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育儿:真的挺准!7岁之前的孩子只要有这3个习惯,将来必定是学霸!

 昵称41082923 2018-05-12

01 专注力极强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听课效率比较差。很多家长从来不反思自己,反而觉得孩子听课效率差只能怪孩子。殊不知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很多家长就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失去了专注力。比如:当孩子自己玩玩具的时候,家长总在一旁打岔;当孩子自己在看电视的时候,家长一会儿问孩子冷不冷,一会儿问孩子饿不饿;当孩子正在学习画画的时候,家长总在一旁七嘴八舌的嫌弃孩子画得太丑……

打断孩子的专注力,是很多家长每天都在重复做的一件事。家长们不能小看这个行为,因为你的打断,很有可能就让孩子再也难以集中精力了。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家长,尤其是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去打扰。

02 不懂就问 我们时常可以听见有些宝妈抱怨:“哎,我这孩子,小小年纪话可真多。见到这个,他要问为什么;见到那个,他也要问为什么。”带孩子确实很辛苦,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家长的耐心就被时光消磨殆尽了。当孩子对一切都报以好奇的状态时,巴不得父母能够为自己解答一切疑惑,可很多家长却以这样的想法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小小年纪,哪来那么多为什么,真烦人!”

长期拒绝回答孩子的疑惑,孩子们会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一个麻烦的人。做一个有耐心的父母,真诚的回答孩子的每一个疑问,抱着一副渴望帮孩子解决难题的心态,让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充满期待。

0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家长,她说她的儿子今年四岁半,以前幼儿园布置的手工,她总觉得孩子太小了,完成不了,于是乎她干脆直接代劳,让孩子去玩耍,自己替孩子认认真真的做手工。但一年的时间下来,她发现现在她的儿子丝毫不觉得作业应该是自己做的,只要老师安排了作业,她儿子就开始哭着喊“妈妈你帮我做。”做父母,最忌讳大包大揽。明明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却非要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

大人都有依赖性,更何况一个孩子。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进入小学以后才会正确对待学习,才会把学习当做自己的功课和任务。 做父母一门大学问,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尤其是在上小学以前的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学会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凡事三思而后行,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更要做到日日反思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