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测一测:你与哪位艺术大师最有缘?

 禅艺惜霜 2018-05-11



缘分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

它像一个调皮的艺术家,

左右着世界上的人相知相遇。

热爱艺术的你相信缘分吗?

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时刻,

当你看到一幅特别心仪的画作时,

突然有一种想要结识这位画家的冲动?

快来测测你与哪位艺术家最有缘吧!




1、你更偏爱以下那种颜色?

A. 蓝色系——转到第2题

B. 黄色系——转到第3题

C. 桃花色——转到第4题



2、下图的两个孩子在干什么?

A. 检查排风管道——转到第5题

B. 观看现代艺术——转到第7题



3、你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A.一只猫被窗外的灯光吓到了——转到第5题

B.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转到第6题

C. 世界地球日——转到第7题




4、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场景?

A. 下午4点时垂柳在荷塘边轻轻荡漾

——转到第6题

B. 晚上10点时觥筹交错的富丽酒会

——转到第3题




5、这只鸽子的尾巴上有多少根羽毛?

A. 很多根——转到第7题

B. 有12根——第4种缘分




6、你更喜欢一天当中的什么时候?

A. 清晨与傍晚——第3种缘分

B. 当然是夜晚——第2种缘分



7、你觉得下图所画的是什么东西?

A. 贵妇的长指甲——第5种缘分

B. 飞行器的模型——第6种缘分

C. 它什么也不是——第1种缘分



下面是结果公布时间——

请对照前面测试出的缘分种类,

在下面找到属于你与艺术大师的独特缘分!



▼▼▼

▼▼


第1种缘分:草间弥生



你像草间弥生一样富有个性,个人风格强烈。

草间是一位非常前卫的艺术家,

二十多岁的年纪里,她就独自离家,

前往陌生的国度开始自己的艺术探索。

不断重复的波点,

实际上是对无限的永恒与延续性精神的强调。

和她做朋友,你们可以聊聊深刻的话题,

如何听从内心的呼唤,

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随波逐流,

回归本心。



▼▼▼

▼▼


第2种缘分:梵高



梵高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你也是;

梵高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你也是。

他所有色彩艳丽的作品、所有外人看来疯狂的举动,

其实都源于诸般丰富的感情在一颗敏感的内心之中剧烈的震荡。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

你们可以找一家咖啡店,

戴着草帽,

一起在烛光里谈论星夜有多美,

谈论咖啡有多香,

谈论黑夜里的色彩可以有多明亮。



▼▼▼

▼▼


第3种缘分:莫奈



你和莫奈一样,都是温柔专情的人。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过像,

即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耶。

“即使生活再困苦,

依旧要用画笔表达我对你的爱。”

这个女人是他一生的缪斯女神,

甚至于当卡米耶因病去世之后,

莫奈的画里还曾经出现过她的影子。

天气好的时候,

你可以拿着画板与莫奈一起外出写生,

捕捉光线的变化,

用最温柔的画笔画出世间最美好的形象。



▼▼▼

▼▼


第4种缘分:张大千



国画大师张大千,

待人诚实、作画严谨。

这些特点是不是和你有些类似?

据说,世界和平委员会曾经请张大千画过鸽子,

但是张大千没见过鸽子,

于是他就特地让家里人养了一群。

画画的时候,他还专门把鸽子捉过来,

一根一根地细数鸽子尾巴上的毛。

和大师投缘的你,有没有被这件小事逗笑了?

与大师同行,你还可以听到很多很多这样的事。



▼▼▼

▼▼


第5种缘分:毕加索



你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

这注定了你会和毕加索很投缘。

毕加索活了90多岁,

一生中创造出3万多件作品。

他的艺术生涯永远在探索,

他永远在寻找更新鲜、更具有风格的表达。

从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

盛年的“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

到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

他总是不断在超越自己。

你也一样。

你们都永远年轻,

永远朝向无限的可能性。



▼▼▼

▼▼


第6种缘分:达·芬奇



你很聪明,而且好学、有慧根。

你和达·芬奇一定很能聊得来。

除了是画家,

达芬奇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

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

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

爱因斯坦认为,

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

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换一个时代,

说不定你也可以成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你与哪位艺术大师最有缘分?

来留言里找找你的有缘人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