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说别人二百五二百五,这其中的由来你一定不知道。 “二百五”这个称号的是来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话说春秋时期之后的战国,有个人叫做苏秦,是个纵横家。纵横家是所谓的三教九流之一,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凭辩才进行政治活动。 苏秦能说会道,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他们共同的敌人——秦国。当时的秦国坐拥巴蜀和关中地区,军队更是强悍,被六国推崇为“虎狼之师”。苏秦受到了六国君王的赏识,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游说时,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这次刺杀事件有人说是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所致,也有人说是秦国派来破坏六国联盟的。在苏秦重伤未死时,齐王派人捉拿凶手却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 齐王照计行事,用“引蛇出洞”之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告示,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一千两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