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见与德性:谈谈三国时期的母亲 | 原创

 恶猪王520 2018-05-13

不知大家对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机密》中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有没有印象?

在剧集开始不久,曹操还未出场,卞夫人更多的是以一个母亲的角色登场。对于孩子曹丕,既有慈母之爱心,又有严母的教诲。

翻开三国时代的史籍,留给女性角色的篇幅并不多,而史籍中这位一千多年前的母亲形象,则有着不凡的气度与性情。

正史中记载的卞夫人,虽为倡家出身,却能与曹操共甘苦。生性简约,不尚华丽。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立为魏世子,身边就有人对卞夫人说:“您的儿子被立为世子,天下没有人不欢喜呀,您应该倾尽府中财务赏赐大家。”

卞夫人却正色道:“魏王是因为曹丕年纪最长所以立他为嗣,我只是应当以一个母亲对儿子教导没有过失而感到庆幸,又何必要重加赏赐呢!”

在喜事之下能够保持如此平和的心态最为难得,可见卞夫人的崇尚简约并非是表面的说辞,更是长久以来一以贯之的品德。

曹丕称帝后,卞夫人成了卞太后。儿子的身份从魏王变成了当朝皇帝,卞太后对于他的要求却没有任何改变。

《世说新语·贤媛》中记载,卞太后得知曹丕病重,便前往探望,却见到宫内当值和侍奉的人全是当年曹操所宠爱的宫人。

卞太后就问她们:“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宫人们说:“正在招魂时过来的。”也就是说,曹丕在曹操死后不久就将这些宫人招到了自己宫中。

卞太后痛斥道:“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若非儿子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母亲的道德底线,她又何尝忍心用这样的言语来贬斥自己的儿子呢?

正是由于深深的失望与难以违背的道德之心,一直到文帝死,卞太后再没有来探望过曹丕。卞太后用自己的强烈的爱憎表达了对儿子不妥行为的抗议和指责。

在她身上,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个普通母亲对于儿子的要求,更能感受到其身为一国之母的端庄贤明。

母亲对儿子的爱,不该是完全的纵容与溺爱,也应有道德与原则。在卞太后身上,我们看到一个母亲恪守着的道德的底线、善良的天性和正直的秉性。

《世说新语·贤媛》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曹魏末年,许允因为政治斗争被司马师杀害了,他的门生跑来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的妻子阮氏。

阮氏此正在织机上织布,听到消息,神色不变地说,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可见阮氏对于许允的处境早已了然。

门生想把许允的儿子藏起来,阮氏却说:“不关孩子们的事。”后来许允入葬,司马师派钟会去看他们,并吩咐说,如果儿子的才能品德比得上他父亲,就应该把他们抓起来。

许允的儿子知道后与阮氏商量如何应对,阮氏回答说:“你们虽然都不错,可是才能却并未到令司马家害怕的地步,所以怎么想就怎么和他谈。

也不必哀伤过度。钟会不哭了,你们就不哭。稍稍问及朝廷的事也无妨。”钟会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回报景王,许允的儿子终于免祸。

阮氏正是拥有洞察世事的慧眼以及对儿子才能、敌人品性的极为清醒的认知,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地面对人心惶惶的乱世中的遭随。

作为母亲,她拥有着超出常人的远见和气度,在暗流涌动中以波澜不惊的静雅姿态中给了儿子们最好的保护。

曹魏之外,孙吴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也是非常有才智的母亲。她先后辅佐两个儿子开拓江东基业、治理守护江东。孙策当权时,功曹魏腾有一次违背了孙策的主张,孙策便想杀了他。

吴太夫人知道后,便靠在一口大井边,对孙策说:“你刚征服江南不久,正是最需要用人的时候,不应该随意杀害贤士;若如此,可能会导致其他人心凉背叛”。

最后她决绝地说,如果孙策执意如此,她就先投井自尽,以免看见日后众叛亲离的下场。

孙策大惊,最终放了魏腾。吴太夫人当然并非真的要投井自尽,这是她对儿子衷心谏言的姿态。她拥有的正是乱世中母亲所需要的点醒儿子的智慧与权谋。

而这种角色,若非母亲,也许就没有人能够扮演了,也许就难有人能够制止决断者一意孤行的行为了。

这些母亲的远见与德性,也正是当时闪耀的魏晋风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