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通百通”系列之二:引力的本质

 康泰wjr图书馆 2018-05-13


引力问题是科学上最难的问题,历史上只有两个科学家碰过它,一个是牛顿,一个是爱因斯坦,其它科学家连碰都不敢碰。因为不相信物质的统一性,就等于否定自然规律的存在,而相信物质的统一性,引力根本不可能存在。试想,同一种物质之间怎么可能产生无中生有的吸引力呢?


牛顿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其主要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证明,在整个宇宙中,同一个有关物质吸引的基本定律,同一个不变的万有引力常数在起着作用;每两个物质粒子间的引力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无论是苹果落地,大海涨潮,还是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以及所有天体在宇宙中的运行,都是由这种普遍“重力”所引起的,最终确立了这一万有引力定律,并为此求出了一个无可争辩的数学公式。


牛顿的贡献就在于这个引力公式,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宇宙的道路。但是,它只是对理论提供了量的证明,却丝毫没有触及现象的本质,自然力一定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牛顿也曾这样设想过,即用”以太的压力“来解释它,可是却一无所获。晚年的时候,牛顿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假定引力是物体所固有的、天赋的和本质的,以致于一个物体可以通过真空超距作用于另一个物体而不需要任何中介物,不需要由于和通过这种中介物把它们的作用和力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对我来说,这是如此之不合理,使我相信凡在哲学方面具有思考才能的人都不会陷入这种荒谬之中。引力必须由一个经常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行动的主宰所造成,但这个主宰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将留给我的读者去考虑”。


引力的不可思议是令人惊讶的,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敢碰它,直到二百年后,爱因斯坦才有所领悟。首先,他发表了狭义相对论,用局域对称代替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然后苦思十年,才发表了广义相对论来解释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指出: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之间根本不存在引力,引力是质量体引起的时空弯曲的结果。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惊人的,解释了大多数自然现象,并预言了引力红移、光线弯曲等,不久这些预言便得到了实验的验证。应该说,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更贴进了对自然真实的描述,我们也应该较为清楚地理解引力,但事实上却不然,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爱因斯坦对引力的解释,更没有几个人能够领悟那些弯曲时空的意义,因为物理学早已证实,宇宙间没有物质的媒介物,任意两个物体之间是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这也是科学上的定论,而爱因斯坦却否定了以太观,把引力超越于物质之外,其唯象性是显而易见的。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还是一个哲学家。从哲学角度,自然界是统一的,各种各样的力必然也是可以统一的,于是爱因斯坦类比电磁力对引力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某质量体引起的时空弯曲,受到引力的物体只是沿着这一弯曲时空中的可能最短的路线运动。这样就避开了对引力的物质性解释。因此,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只能称得上是一种关于引力的几何理论。


那么引力如何才能够得到更为科学的解释呢?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我们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


东西方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因为它们的前提假设是有着根本的不同,当然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西方科学的前提假设可以看成是原子说,它假定了空间的空无一物和对称,以及少数几种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的存在。既然空间空无一物和对称,当然引力就没有可传递的媒介,既然万物死寂不变,当然引力的产生就没有了理由。东方科学的前提假设是气一元论,它假定了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存在的物质系统。空间中有了不对称运动的物质,引力传递的媒介有了,物质成了生命系统,有了组织,引力的原因有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物质是统一的,统一的物质之间怎么可能有无中生有的吸引力呢?确实,统一的物质之间只可能有一种自然力,那就是物质彼此之间紧张地相互挤压,引力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认识到物质本身是充满着紧张和生命力的,组织现象其实无所不在,引力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


统一的物质(气)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有序状态(阴),一种是无序状态(阳),有序的物质密度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时候,就会出现相空间的压缩,形成一个低势点,使连续在周围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流动,引力其实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反过来,当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的时候,就会出现相空间的膨胀,使局部的混沌物质向周围空间扩散,形成所谓的排斥力。吸引和排斥就是在统一物质的有序和无序的转化当中有机地统一起来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引力的本质。宇宙就象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物质系统就象是一个个压缩机,它可以不断把十立方米的水压缩成一立方米,这里的水少了,周围的水都会流过来补充,而漂在水中的东西都同这里涌来。假如水是观察不到的,那么这里就好象具有了吸引力一样,把周围的东西都吸引过来。当然,单调的压缩机是不存在的,但却存在着组织,组织就具有类似这种压缩机的功能,引力就是由物质的相空间压缩引起的。


显然,牛顿的问题就在于不敢想象物质本质上是有生命的。当年他用以太压力来解释引力,就是找不到产生这种压力的原因,一旦认识到物质系统都是生命系统,它们都有组织功能,这个原因就找到了。爱因斯坦的问题就在于畸形的对称观念,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否定了以太观,注定对引力的解释永远落实不到物质的相互作用之上,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重新引入了以太观,可是对称的观念使他不敢想象空间中物质在分布和运动上的不对称。其实,空间中连续着的物质是在不断地有序和无序变换中存在的,它的聚散产生了吸引和排斥现象。


引力的产生原因是这样的,每一个物质系统当中都存在五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第一种运动就是组织,即物质从无序到有序,它对应五行中的木的性质。如地球就可能通过内部物质的层次相错巨大的挤压力使原子在这里涡漩而生,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原子的性质各不相同。


第二种运动就是离散,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的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它对应五行中的金,这样由物质彼此之间紧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必然运动形式。


第三种运动就是扩张,当大量要素不断在系统内部产生以后,彼此之间的压迫力增大,这会使它们不断向周围空间扩散。如地热或空气的浮力就是由此引起的。


第四种运动就是压缩,当组织不断在系统内部产生的时候,相空间的压缩都会引起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流动,造成了吸引现象。


第五种运动就是控制,即普遍联系。系统空间的要素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顺应系统意志的要素不断在空间产生,违背系统意志的要素不断在这里灭亡,在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之中,普遍联系方式产生了,它通过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的周期组织与离散传递能量,控制着系统空间的所有要素,使它们都听整体的话。


有兴趣的人可以推演这五种运动,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造就了系统整体的平衡。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平衡既不是物质的平均分布,也不是运动上的对称,而是一种混合对称,即动量势上的对称。越接近系统中心,其物质密度越大,内聚的势能也大,但动能较小,越远离中心,其物质密度越小,内聚的能量也小,但动能较大。到了系统的边界,则和空间达到了一致。显然,这样的系统一定是在运动中存在的,众多不对称运动形式共同形成了系统内外的一种动态平衡。


自然界的规律是相同的,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样。人与人本性上是不存在吸引力的,吸引现象的产生和组织有关,如企业,只能通过自身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给员工提供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吸引力才能够真正地产生。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只有满足对方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你才对别人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每一个早上醒来的时候,都应该好好想一想,我满足了别人些什么?只要你不断去想,努力去做,你的魅力就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