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绪文:有些人穷的一贫如洗还不上班到底咋想的?

 秦绪文自媒体 2018-05-12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一贫如洗,不做生意,一是没有本钱,二是银行不给贷款,三是亲朋好友也不愿借钱,四是没有做生意的经验,怕失败。谁不想做生意发家致富。这不是懒情的心态,而是没有能力去做的问题。



​不愿上班,的确与心态有关,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家里一贫如洗,却不去上班,表现出来的心态懒惰,其实也不是不想上班,上班辛苦无法胜任,没有合适的工作更是不自信找班上,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人的思想和心态被长期的贫穷折磨得没有一点上班的动力。为什么说有钱的人,越来越富,没有钱的人越来越穷,就是这个道理。

钱就是一个人工作的动力,有钱赚了,自信心满满,一个月赚的别人多,动力也就加大。同样的道理,去工作,一个月赚不了多少,有时还拿不到应得的工资,他(她)也就失去了动力,失去了自信,这就是穷人越来越穷的原因之一。

对自已的不自信而盲目的拒绝了自己与社交的交流,因为缺少与社会的交流和参于感缺少,又加速了自己的角色丢失,没有了角色定位特别是社会角色的失位,就放弃了承担责任,没有责任心的人就会优先把自己处于安逸和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时间一长,就会让自己更加贫困。

而这种贫困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为思维、价值观、甚至道德、责任心这些都已很难改变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会索性的破罐破摔了,当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化时,这种人就看淡了一切,有的很多还会借助宗教比如信佛、基督教这些在精神世界获得安宁。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试图让自己安全,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不敢于冒险,也许这种人的一生也是幸福的,但往往看幸福的另一个种角度就是不幸,因为你不能说在农村贫困的人是不幸福的,因为他们的笑比城市里的人更多,更容易满足,而你也不能说人家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却实是让我们心生怜惜,所以,这都是命,命就是人格使然,价值观、生活环境都很难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