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茯苓,因善治梅毒而被知悉的本草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5-12

土茯苓和茯苓的名称虽然相似,但却是来源和药效都截然不同的两种中药材。茯苓是寄生于松树腐根部的一种真菌植物,由菌丝集结而成,为不定型的干燥菌核。而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茎。

土茯苓原名禹余粮,始载于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书中云:“南人呼平泽中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余粮。言昔日大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

尽管陶弘景把土茯苓增录进了《本草经集注》,但在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中医方书之中却鲜有土茯苓的药用记载。如果不是葡萄牙人把梅毒带入中国,我想土茯苓会在中国的药书中继续沉默下去,因为土茯苓善治的梅毒是一个外来病毒。

有人称梅毒为“美洲大陆的复仇”。1492年,哥伦布历经艰险终于发现了美洲大陆,水手们狂欢之后把梅毒从美洲带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由于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几年之后,梅毒横扫欧洲,死亡人数已超过一千万。

明弘治末年,大约是公元1500年,梅毒由葡萄牙人带入中国广东岭南一带,此后开始向中国内陆传播。土茯苓也因此成为治疗梅毒的要药而被广为使用。

由于梅毒会导致各种皮肤病变,又因疮的外形和颜色都似杨梅,所以中医称为“杨梅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土茯苓”条下记载:“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弘治、正德间,起于岭表,传及四方。因杨梅疮盛行,率用轻粉药取效,毒留筋骨,溃烂终身,至人用土茯苓,遂为要药。”

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毒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防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非常详细的叙述了梅毒的病状、病机、用药及护理。

中医治疗杨梅疮,开始是用水银、轻粉等汞制剂。李时珍说:“杨梅疮,皆淫邪之人病之。其类有数种,治之则一也。其证多属厥阴、阳明二经,而兼乎它经。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医用轻粉、银朱劫剂,五七日即愈。盖水银性走而不守,加以盐、矾升为轻粉、银朱,其性燥烈,善逐痰涎,痰涎被劫,则疮干而痿愈。”

但是这类汞制剂也有明显的副作用,会使人肢体拘挛甚至瘫痪。于是明代的医家又开始转而使用土茯苓。李时珍说:“惟土茯苓气平味甘而淡,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故诸症多愈。今医家有搜风解毒汤,治杨梅疮,不犯轻粉。病深者月余,浅者半月即愈。服轻粉药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者,服之亦效。”

搜风解毒汤记载于《本草纲目》,是中医治疗杨梅疮的方子。“其方用土茯苓一两,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瓜、木通、白鲜皮各五分,皂荚子四分,气虚加人参七分,血虚加当归七分,水二大碗煎饮,一日三服。惟忌饮茶及牛、羊、鸡、鹅、鱼肉、烧酒、法面、房劳。盖秘方也。”

/完/

长按下方,与我一起领略本草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