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埃及漫谈(十一):第一中间期,分裂与饥荒

 金色年华554 2018-05-12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总体上是一个悠然自得的社会。那时的气候相对适宜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大体上比较安稳。周边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埃及的对外关系以贸易和探险为主,虽然也常有战争,但一般只是为了维护边境安宁。

在这样怡然的心态下,古王国时期的埃及艺术展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气质,那个时代的金字塔、神庙和壁画雕像具有的自信和气度,是后人追思的一个梦。特别是当埃及陷入危机,需要提振民族自信心时,人们往往向古王国时期寻求寄托,艺术也体现出复古的倾向。

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就好比中国的夏商周三代,是文化的源头,也是忘不掉的回忆。

约公元前2181年古埃及第6王朝的崩溃,标志着古王国时期结束,埃及历史进入一盘散沙的第一中间期。

据马涅托记载,第7王朝「70位王统治了70天」,这显然不足以称为一个正式的政权,可能是第6王朝最后的女王尼托克丽丝死后,贵族们开始了一场短暂的集体统治。第8王朝持续了100年左右,国王们都以第6王朝珀辟二世的后人自居,宣称有权统治整个埃及,但实际管辖范围仅限于王都孟斐斯附近。尼罗河三角洲被西亚人占据,南方诸州也各自为政,相互征战。

第9王朝和第10王朝,是第一中间期的第2阶段,这一阶段埃及的「合法政权」来自赫拉克利奥坡里斯。这两个王朝逐渐恢复了对南部上埃及地区的控制,并驱逐了尼罗河三角洲的亚洲人。第10王朝最后被来自底比斯(今卢克索附近)的政权所灭,埃及重归统一,进入中王国时期。

贯穿古王国末期和整个第一中间期的,是一场巨大的饥荒。由于所谓的「新石器时代湿润时期」结束,全世界的气候普遍变得反常,东亚地区洪水肆虐,因此产生了「大禹治水」的故事,而位于北非的埃及则出现了可怕的干旱。这场灾难的持续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200年至2000年,被历史学家称为埃及的第一个「黑暗时期」。

饥荒的征兆在第5王朝末期就已经出现,那个年代的一幅壁画里,描绘了一群被饥饿折磨得骨瘦如柴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到了第6王朝,饥荒在全埃及蔓延开来,各地的州长为了宣示自己救援灾民的功绩,树立了许多石碑,这为我们现在了解那场灾难提供了线索。

希拉康坡里斯州长的铭文里说:「天空刮起风暴,大地则笼罩在阴间的饥饿气息中……全埃及都陷入可怕的饥荒,以至于每个人都去吃他的孩子,但我没有让这里的一个人死于饥饿……」

此时的尼罗河陷入干涸,中部埃及一个州长的铭文记载:「没有水能被看见……所有人都渴望喝水……当大地像沙漠时,我富有,计算谷物并养活城镇……」

虽然这些铭文有美化救灾功绩的倾向,但也记录了埃及遭遇到的可怕灾难。

伴随着中央政权的崩溃,各地诸侯为了争抢地盘,扩大实力,纷纷对人民巧取豪夺,不堪忍受的人们拿起武器反抗,爆发了第一中间期的大起义。从那个时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统治者的无能和下层民众的愤怒。

《菲涅提尔预言》记载:「虽然大人物在管理这块土地,但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人们拿起了武器,大地变得混乱,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僧侣在《卡凯培拉·塞奈布的苦诉》里说:「一天比一天更乱,大地变成荒地。神的计划被干扰,他们的仪式被忽略。各州和各城都陷入悲伤,所有人都同样受害。」

还有一篇《一个人与其灵魂的辩论》,记录一个人觉得世间充满苦难,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灵魂劝告他说,不要去想那些烦恼,要抓住时间享乐——这让人联想起中国魏晋时期士人那种虚无主义、及时行乐的心态,可见面对让人苦恼的社会现实,人类的反应往往有相似之处。

这场持续了200年之久的灾难,随着第11王朝重新统一埃及才渐渐得以平息,到第12王朝时,埃及又再次迎来了大发展的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