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64篇。 要钱不要官出发前,赵匡胤曾经激励曹彬说,等你攻克南唐,我让你做使相! 所谓使相,指的是亲王、枢密使、节度使之类的,再兼中书令、侍中、或同平章事。虽不增加实权,但却是最高官阶了。 这么大块糖的激励作用自然不错。 战争结束,潘美就开曹彬的玩笑,说,你使相有得做了。 曹彬看得很透,他说,我们成功一靠皇帝运筹帷幄,二靠将士用命,自己有什么功劳?再说,还有北汉未平呢! 回到京城,曹彬毫不居功,他让人进宫通报说,曹彬奉旨去江南办事回来了。 赵匡胤见面就说,哎呀,给你做了使相,你这官就到顶了,再说,太原还没有取下来。 意思是舍不得这么早就给你这块大糖,实际是不放心给你这么高的功勋。 潘美心里藏不住事,在下面笑了起来。 赵匡胤见了自然问个明白。 两下一说开来,赵匡胤倒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老办法,花钱!赵匡胤赏了曹彬二十万钱。 曹彬对着满屋子的钱说,好官不如多钱,当官不就是为了发财嘛,有了钱,谁还在意官呢? 这话说得多虚,当年打后蜀,曹彬可是个以清廉闻名的人。现在,看看,这是个多懂事的人,多体贴皇帝,为了钱无所谓什么使相了。 话传到赵匡胤耳里,赵匡胤放心了。只要钱不要紧,可以给!他需要的正是这种不贪恋权力的人,这种人值得信任。 所以,不久,他就再提拔曹彬为枢密使。 潘美则因功升为宣徽北院使。 曹翰运气比王全斌好,他的残杀没有引起额外的战乱,只是贪钱而已。而且南方基本平定,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他仍然被赵匡胤提拔为桂州观察使。 稳固的南方南唐灭亡后,南方的吴越及福建漳、泉一带的陈洪进集团,成了俎上之肉。 976年二月,赵匡胤说要感谢吴越钱俶在灭南唐的功劳,召他入朝。 钱俶不敢违旨,匆忙携带妻室儿孙惶恐北上。 钱俶进京后,赵匡胤特别友好,并如约将他放归。临走时,赵匡胤交给他一个黄包袱。 钱俶走出开封城,打开一看,但见满包袱尽是赵匡胤手下要求扣留钱俶的奏章。 事情很明白,赵匡胤既是宽容,也是警告。他是不允许吴越再存在下去的,只不过钱俶太友好了,赵匡胤暂时没有正当理由灭吴越,也希望钱俶自动纳土,免得再起战乱。 是年,南方用军基本结束,南方已经成了赵匡胤的稳固后方。 北汉未了梦他终于可以放心地与北汉大战一场了。 河东、太原,这块占尽地利优势、五代以来的龙兴之地,唐末以来,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朝。 如今,北汉已经占据它25年。 这视后周、北宋为世仇的北汉政权,赵匡胤终于要真正面对了。 八月,赵匡胤命党进及潘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五人,统领五路大军进攻太原;又另郭进等人率军进攻北汉忻、代(今山西忻州、代县)、汾州(今山西汾阳)、沁州(今山西沁源)、辽州 (今山西左权)、石州(今山西离石)。 九月初九,党进率军抵太原北,击败北汉军数千人,缴获战马千余匹,兵器装具600余件。 不久,宋军又在忻、代、辽州、沁州大破北汉军。 刘继元习惯性地向背后的契丹告急求援。 十月,辽景宗耶律贤派宰相耶律沙、冀王耶律敌烈率军南下。 大决战,一触即发。 然而,赵匡胤没等到这一天。 十月二十日,正在导演这场戏的赵匡胤,没有等到戏上演、闭幕的那一刻。 这个胸怀大谋、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政治家,不幸在即将完成统一大业的时候,死了。 这场戏再也不能按剧本继续演出了。新导演是赵光义,他以国丧之名,下令罢兵。 十二月,党进、潘美等率军撤归。 赵匡胤的死,成为历史上的不解之谜。 他的死与其母亲杜太后的死有莫大的关联。 多谢欣赏。读完此篇,如仍感兴趣,敬请关注本号,后续连载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