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与“汉族”是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叫做华夏?

 吴奇郭粤吴宏伟 2018-05-12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叫做华夏?
西元2004年1月4日,在网络上偶然看到了一个网站,名叫“华夏复兴论坛”,看到“华夏复兴”四个字,我感觉到它的雅正、深厚与博大,从此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您看到“华夏”二字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我想,如果您了解了“华夏”的含义,大概就会产生一种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可能还会有责任感。顺便说一下:笔者将长期在这个网站上,如果您对本书中的一些问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到这里来一起交流——呵呵,有些做广告之嫌疑。
第一节“华夏”与“汉族”是什么关系?
“华夏”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不引经据典,好像显得没有学问,又好像是笔者在瞎编硬造,因此,笔者就先引经据典来说说。
一、从“华夏”、“汉人”到“汉族”,再到“华夏”
《辞源》解释说:“华夏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为什么指“中原地区”?因为当初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就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中央政府所在地当然也在中原地区。为什么后来又可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因为中华民族的疆域有所扩大,疆域之内的所有人都属于“华夏”也就必然了。不过,从实质来看,这个说法是从“国土范围”和“行政范围”来说的,而不是从现在所谓的“种族区别”来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夏商周的范围有多大,当时的“华夏”就有多大;汉朝的时候,属于汉朝的所有人都是“华夏人”;今天,中国海峡两岸以及从这里乔迁到外国的所有人都是“华夏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主张“汉本位”的朋友会有意见:“华夏”就是“汉族”的别名,你要指全国的人,可以用现成的“中华”这个词,为什么要把“华夏”拱手让给人呢?另外那55个民族同意这个枪加给他们的名词吗?这实在是用心险恶!——这不是笔者杜撰,而是在网络上已经有过这样的批判文字了。各位要“批判”的朋友且慢一点批判,听笔者解释一下。
在一百年以前,根本就没有“汉族”这个称呼,只有“汉人”这个名词。“汉人”这个词从哪里来的呢?不能不说是因为“汉朝”而得名的吧?“汉朝”的人不是忽然凭空出现的,而是自古代代延续而来;“汉朝”的人也不是在汉朝成为历史之后就没有了,而是又代代地延续到现在,还要延续到未来。汉朝以前的人,不论当初属于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还是皇帝轩辕氏的,所有归属于汉朝的人都是“汉人”;汉朝之后,元代有女真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之分,清代有满人、汉人之分,您既然是主张“汉本位”,您不会赞同这两代的做法吧?一百年前,除了这两代之外,还有什么时候曾经特别强调过国内的人是什么族群的人?所以说,华夏文化向来不主张根据血缘来划分“种族”,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视“种族”的区别呢?
近一百年,我们受西方学说影响,开始重视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种族”了,当初是因为孙逸仙先生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实,也只是要把满人建立的清朝推翻,而不是要把满人驱赶出中华大地,而且当时的中华民国也没有说满人就不是它的国民。再后来,我们按照外来的“种族”观念划分出了56族群,这种划分现在还在使用着。从这个现实来说,我们不得不说:我们这里所说的“华夏”,本来应该指国内的所有人及其在国外的后裔,但是,因为既然已经有了56族群的划分,那么,这里的“华夏”首先是指汉人,更为重要的是指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他55族群的所有中华民族成员;56族群构成的中华民族要复兴,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人理所应当地要担当起重任;我们把这种复兴叫做“华夏复兴”,是因为我们主张以主张“王道”、“仁政”、“自正正人”、“和而不同”的“华夏文化”来复兴,而不是要复兴出一个违背华夏文化的“霸道”的国家民族。在华夏文化之中,反对任何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歧视。
另外,在按照种族而人为划分出来分出了“汉族”等56族群之后,今天所说的“汉族”成员虽然绝大多数还属于夏商周时代的“华夏族”,更多的是属于“汉朝”时的“汉人”,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有很多原来不是“华夏族”、“汉人”的,现在也已经被列入到“汉族”之中了,还有许多本来属于“华夏族”的今天却已经不属于“汉族”,比如孔子的后裔就有在汉族之外的。其原因在于,在华夏历史和文化中,从来就不按照“种族”来划分。但是,既然今天还有“56民族”的划分方式,我们就不得不说其中的“汉族”是从原来的“华夏族”、“汉人”而来的,却又与原来的“华夏族”、“汉人”所指的范围不尽相同。
二、从治国方法上来说,“华夏”与“夷狄”是区分“内外”的。
国家有京师,有诸夏,有夷狄。京师是中央政府所在地,而且是直接管辖地区;诸夏是京师附近,因而较容易治理的地区;夷狄是远在四周边境,比较难以直接治理的地区。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人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时候,不可能会真正帮助、保护别人,还要注意保护自己、抵御外来侵略;成家以后,连夫妻关系还不和谐稳定的时候,不能对外来的诱惑与威胁不加防范;自己家庭和谐稳定以后,不是去危害别人的家庭,而是尽心尽力帮助、感化其他家庭,使他们也能和谐稳定。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春秋经》当中的说法也就容易理解了。
《春秋公羊传》当中,有孔子所说的“张三世”学说,其中的“张”有“发扬光大”的意思,“三世”是把人类社会的形态分为三种,同时有与之相应的三种不同治理方式。
第一种形态是“据乱世”。在这种形态之中,充满战争杀伐,此时需要“内外有别”——先要保住自己的国家民族不被消灭,不被侵扰,同时提高自己国家民族的道德水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此情况下,“推己及人”式的由近及远,不可能一下子就推广到各个地方,所以,重点在治理京师之地,其次推及诸夏之地,最后才能推及夷狄之地。为了保证京师之地的治理,就要国君自我端正,施行仁政,先使“近者悦”,同时期望着“远者来”。在“近者悦”还没有实现的时候,“远者来”是不可能的,甚至远方的人能来,也只能是来了再走,或者是侵略与扰乱。假如是来了再走,似乎危害还不算大;假如是侵略与扰乱,就不能不严加防范了。
第二种形态是“升平世”,也叫“小康世”。在这种形态之中,京师地区的治理已经安定下来,重点就在于诸夏地区的治理,提高诸夏的道德水平,但是,夷狄地区仍然无法兼顾过来,所以,对京师以及诸夏采取文教为主的方式,对夷狄地区采取武卫为主的方式,“武卫”不是用武力侵略,而是防备侵略和暴乱。元代人王充耘在《书义矜式》卷二中说得很明白:“圣人严华夏之辨,于是定为治内治外之制焉。内三百里,则为之揆文教,诗书礼乐、冠带俎豆之风,未尝一日而不举也;外二百里,则为之奋武卫,旌旗车马、弓矢戈兵之备,未尝一日而不张也。文教以善其生,武卫以护其生,民斯安也。虽然,圣人岂不欲三百里之外,亦揆之以文教,而无事乎武卫哉?”
第三种形态是“太平世”,也叫“大同世”。在这种形态之中,无所谓“内外”、“夷狄”,全以文教为主,“不以兵强天下”,以求达到大道通行于天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境界。《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不能不注意,“天下为公”的前提是“大道之行”。无所谓“内外”、“夷狄”,全以文教为主,所指的是,每个人,每个族群都根据道义来做事,而不是把个人以及自己族群的利益放在道义之上,比如说,张三是汉族的,张三并不只从汉族的利益出发来说话做事,而是尽力使汉族符合道义;李四是藏族的,李四并不只是藏族的利益出来来说话做事,而是尽力使藏族符合道义。“道义”是“华夏文化”的最高原则,是站在全人类乃至全宇宙的高度来说的。
三、“华夏”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华夏文化的主张与理想。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根据《周易·贲·彖传》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来理解的,也就是用道德礼义来使天下潜移默化、安定和平,而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滥用了的“文化”的含义。究竟怎样才叫做“华夏”呢?蒋庆先生《公羊学引论》中说:“夷夏之辨的标准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同,具体说来,文明程度低、无礼义文教者谓之夷狄,文明程度高、有礼义文教者谓之诸夏。也就是说,夷夏之辨的标准在野蛮与文明而已。……野蛮文明的标准即在仁义道德”。从这个方面来说,“华夏”不再是族群的称呼,不再是地域的称呼,而是一种是否有礼义道德的标准。无论你我是汉族人还是其他民族的人,无论你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能自尊自重、尊重别人、孝悌忠信,都属于“华夏”;如果不自尊自重、尊重别人、孝悌忠信,即使你我是汉族人,是中国人,那也属于“夷狄”。因此,无论您是哪个“民族”的,首先的责任和义务是使自己的民族提高礼义道德水平,而不是不顾礼义道德地专门为本民族争私利。本书当中,重点采用“华夏”的文化涵义。
一个人如果凭借着自己身强力壮,就去欺负其他人,您不会赞美他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凭借着自己军事力量强大,就去欺负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您也不会赞成吧?所谓“不以兵强天下”,不是不要军事力量,而是不凭借军事力量而去耀武扬威、欺软怕硬,否则便是穷兵黩武。老子《道德经》中说:“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大道通行于天下的时候,便是这种境界。汉代许慎的《说文》里面解释“武”字时就说“止戈为武”,也就是说,“武力”是用来“停止战争”的,而不是用来发动战争的。人类如果“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便是“夷狄”;人类讲究道德仁义,相互尊重,和而不同,互相尊重,有礼有让,才是“华夏”。
四、服饰礼仪方面的“华夏”。
《尚书正义》注释“华夏”这个词语的时候说“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另外一个说法是,《左传·定公十年》疏当中所说的:“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先说“华”。我们汉语之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衣冠上国”这样的的词语,可惜,前两个现在好像都成了贬义词,好像衣冠整齐漂亮就必然虚伪一样,更不用说“衣冠禽兽”这个词了;后面一个词语现在人已经几乎不知道了。“冕服华章”是指礼服华美而有文采,“冕服”是指礼服,“华章”是华美明丽;“章服之美”自中的“章服”也是指礼服,“美”字就不用解释了。从此可知,礼服的重要性。从国内来讲,礼服是礼仪场合所穿的服装;从国际来说,礼服是自尊的体现,也是尊重他国的体现。至于礼服之外的服装,不一定华美,而以实用为主。
再说“夏”。“大国”与“礼仪之大”什么关系?“大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超级大国”那样的意思吗?不是。理解了华夏文化的造字法和表达方式,就知道“大国”绝不是指“超级大国”的意思,否则,岂不有“以大欺小”、“夜郎自大”的意思了吗?要是真的这样,那么,新加坡、锡金、爪哇等等小国家岂不成了被蔑视的国家了吗?“大”字与“人”、“天”是同样的造字法,也具有相关联的意思。一个人把双手、双脚展开,就是“大”字;将双手放下,就是“人”字;把双手、双脚展开的“大人”的脑袋突出出来就是“天”字。再联系《易经》和《道德经》来理解就更好了——《易经》中说“大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大人”、“君子”都是有礼义道德的人,而且都是效法天地之道的人;《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大,地大,王(人)亦大”,也是说人要效法天地之道。《礼记·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礼乐都是从效法天地之序而来的。这样一来就可以知道,“大国”也是“礼仪之邦”的意思,“礼仪之大”也可以因此而里了吧?
将“华”与“夏”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华夏文化的具体形式,体现为华美的礼服和庄重的礼仪形式。从“内容”上来说,华夏的经典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在精神上区分华夏与夷狄;华夏的服饰礼仪给我们提供的是如何在外在形式上体现华夏文化精神。当两者完美统一的时候,也就是“华夏文化”完全复兴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