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姓氏丨王姓

 daimatsu 2018-05-11

圣轩文创丨王姓

W

百家姓


姓氏概况


2015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5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4%,为中国人口第二大姓。


姓氏起源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3、源自妫姓。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5、出自少数民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更迭而同化为汉族王姓。


姓氏始祖


姬晋(公元前565-公元前549 年),字子乔,又称王子乔、王乔或王子晋。太子晋聪慧能干,年少册立,15 岁即辅助父王治国。公元前550 年,周灵王22 年,首都洛邑河水位暴涨,危及王宫安全。周灵王害怕水漫京都,决定堵塞河道。太子晋以民生为重,认为壅水必危及农耕,直谏阻塞之不当。不料触怒父王,被贬为庶人(平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太子晋从此郁郁不乐,于公元前549 年赍志而终,年仅17 岁。太子晋被贬,这是古今皇太子被废为平民的第一人,因而直声震天下。孔子删诗书,至此曾投笔叹曰:“惜夫,杀吾君也。”


姓氏风范


战国时有王诩,号鬼谷先生,曾授苏秦、张仪纵横之术,著有《鬼谷子》。秦有名将王翦,曾助秦始皇平定赵、燕、蓟、荆诸地。西汉有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元帝时被选人宫,后匈奴单于入朝求和亲,她自请嫁匈奴,从此50年未发生战争,对汉朝与匈奴的和好关系,曾起一定的作用;又有右丞相王陵,封安国侯;王莽建立新朝,称帝15年。东汉有文学家王粲,哲学家王允、王符,文学家王逸,水利家王景。西晋有后军将军王恺、抚军大将军王浚、太尉王衍。东晋有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唐代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王维,诗人王之渔、王昌龄,音韵家王仁煦;著名文学家王勃,为“初唐四杰”之一,诗风清新,文以《滕王阁序》闻名。北宋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官至宰相,封荆国公,曾主张政治改革,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有左千牛卫大将军王延德、武陵节度使王全斌。南宋有抗金将领王彦、经学家王柏、画家王诜、文学家王禹僻。元代有戏曲作家王实甫。明代有哲学家王守仁、王夫之,画家王绂,哲学家王艮,文学家、史学家王神,书法家王宠,散曲家王磐、王慎中,文学家王世贞。清代有画家王鉴、思想家王源、改良主义政治家王韬。


姓氏家训


王守仁(1472年—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仪;

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姓氏起源


王姓是近古三苗之一的柯约耶劳的族称。王姓由天齐建木和盖天图组成,或者说是酋长戴了一顶半月形的钺斧天文仪器做成的王冠。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