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美院霍老师国画课稿——竹(三)

 河上居 2018-05-12
   
学习本节需要满足的条件
   
1.熟练掌握竹枝的画法和加竹枝的规律;
2.熟练掌握片叶、组叶、多组叶的画法和规律;
3.尽量理解顺势。顺势是画竹乃至国画的重点难点,古代画论讲,势不顺,全错。
4.如果还没满足前两条,返回去复习《竹枝课稿》和《竹叶课稿》,至于第三点,不妨去学学王阳明格竹子~不过最基本的组叶的方向要掌握,也在《竹叶课稿》里。
5.满足条件的同学往下看。
     
竹竿
   

       
位置关系
   
竹竿忌全部平行,不平行则出疏密,出长短,出变化。
竹节要错落开,错开则出高下,不对称。
   
竹节
   
1.衔接两节竹干的点。
2.四种点法见上面课稿。
3.每根竹子只能用一种点法。
             
竹梢
   

仰叶居多

一般是新长出来的枝叶

   
顶梢
   
   
要求
   
足够美,出变化出姿态,位置相对醒目。
   
尖顶
   

以上每枝都是一个竹梢。
   
平顶
   

以上是尖顶和平顶的区别。
   
应用
   
多用于精致的小幅作品中,起以一当十的作用。位置出落,力求完美。
   
侧梢
   

   
画法
   
简单来讲,就是把顶梢放倒,但是大势起了变化。

   
注意事项
   
1.课稿右下角是反例;
2.枝和叶的相对数量不必拘泥;
3.叶子在枝的上方,而不是枝上边,参考课稿反例。
   
找三角形
   
将枝叶寓于三角形内,有疏密,有长短,有高下,不平齐,不对称,初画者的一剂良方。
   
顶梢侧梢结合欣赏
   


未完待续


你可能还需要:

天津美院霍老师国画课稿——竹(一)

天津美院霍老师国画课稿——竹(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