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患者走得安心 让家人不留遗憾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5-11

临终关怀,真情呵护。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进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采访这一特殊护士群体的暖心故事

让患者走得安心 让家人不留遗憾

  长沙晚报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邬敏 王磊

  当生命即将走向终点,如何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提升生存质量,甚至学习如何接受死亡……成为每一个临终老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湖南省肿瘤医院是我省唯一设立了宁养院的医院。自2008年3月宁养院成立以来,已累计为长沙及周边地区3200多名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仅今年就有297名患者接受临终关怀服务,正在接受服务的有152人。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呵护。”护士节前夕,记者走近这群白衣天使,聆听、感受她们用爱和陪伴帮助一个个晚期癌症患者平和地度过人生最后岁月的故事。

  减少疼痛,让生命有尊严地离去

  【护士档案】

  王英,42岁,湖南省肿瘤医院疼痛病房护士长,副主任护师。目前在疼痛病房开展癌痛患者的症状管理、安宁疗护与灵性关怀工作。

  【护患故事】

  林琼(文中患者均为化名)是王英照顾的众多临终期癌痛患者中的一位。

  随着病情的发展,下床对林琼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求。在林琼卧床期间,王英定时帮她翻身、拍背、擦身,并用精油给她水肿的肢体进行推拿按摩。每天在治疗结束后,王英陪着林琼聊天、读书、听音乐,并用心理辅导、沙盘游戏等探索林琼灵性的困扰,尽可能缓解疼痛给她带来的痛苦。

  王英告诉记者,除了剧烈的癌痛,晚期癌症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溃烂、恶臭、大量腹水、大面积浮肿、严重黄疸等问题。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可能遭受他人异样的目光,他们的心理都很脆弱。一般情况下,临终老人的生命可以有10个月到3年的存活期,甚至更长。因此,用专业的技能缓解他们的疼痛,可以让他们生命的归途走得更轻松。

  【个人感言】

  在工作中,我会更好地学习倾听临终者释放出的心灵信息,让他们走得安心,让他们的家人不留遗憾。——王英

  实现愿望,帮助患者平和接受死亡

  【护士档案】

  黄旭芬,39岁,湖南省肿瘤医院宁养院护士长。常年带领义工出诊,为晚期癌痛患者上门提供宁养服务。

  【护患故事】

  34岁的李桦是一名右腹股沟滑膜肉瘤晚期患者,一家三口租住在拥挤的出租房里,靠丈夫给酒吧送货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当黄旭芬和医护人员去李桦家中探访时,骨瘦如柴的李桦下肢肿胀变形,躺在床上完全不能动弹,只能哽咽、无力地说自己已无法进食。黄旭芬帮李桦理理额前的乱发,给她喂了些水。

  在后来的几次探访中,黄旭芬听李桦回忆一家人的故事,听她讲自己的心愿,也教给其家属正确的护理知识。渐渐的,随着身体疼痛的减轻,李桦逐渐走出阴影,也将生死看开了。黄旭芬还帮助李桦制订愿望清单,如家人一起聚餐、去看看油菜花等。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程是安宁的、舒适的。”李桦去世后,其丈夫打电话告诉黄旭芬,李桦走的时候很安详。

  【个人感言】

  倾听、陪伴,帮助晚期癌痛患者做人生回顾、感受完整的自我,从而实现内心平和,缓解对死亡的恐惧……在陪伴的过程中,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黄旭芬

  哀伤辅导,让患者亲人走出伤痛

  【护士档案】

  蒋曼,39岁,主管护师。湖南省肿瘤医院宁养院护士,在宁养院已工作6年,主要负责对宁养院患者及家属的身体、心理、灵性与护理工作。

  【护患故事】

  宁乡大屯营镇的顾凯被诊断为肺癌时年仅35岁。由于家庭贫困,顾凯没有接受治疗,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10岁的儿子和智障的伯伯。

  蒋曼赶到顾凯家里后,了解到顾凯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小明。在尽可能减轻顾凯疼痛的同时,蒋曼给予了小明更多的照顾,让顾凯尽可能走得安心。

  顾凯走后,蒋曼仍然定期带志愿者探访小明,逐渐让小明接受父亲不在了的事实。为了帮助小明,她联系了“拾穗行动”项目负责人,为小明申请了基金,承诺资助小明读书直至高中毕业。蒋曼还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和小明玩,给小明带去关爱和鼓励。

  【个人感言】

  向即将离去的家人道谢、道歉、道爱、道别,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功课。愿生死两相安,不留遗憾。——蒋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