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是一种“玄学”——中医方法论辨析
2018-05-13 | 阅:  转:  |  分享 
  
中医是一种“玄学”——中医方法论辨析

(一)



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都建立了各自的现代形态(现代观念、现代方法论和现代形式)。今天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科学,如果还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和方法论,做出一种完全传统的形式,那不仅显的迂腐而可笑,而且不会有什么现实价值和意义。按理说,中医(特指中国传统医学)如果是一种活的科学,则理应随着科学的现代进程,从传统走向现代,建立起为世界现代医学共享的现代形态。走向现代的中医,就像其它走向现代的传统科学一样,在建立起现代形态——现代中医(属现代科学)的同时,传统形态——(传统)中医(属传统科学)将会完全失去它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即中医(传统形态的中医)应该在它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退出医学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的东西,代之以现代化了的中医——“现代中医”(后详述)。然而,遗憾的是,中医不仅没有建立起它的现代形态,而且,它的传统形态还在以神乎其神的、近乎巫术的方式大行其道。不管它是不是科学,也不管它能不能治病,许多人(包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地区)就是迷信中医,就像迷信鬼神能够治病、保佑健康一样。那么,在现代科学如此昌明的今天,我们必须追问:中医——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

一、科学的必要条件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作为科学能不能成立,必须具备五个条件:1、学科观念的唯物性;2、学科研究对象、内容的客观性;3、学科方法论的逻辑实证性;4、学科研究结果(认识真理)的可重复性和可旁证性;5、学科知识(理论)的可证伪性。

1、学科观念的唯物性:科学的观念是唯物的观念,相信宇宙世界是由客观物质组成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知的。而伪科学在观念上即带有唯心的神秘主义性质,比如某些特异功能强调心灵感应,算命强调心诚则灵等。

2、学科研究对象、内容的客观性。即科学只研究客观现象(包括客观的神秘现象,如UFO、精神现象等)和客观规律,而不研究纯粹主观(人脑)想象的东西。如上帝、鬼神及其存在方式是宗教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而与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无关。

3、学科方法论的逻辑实证性。逻辑实证是科学的最根本(基本)方法。真正的科学是无法反逻辑的,也必须经过实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真理性也要通过实证的检验,不然,相对论的真理性就只能是一种有待证明的假设)。逻辑对于科学的重要性也使我们明白为什么现代科学诞生和发达于逻辑思维发达的西方(而实证思维可以说是逻辑思维的必然延伸并同样遵循逻辑规律)。而伪科学在方法论上就经不起逻辑检验,其知识更经不起实证的检验。

4、学科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旁证性:科学的研究结果不仅必须在自身学科研究中是可以重复的(通过不同的人、时间、地点等等),重复性越好,科学性越强,即自圆其说(重复性越好,则越能自圆其说);而且还必须通过其它学科方法的证明及符合其它学科理论(可旁证性,即其它学科研究的可重复性),即它圆其说(这就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证明,比如通过物理学、化学的研究可以证明生物学的某些研究结果,因为生物学的规律和物理学、化学的规律本质上是绝不会冲突的)。即一门科学的学科决不能仅仅是自说自话的,还必须经得起其它学科的质疑。

5、学科知识(理论)的可证伪性:科学的知识(理论)的真与伪是可以证明的(尤其是实证),根本无法论伪的知识(理论)只能是“玄学”(这里的“根本无法证伪”不包括暂时无法证伪,“暂时无法证伪”是指存在证伪的前提——即其知识理论获得本身是通过“逻辑实证”的而非“玄学想象”的,只是这种“逻辑实证”可能是一种错误的逻辑实证,而现在的科学还缺乏证伪的更高技术条件)。玄学的东西,你既不能证明它“对”(或存在),也不能证明它“错”(或不存在),因为“玄学”的东西本来就是神秘主义的精神产物(非客观存在,如上帝)。而科学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证伪”而不断接近真理而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玄学,由于无法“证伪”,在根本上是无法进步的。

二、中医是一种“玄学”

有了对科学的必要条件的认识以后,从现代科学的层面审视中医,我们发现,中医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全具备科学的必要条件,它实际上不是科学,而是“玄学”,更准确地说中医只是一种包含局部科学性的“玄学”(理论体系是“玄学”而不是科学)。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本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认识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古代哲学)。在春秋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学说”开始应用于医学,使中国医学摆脱唯心论神学(巫术)的绝对控制(但并未完全摆脱,比如中医仍然认为天、地、人同理、同构和互通以及“心诚则灵”等),并迅速为中医(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春秋时期出现的《皇帝内经》这部确立中医学科理论体系的巨著,实际上是“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根本方法论在中医上的系统应用。此后二千多年中医的观念和方法论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至今仍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一统天下。

然而,“阴阳五行学说”毕竟是我国古代(近三千年前)人民认识宇宙世界的极其原始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表面上似乎很深奥神秘,但实际上是古人对宇宙世界缺乏“分析”的模糊认识、猜测和想象(往往是基于对一些表面现象的粗浅认识基础上的猜测和想象)。这种认识论本来就缺乏也不需要逻辑实证的,它一旦成为中医的方法论便使中医从一开始就不重逻辑实证;而由于这种方法论的原始性、模糊性、笼统性和神秘性,以至于“阴阳五行学说”天然具备了“玄学”性质,而“玄学”是无法证明也不需要证明的。例如“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宇宙构成的基本原素,而且“五行”相生相克(相互生发制约),但这“五行”到底是什么(显然“五行”并非指我们现在所说的五种具体物质)?为什么世界的基本原素就是这“五行”?“五行”为何是相生相克的?如何相生相克?有什么客观根据等等?都是不能(也不需要)证明的,而只能由“五行学说”自己说了算,因为“五行”本身就不是一种基于逻辑实证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基于模糊认识的神秘主义猜测加想象的产物,它甚至根本就不是具体物质概念,更不是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元素,而是物质类型或特征概念。又例如,中医为了让人体符合“五行学说”,竟然让人体内脏、器官、形体、情绪等分别一一对应“五行”,并让它们“相生相克”起来,而这种对应及其“相生相克”也不是基于逻辑实证,而是基于中医“五行学说”的模糊认识、猜测和想象(中医认为人是小宇宙,并与大宇宙相通和同构,这在现代科学看来无异于谬论),甚至为了“五行”而将“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变成“五情”(去掉了“忧”和“惊”)。人体与“五行”的对应的“真”与“伪”是无法证明的,也是不需要证明的,因为一旦要证明,“五行学说”即根本就不能存在。而“阴阳学说”认为宇宙由“阴”与“阳”二气生成,但“阴”、“阳”二气究竟是什么?同样不得而知,同样不能(也不需要)证明,同样也只能由“阴阳学说”自己说了算。以至于“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的方法论永远是、甚至越来越变得神秘和不可知。所以我将中医的学科方法论概括为四个字——“连蒙带猜”。

由于中医方法论的“玄学”性质,中医的具体研究(诊疗)方法同样具有原始的“玄学”色彩。例如,中医认为,中医的“望闻问切”诊断方法可以解决疾病诊断的所有问题(事实上,中医到现在为止也只有这四种诊断方法。我们不能把现代医学的仪器诊断说成是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只是莫明其妙地借用现代医学的仪器诊断方法。以后章节详述),因为中医认为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神色(包括舌相、面相、手相等)、气味、言语、脉象表现出来,而且医生能够通过眼、鼻、耳、手感觉出来,所以中医有“把脉看百病”、“观舌看百病”的说法。这在现代科学看来显然不符合现代生物学逻辑,而具有“玄学”想象色彩,因为并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症状,也不是所有的症状都有特异性(对于眼、鼻、耳、手的感觉来说),所以,用眼、鼻、耳、手并不能“感觉”出所有的疾病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又比如中医的“经络学说”认为人的耳朵和足底包含针对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穴位,所以通过对这些部位实施针灸或按摩,就可以治疗全身疾病,尽管中医可以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进行解释,但这在现代医学看来几乎就是“巫术”(而且在逻辑上看来十分荒谬的是,为什么针灸或按摩那些穴位就一定是治病或防病而不是“致病”呢?按理说,对人体的那些生命的敏感部位又是“刺”又是“按”,岂不更容易“致病”?)。中医自认为是几千年医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但这种“玄学”方法论下的“经验”基本上是通过感觉、联想、类比、猜测、想象代替逻辑实证而得到的,比如,中医对中药疗效的判断就完全是依赖于古代个体临床实践“经验”,而古代个体临床实践对药物疗效的观察在观察对象、内容、指标、方法、样本、结果等方面都是缺乏严格科学设计的,尽管我们的中医界仍然津津乐道这种“经验”,但这种“经验”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远远不够甚至是荒谬的,对于现代医学来说,药物的疗效要经过基于普遍性(通用)的科学原则而严格设计的现代科学实验(包括临床试验、毒理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等)的证明,决不是“经验判断”可以代替的。中医那种基于个体临床实践的所谓“经验”基本上是经不起现代科学质疑的。相信中医的“经验”无异于相信“玄学”。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来看,“阴阳五行学说”显然对宇宙世界的认识还处在极其表面、肤浅、模糊、笼统、猜测、想象的原始层次,现代科学早已超越了这个阶段,而使“阴阳五行学说”在今天完全失去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意义。然而我们的中医的方法论还在延续着几千年前的“阴阳五行学说”,以致于中医到现在依然未建立起作为科学学科的最重要的支柱——科学方法论。
献花(0)
+1
(本文系山人r8ch18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