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汽车圈的变革,首当其冲的,是这个曾经非常封闭的圈子变得喧嚣。国内,新旧汽车势力正在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奇怪繁荣,传统势力的合纵连横和惊天口号,新势力携天量融资,却也极少看到质的飞跃;国外,贸易摩擦兵锋所指在汽车,当买办、搭便车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管情愿不情愿,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年“成长的烦恼”要结束了,每一家车企都要“杀死心中的男孩”,我们其实置身一个内外交困、扭曲可疑的现实处境,我们都要去面对那个残酷然而无比真实的未来。 谈到未来,每个人都是亢奋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书写着汽车产业新四化的春天故事,拆解了这新四化呢,关于时间的节点并无把握,技术和模式的产业化、应用化如雾里看花。往往我们不需要这宏大趋势,新四化的趋势从汽车诞生之日就已注定——我们要的是对细分领域的机遇和产业化瓶颈的深刻把握和改进。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投资上踏空也就是失去一个赚钱的机会,如果在产业上踏空,作为核心技术的集成,我们将失去未来参与竞争的机会。 我们这群作者是从汽车生产、产业咨询、学术界、高校出身的小小一线投资人,我们都不是大咖,我们身处交易中央,我们收拢每年上百个项目尽调的反思和所得,力争拆解开汽车这长长的产业链条,力争抽丝剥茧,从整车、传统零部件、到新兴供应商、新入局科技公司……去把握汽车产业最真实的脉动。我们这个先祖以“轩辕”命名的民族,在汽车产业争雄欧、美、日之时,对于产业界同仁来讲,才叫“复兴”。 2018年,我们在《下一站 繁荣》继续寻找答案·。 1 报告简介 变革来自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能源革命、产业转型、消费行为变化等大背景,更来自于汽车产业参与主体,和未来瓜分蛋糕的主体的变化。对未来趋势看的足够远,方能把握过渡阶段的市场机遇、发展的路线图,以及甄别技术和模式上的一些伪命题。 北汽产投作为专注于汽车、大交通、大出行领域的产业资本,通过六年来在汽车及相关领域近百个项目的投资经验和每年数百个项目的调研,以及与同业多家机构的交流沟通,汇总相关信息,力图以定量的数据结合定性的观点和判断,尽力描绘产业本质。 我们通过分析汽车产业整体运行情况、新能源与智能、全球汽车发展创新、投资与并购、上市公司发展、专利布局与前瞻趋势,全面揭示汽车产业“新常态”与“新图景”。 2 宏观简版报告内容摘录 在汽车行业变革关头,汽车产业参与者的构成从未像今天这样复杂,科技巨头、整车企业、零部件巨头、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初创公司在激烈竞争,资本方也参与其中,一同推动世界汽车产业急剧变化,相信未来5年产业重塑将远超原来50年的发展进程。 我们梳理世界一线整车集团和国内整车企业近年来的投资脉络,作为各整车集团注重外延式发展、布局前瞻的重要视角。 汽车产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 ![]() 2017年,全年汽车产销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汽车产销同比增长3.19%和3.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27个百分点和10.61个百分点。鉴于行业需求的萎缩,预计今年乘用车2、3季度乘用车销量或出现负增长,全年销量增速-5%-3%。 对新能源汽车而言,补贴的大幅降低将会影响行业的整体销量。预计今年的新能源销量90-110W辆。从销量结构上看,由于纯电动补贴高于插电混。 对重卡而言,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了拉动内需,工程重卡的需求好于物流重卡,预计今年销量负增长-10%左右。 对于客车而言,传统客车不会有太大变化,对新能源客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业绩增速仍将下滑。 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开放 汽车行业股比放开与关税下降可以看作是我国在逆全球化的国际贸易局势下维护WTO、缓解贸易纷争的最大善意,短期来看,对初步建立起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产业会带来一定冲击,但今时今日的中国汽车产业是能够经得住这种冲击的,经过数十年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也到了应该接受国际竞争检阅的时候。 ![]() ![]() 01 新能源汽车的星辰大海VS残酷现实,寻找升级路线图 ![]() 从全球来看,到2050年前,将出现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并存的格局,能源多元化将是未来30年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主基调。 ![]() 以我国当前电力能源结构,纯电动汽车环境友好度较高,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电电混合燃料电池汽车将以全生命周期更好的能源效率创造更好的环境友好度。 ![]() ![]() ![]() ![]() ![]() ![]() 我们以2007年的苹果与2017年的特斯拉进行对比,特斯拉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苹果,改变我们的生活? 特斯拉现金流持续恶化、比亚迪净利润快速下滑集中投放的车型可以看出,市场还在培育,白热化的竞争已经开始,价格战开打在即。 ![]() 汽车生产周期显著缩短、成本显著降低,汽车生命周期里程增加,而更新频率显著加快。 ![]() 红色字体为新兴势力投入车型,其他均为传统车企投入车型。未来新能源整车领域诞生独角兽的机会要么是北汽新能源模式:传统整车厂或者互联网科技公司下属的汽车厂;要么是拜腾模式:大型车企的中高层再创业;要么是蔚来模式:资本驱动 代工 用户体验。 伴随着互联网造车水平专业化的是造车企业互联网水平的专业化,百度之于北汽、阿里之于上汽,腾讯之于广汽,互联网巨头并没有把赌注完全押注在互联网造车独角兽企业。未来,整车领域是大鱼吃小鱼的融合式进化,还是新人笑旧人哭的颠覆式进化,尚未可知,唯一确定的是,游戏规则已经在变。而真正的独角兽,不是为了成为规则下的赢家,而是规则的打破者。 颠覆还是覆灭,这些疑惑,我们在详版报告中尝试解答。 02 智能网联汽车蓄势酝酿期,乱象已生 ![]() 纵观全球整车企业公开发布的自动驾驶车辆投放时间表,智能化不约而同成为优先布局。 ![]() 2018年初,Uber和Waymo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此后Waymo仍可能顺利将自动驾驶技术商用,以Drive.ai为代表的初创机构也在推出无人驾驶打车服务,2018年可以看做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元年。 ![]() ![]() 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使得汽车微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量成几何级增长,需要汽车微处理器有高性能计算能力,特别是汽车识别行人物体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功能要求芯片具有强大的实时计算处理能力。 由于汽车智能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可以预计汽车的微处理器市场广阔。 ![]()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需要5G提供强大的支撑。与4G主要侧重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不同,5G形成了端到端的生态系统。增强了移动带宽,峰值速率可达20Gb/s,支持更低的延时(≤10ms),更高的可靠性(>99.99%)以及更大的带宽(每平方公里可连接100万个终端),这意味着更高的安全性和对于自动驾驶的必要性。 ![]() 准确的定位依赖于正确的地图,而构建(或运用)正确的地图又需要准确的定位。对于无人驾驶和机器人,最重要的就是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即SLAM)。高精度地图的前提是高精度定位,否则,高精度地图毫无意义。 03 一个核心变量在商业模式创新背后是整车厂未来的位置 目前汽车产业价值链条的核心——整车企业,对未来产业生态格局,与科技公司/新入势力的试图重塑的价值链条,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区别可理顺产业上的很多事件和逻辑。 ![]() 未来,整车企业期望由他们来控制整个汽车制造、汽车金融、车辆运营管理和汽车共享市场,从而应对行业周期的风险以及由终端产品售价下降所带来的利润率的摊薄,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自动化的程度来减少生产成本从而应对利润率的下滑。而科技公司希望通过他们的软硬件技术和产品来赋能和控制未来的汽车市场,从而使传统的整车企业沦为纯粹的“富士康”。 04 巨头之后再无巨头?机会之后再无机会? 亦或先驱正在走在成为先烈的路上 美团收摩拜、再战大出行市场,滴滴的洪流计划获得传统势力云集响应,谁能做到跨平台铺贴又一次尘嚣之上;瓜子VS优信VS人人车VS大搜车,商业模式跑步跑的通往往拼的不是谁的点子好,更是产业变革进入深水区把握“节拍”。 ![]() 还有新的机会么?产业变革“行业公敌”和“行业救世主”到底谁更能重塑一个行业?《下一站繁荣》尝试把把脉。 05 知识产权——从IP布局研判产业机遇和企业竞争力 知识产权是制造强国的标志,产业巨头背后均是以对相关核心专利技术的掌握作为支撑。本次报告,知识产权是我们重要的分析维度。 ![]() 科技巨头的布局之早,卡位之精确,还是可见一斑;也能看到中国科技公司的赶超以及选择的切入点。宏观简版报告中以这个角度解析行业趋势,细分报告中解析细分行业中企业的竞争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