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生杜鹃挖桩上盆

 园园丁丁 2018-05-11

野生杜鹃的选择,一般地说,以小叶为好。在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很难找到形状良好的野生杜鹃桩。特别是根干俱佳的老桩,生长地土壤一般成风化状,受自然环境影响,风吹、日晒、雨淋、雷打,经受了恶劣气候和贫瘠土地的考验,造就了其特异的形状。

野生杜鹃桩的挖掘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挖掘时间,一般来说,以秋后气温15—20℃最为适宜。因为这一阶段气温渐趋秋凉,新梢长势已停,花蕾也已形成。如根系受些损伤,对植株生长没有多大影响,野生杜鹃生长地的土层含水量降低,植株含水量也相应降低,挖掘后其成活率就相应提高了。野生杜鹃的挖掘,必须以保护性挖掘的要点,做到看好选准再挖。既要使有特色的桩材移入盆中,又要做到留在原地的一般植株不受损伤,能继续生长发育。挖掘后,最好能在原地补栽一株容易成活的其它树苗,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以笔者几年的实践经验看,野生杜鹃树桩包装运输是成活的关键。野生杜鹃根系为浅根系纤维性根群。但是好的野生杜鹃桩头,生长地土壤风化贫瘠,根群已成悬根露爪态。在挖掘过程中,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截断主根后,震落了部分原土,加之包扎过程也会撒落部分原土,运输过程中造成颠波,更会使附于根盘的原土大量震落,会使植株失水,尽量争取多带原土包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的办法是:每挖一株应立即就地用厚塑料薄膜从根部开始往上包扎至桩头,然后再用绳子从根部交叉地一圈一圈紧绑至桩头,最后用编织袋进行一次外包装。这样不会因包装不严在运输过程中被震松,损伤其根部,也不会因路途风吹造成大量失水,即使放上一、二天也不影响成活。

植株下山后,必须及时栽种。栽种用土一是原产地土,这种土的好处是能保证野生杜鹃生长的连续性不受影响,等于给它造就了原有的生活条件。二是就近寻找pH值在7以下的酸性土壤,这些土可以从山区林带、谷地等地获取,最好能掺部分原土。这两种土壤都要掺20—30%左右的纯净河沙拌匀,这样就能改良土壤的通气透水性,避免在浇水过程中造成土壤板结。这两种土壤应提前做好准备,放在雨淋不到的地方,方能使挖回的杜鹃桩能够及时栽种。

种植时最好能一次性上盆。根据杜鹃树桩特点,顺势造型,然后选好盆景盆,将配制的盆景用土,按常规栽培要求垫土,待泥土高度约占盆内深度三分之一时,把根顺势放上后,逐步加泥,并轻扣盆沿使根系与土层匀实。要求必须将土掩至原生长地露出地面部分,不要急于悬根露爪,待成活后,在浇水过程中,慢慢地将根部冲洗出来。一次上盆的好处是:避免了野生杜鹃桩地栽一年后再次上盆的二次损害。栽下后定根水的浇法是根桩成活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好是将盆徐徐浸入水中,以水漫到盆沿为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