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录生活的账本

 元霄2017 2018-05-12
父亲是老实巴交、不苟言笑的农民,几十年如一日、 蜜蜂采蜜般地侍弄土地的同时, 还一丝不苟地以别样的方式刻录着生活的轨迹。
  上小学之前, 父亲常常就着如豆的煤油灯火,在草纸黏合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我好奇地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 慈祥的母亲笑问,你认不认得到嘛?他记账哩。
  上学后,我识字渐多,总想显摆。一日,翻出父亲的账本,摇头晃脑地念。
  近十年的家庭收支记录, 就薄薄的三本,内容不外乎分粮草、挣工分、买接茬猪、买盐和我们的学费支出。 尽管父亲事无巨细,连分的柴柴草草都记上。而父亲记账的热情一直未减, 或许他对那时乡人信奉的“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穷”的朴素生活哲学万分笃定。
  土地承包到户后, 父母浑身上下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除了精心耕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他们还开垦出五块荒地, 种上小麦、豌豆、油菜、花生及各种杂粮,弥补因水田少而种稻少的缺陷。种苞谷的行间地,也从没空着。苞谷、红苕、小麦、花生、油菜两两套种,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自留地和屋前屋后也栽上了柑橘、枇杷、梨子、核桃、柿子等果树。几年时间,我家的粮食节余渐多,蔬菜不缺,经济作物没有落下,家畜家禽一年比一年养得多。
  父亲的账本也一年比一年厚,由一年一本到后来的一年两本, 甚至三本,本子换成了学生的大作业本。父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他一年半载就开个家庭会,公布账目,描绘一下他心中美好家园建设的宏伟蓝图。收入增加,支出项目也多了:买种子、化肥,买油盐酱醋,买布买衣,买零食,走人家送礼……不久以后,父母拆掉茅屋,修建了五间大瓦房。父亲账本上的支出又增加了修房造屋、打制家具的费用。
  村里安电灯了。通电那晚,村子成了沸腾的海洋。小孩跑进跑出,大人们打开所有的电灯,老人们直盯着明亮的灯光傻乐。父亲一改节约习惯,让院坝里的路灯亮到半夜。 他说这下好了,晚上可以在灯下剥苞谷、剥豆子。他还专门拿出账本,坐在堂屋里郑重地记下近几日的收支,然后左右端详,哈哈大笑。
  上世纪90年代, 父亲视力渐差。尽管我和哥哥都已参加工作,但他仍然坚持种地、记账,并时时补贴我们。一年到头,父亲津津乐道的依然是他的账目。
  2000年,父母在我们的软磨硬泡下搬到县城居住,但父亲仍没歇着,他学习做菜生意,账更是记得杠杠的。我们每年送他两本笔记本当账本,他眉开眼笑地说要用上好的纸张画出最美的图画。
  在父亲的熏陶下, 我们也养成了记账的习惯。父亲视力一年不如一年,就很少记账,但他很喜欢听我们报账。网络和电脑普及,一张电子表格就刻录下一年的收支明细。 父亲看着我们在电脑上敲打,总露出羡慕之情。
  父母虽然住在城里,但他们时常播报来自乡村的、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公路村村通了、安自来水了、建新农村了、建农业生态园了、孩子们都有学上了……
  去年,父亲眼疾犯了,再也无法记账,但他总在听我们念账本时喃喃自语:“现在农村人比城里人还过得好,他们吃自家种的绿色蔬果,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住乡村别墅, 还时常去旅游……如果我还年轻,账本上的记录也会多好多项目。”
  父亲就这样引领着儿女以记账这种特别的方式,精心地刻录生活与生命,翻开账本恍若打开了人生的美好画卷,读账本就像读生活、读社会、读世界。■ 陈玉琼(蓬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