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晴雯撕扇是很经典的一幕戏,那么历史中的团扇是纸做的还是纱做的呢?

 快乐老年435 2018-05-11

题主这段话里面似乎包含了两个问题:历史上的团扇是什么做的,晴雯撕扇的时候撕的是什么扇子。且待笔者细细道来。

团扇,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圆形有柄扇子,扇面常常绘有山水花卉,款式多种多样,争奇斗艳,一如后宫女人的花枝招展。商代以前的扇子是用野鸡毛做的,一般用来在帝王巡视的时候遮挡阳光或者风沙,也叫做“障扇”。直到西汉之后,扇子才用来取凉。东汉时候,扇子的材质才由羽毛变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便于在上面点缀绘画。当然了,后来随着造纸工艺的发展,纸扇的出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具体到晴雯撕扇这一段,其实是仿照古代传说中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夏桀的宠妃妺(mò)喜的故事来编写的。

妺喜是古代有施部落的女子。夏桀在位时,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有施兵败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其中就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

传说妹喜长得非常漂亮,有诗称赞妺喜的美丽:

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

但是妹喜这个美女有一个奇怪的癖好,那就是听到撕扯缯帛的声音就笑。夏桀为了一讨美女欢心,于是就让宫人搬来精美的绢帛,在她面前撕开,来博取美人一笑。

其实撕裂缯帛的声音未必有多么好听,不过也许当时还没有琵琶这种高档的乐器来供她享乐吧!不然,妹喜就可以听听白居易《琵琶行》里面琵琶女的“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技艺而非暴殄天物地浪费绢帛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绢帛可是非常贵重的东西。

不过,也不排除美女因为自己身世的坎坷而产生了心理扭曲的想法,即自己这样美好的女子却不得不因为部落战败而被迫当别人的玩物,给夏桀这样昏庸的君主当宠妃而无法拥有自己的真爱。

总而言之,妹喜美女似乎特别热衷于毁坏美好的事物来取乐,就像她自己被毁灭一样。

悲剧,大抵就是将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妹喜做到了。于是后人说她“红颜祸水”。可是她再怎么暴殄天物,也没有去伤害百姓的性命啊!这比起那些动不动蹂躏女子和百姓的君主强多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妹喜和貂蝉一样,是助推夏朝灭亡的推手,据说是因为她和商朝的伊尹里应外合,才一举结束了长达500年的夏朝统治。

这么说的话,妹喜不但不是祸水,还是拯救百姓于水火的英雄呢!

总而言之,夏朝的灭亡,是他夏桀自己的问题,不能全怪妹喜。

假使人人面前都有诱惑,你能说是因为诱惑而让自己犯了错而不怪自己本身的昏庸或者无能或者残暴吗?

即使智商或者情商不够而身处其位,也是错。毕竟身为天子,百姓安危系于一身。

说完了妹喜,我们再来说晴雯撕扇子这一段。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这一段简直和妹喜裂帛有的一拼了,而且宝玉这段话分明是像极了夏桀宠爱妹喜的意思。

看看晴雯的样子,和妹喜估计也是一种类型。这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比照了。

从晴雯撕扇的速度来说,晴雯撕的扇子应该不是绢帛,多半是纸质的扇子。因为如果是绢帛的话,就晴雯的力气,不可能一下子就撕成两半的,必定要撕很久才能撕成两半,那样的话,就有点儿煞风景了。

这段情节说明了什么?

晴雯有妹喜的影子,宝玉呢?

宝玉,大抵也有夏桀的影子。

如果不是倚红偎翠不务正业,贾府也不至于后继无人而终至于衰落。

可是都说“红颜祸水”,又说“红颜薄命”,请问“红颜”究竟犯了什么错?

要说错,也只能说你错在太美。

于是王夫人认为晴雯是祸水,就像我们认为妹喜是祸水一样。

于是王夫人以为赶走了晴雯她的宝玉就会走上正路,就像我们以为没有妹喜和妲己,夏朝和商朝都不会亡了一样。

所有的你以为,都是你以为而已。

历史,从来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