)

为武俊英和家乡的蒲剧喝彩(散文)/筱 雨(山西)

开蒲剧一代新声(散文)/韩 健(山西)

关于武俊英的人生阅读笔记(散文)/荣玉平(辽宁)

独树一帜“俊英腔” 五十春秋铸辉煌(散文)/姚俊虎(山西)

五十春秋蒲剧情(散文)/钟志红(四川)

戏针(小说)/郭华悦(福建)

断音(小说)/滕敦太(江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