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呕吐有哪些偏方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5-11

呕吐是胃内容物反流,由口腔吐出的现象。高级神经活动障碍,颅内压增高,新陈代谢障碍,胃肠道病变皆可引起呕吐。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下为顺。若胃被外邪所伤,或因脏腑病邪干扰,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但其发病与胃气偏虚的关系较大。对于呕吐的治疗首先应辩明病因,如呕吐伴有明显头痛者,应考虑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呕吐伴有眩晕者,常见于美尼尔氏病、急性迷路炎等;呕吐伴有意识障碍,多见于颅内器质性疾病、尿毒症、肝昏迷等;呕吐伴有发热,多数为感染性疾病;呕吐伴有腹痛,常见于腹腔内脏炎症;呕吐伴有腹泻,最常见于肠道感染;呕吐伴有便秘、腹胀、腹痛,应警惕肠道梗阻;呕吐伴有神经官能症状时,多属神经性呕吐;生育期妇女呕吐,且月经不按时来潮应考虑妊娠可能;年纪大的人食后6至12小时呕吐者,应警惕上消化道癌。根本治疗应除去病因,对症治疗可试用下述方剂应急,若效果不显应即请医生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呕吐有寒热之分。寒证呕吐喜热恶寒,四肢发凉,脉象细小,体倦,食欲不振,胸满闷,小便清白,或吐酸水,或吐涎沫,常见于老年人或平素身体虚弱而脾胃虚寒的人,或因内伤生冷食物,外感风寒,或因有病而经不适当处理,影响了脾胃而发生呕吐;热证呕吐喜冷恶热、烦渴、脉洪大,有时可伴发吐/血。一般都是急性发作、且多为平素身体健壮之人。

1.橘皮9g,竹茹9g,大枣3枚,生姜2片,甘草3g,党参9g,代赭石12g。水煎服。

2.大枣3个,生姜6g,陈皮、藿香、半夏、生草各6g,草果仁3g。水煎服。

3.大枣6个,生姜9g,吴茱萸9g,党参15g。水煎服。

4.红茶、橘花各3g。沸水冲泡,代茶饮,每天1剂。用于胃脘胀痛、嗳气呕吐、食积不化或伤食生冷瓜果等。

5.葱须25g,大枣25g,绿茶0.5至1g,甘草5g。先将大枣、甘草加水400毫升煎沸15分钟,再加入葱须、绿茶再煮1分钟即可,分3至6回温饮,日服1剂。可加开水复泡复饮。用于呕吐腹泻。

6.绿豆粉、茶叶各等分。将前2味用沸水冲泡,加糖调匀顿服。用于急性吐泻。

7.大蒜头1至2个,烧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

8.鲜莼菜与鲜鲫鱼同煮食(宜清淡一些,不要太咸)。治呕吐翻胃。

9.生姜、橘子皮各12g。水煎,1日2至3回分服,有止痛止呕之效。可治慢性胃炎,胃痛,呕吐黏液或清水。

10.橘皮、生姜、川椒各6g,水煎服。治胃寒呕吐。

11.番木瓜(尤寿果、木瓜、番瓜)生吃或煮食,或用干粉,每次服3至6g,1日2回。可治胃病,消化不良,呕吐。

12.刀豆壳30g,水煎后加红糖,1日2回分服。治胃寒呕吐。

13.野山楂12至18g,莱菔子、枳实各9g,水煎服。治肉类食积不化,上腹疼痛,呕吐。

14.香菜、陈皮各6g,茅术9g,水煎服。治胃弱消化不良、呕吐。

15.无花果干切成小粒,炒至半焦,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代茶饮。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治呕吐。

16.葡萄酒,每服15毫升,1日2至3回。治慢性胃炎、呕吐。

17.干姜3至5g,红茶1至2g,炙甘草3g。将生姜洗净切片,炒干,共置茶缸内加开水300毫升,泡5分钟后,分3回饭后服,日服1剂。用于胃寒呕吐。

18.胡萝卜20g,枸杞叶10g,土党参20g,土木香5g,生姜10g,法夏15g,灶心土100g。水煎服。用于胃虚型呕吐。

19.生姜汁10g,鲜竹茹20g,芦苇根30g,糯米50g,半夏15g,灶心土100g。水煎服。用于妊娠呕吐。

20.生姜10g,五指毛桃30g,满天飞20g,苍术10g,半夏10g。水煎服。用痰滞型呕吐(多见于代谢功能低下或喜多食脂腻甜食之人)。

21.生姜5g,芦根20g,杏叶防风20g,青叶胆15g,黄三七10g,牡荆根10g,白芍10g。水煎服,用于肝热型呕吐。

22.杨梅适量,浸泡白酒中,7天后可用,每次1至2枚,每天2至3回。

23.生姜汁适量,葡萄酒20毫升,调和服用。

24.柿饼烧炭存性,研末,每服6g,黄酒送下。用于反胃呕吐。

25.陈皮、干苏叶各10g。用等量酒水煎汁,分次服。用于感寒呕吐。

26.甘蔗汁400毫升,随意饮服,也可将甘蔗400g剁碎,加水适量煮沸片刻,去渣,趁热1回饮完。用于饮酒后干呕。

27.生姜5片,竹叶2g。水煎服,每天2回。

28.柿蒂15个,竹叶3g。水煎服,每天2回。

29.陈皮10g,灶心土30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30.核桃1个,杏仁10个。烧焦黄/色,研末,每服1至2g,每天2回。

31.枸杞叶20g,黄柏5g。水煎服,每天2回。

32.木瓜15g,陈皮10g。水煎服,每天2回。

33.白萝卜叶30g,白糖15g。水煎服,每天2回。

34.麦麸30g,绿豆15g。布包麦麸,与绿豆同煎服,每天2回。

35.芦根15g,竹茹3g。水煎服,每天2回。

36.丝瓜藤15g,荷花10g。水煎服,每天2回。

37.乌梅12g,冰糖15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38.山楂肉15g,乌梅3枚。水煎,加白糖适量,乘热服。

39.炒大麦芽15g,生山楂10g。水煎服。用于食积呕吐。

40.绿豆100粒,白胡椒10粒。共研末,沸水泡服。用于胃热呕吐。

41.核桃1个(烧存性研末),黄芩12g。煎汤服。用于胃热呕吐。

42.粟米磨粉,做成梧桐子大小,每次煮熟后服6至10g,加少量盐服。用于胃热作呕。

43.糯稻根1把,水煎服。用于恶心呕吐。

44.薏苡仁根60g,煎浓汁服。用于伴有胸闷、头晕呕吐。

45.无花果叶3至5片,捣烂绞汁。用温开水冲服。用于误食鱼、蟹类中毒所致呕吐。

46.苦瓜根6g,水煎服。用于小儿呕吐。

47.葡萄根30g,水煎服。每天1至2回,用于妊娠呕吐。

48.青橄榄不拘量,捣烂水煎服。用于妊娠呕吐。

49.胡荽子30g,炒黄,研末。每服2至3g.每天1至2回。

50.橘子1个,土豆1个,生姜3片。将橘子去皮,与土豆、生姜共捣烂、挤汁,饭前服1匙,每天2至3回。

51.五味子6g,灶心黄土15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52.葡萄藤10g,鲜芦根10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53.鲜藕250g,生姜50g。洗净、捣烂,用净纱布挤汁,分2至3回服完,每天1至2回。

54.白萝卜叶100g,酸枣15g。水煎服,每天2至3回。

55.山楂10g,生姜10g,新鲜酱油15毫升。水煎服,每天1至2回。

56.大枣5个,铁矿石30至60g。水煎服,每天2至3回。

57.丝瓜藤20g,荷花15g。水煎服,每天2回。

58.竹子1节,生姜10g,苏叶6g。水煎服,每天1至2回。

59.高粱米50g,苏叶10g。水煮服,每天2至3回。

60.甘蔗叶100g,生姜汁9g。混合调匀,频频缓饮,每天1剂,连服2至3天。用于胃寒呕吐。

61.陈皮10g,艾叶10g。水煎服,每天2至3回。

62.核桃1个,烧炭存性,研细末,姜汤送下。用于胃寒呕吐。

63.苹果蘸蜜,饭前吃。每天2至3回。

64.杨梅鲜根60g,水煎服。用于膈食呕吐。

65.生姜1大块切片(但勿切断),姜片间掺少量。用线将姜扎紧,外包草纸7层,水泡湿后放炭火上煨热,取出捣烂,加米适量,水2碗,煮熟去渣服。用于胃虚性呕吐。

66.葱白3根,盐少许,捣烂蒸热,敷于脐上。每天1至2回。

67.生萝卜1只,灶心土和洒各适量共捣为泥,加酒调匀,敷胸口。用于痰呕。

68.生姜、半夏各等量。炒热,布包裹熨胃脘、脐中及脐下等处。本方适用于胃寒呕吐。

69.活地龙(蚯蚓)数条。将活地龙捣烂如泥,敷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半小时后可见效。本方适用于肝气犯胃及胃热引起的呕吐。

70.鲜生姜。将生姜切成厚片,敷神阙穴、内关穴。无鲜生姜,可用生姜片开水浸软敷之。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适用于寒性呕吐。此方对妊娠期恶心及轻度呕吐亦有效。

71.白矾(或加绿豆),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开水调成糊膏,敷双足涌泉穴。多数1日内吐止。

72.鲜地龙若干条。将地龙洗净泥土,放入净碗内,撒上白糖适量,顷刻,地龙体液大量外渗而死,加绿豆粉适量,加绿豆粉或面粉适量,捣烂,和成药饼,贴涌泉穴,以胶布固定。

73.绿豆30g,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成膏,敷百会(或囟会)、足心,外用胶布固定。

以上71至73方用于热性呕吐。

74.吴茱萸,烘干,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选敷:神阙穴、天枢穴、涌泉穴。本方对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止吐效果良好。快则于敷药后4至5小时左右吐止,多数于24小时内吐止。

75.胡椒10g,酒曲20g,大葱白适量。前2味药,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加大葱,捣为膏,贴中脘、膻中、脾俞、行间穴。中脘穴贴前先拔火罐,后贴药。

76.金沸草、代赭石各等分。共研为细末,过筛,用米醋调成糊膏,贴中脘、胃俞穴。贴前,先拔火罐,后贴药。

77.生姜、乌梅(去核)各等分。将上药用开水浸软,频频擦舌。1日5至6回。亦可治妊娠呕吐。

78.生石膏、食盐、泥土各等分。研为细末,用酒调成稠膏,敷两缺盆穴。

79.田螺数个,食盐少许。田螺去壳,取肉,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脐下石门穴。

【转载】吸烟与大肠癌 17篇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转载】吸烟与大肠癌 17篇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