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真当这960万公里土地是充话费送的呢!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8-05-13

蒋校长推荐:

梦回吹角连营,翻看种花家历史:自唐宋始,中国只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土地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不像西方那样劫掠为生。这是文化更是智慧,当引以为傲。


中国,领土面积世界第三,领海面积三百多万平方公里,除了俄罗斯、加拿大这种大部分国土在半冻土层的国家,也只有美国才堪相比。国土大部分处于温带,小部分处于热带,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咱老祖宗那个稳啊!


我们经常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人家老外很不服气,俄罗斯的土地是马刀砍出来的,美国的土地是左轮屠出来的,凭啥你中国人占着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宝地,愣说是爱好和平出来的?


问得好!今天风博士就带大家梦回吹角连营,翻翻看种花家的历史。


中华民族的祖先公认为炎黄,炎黄之前是三皇,炎黄之后是五帝(含黄帝)。不过这些都不算信史(虽然写入史记),信史还是要从商说起……是不是太远了,没办法,你要学美国历史那很简单,两百年就完了。


从商开始,中华先民就进入了暴走的节奏。当年咱有多崇军尚武要从兵役制度说起。那就是征兵制!西方叫公民兵制。每一个成年的男子都要服兵役,至少两年(不包括路上的时间),兵役结束就可以回家,不过还是要每年农闲时期参加训练,一旦有事,“可汗大点兵”,你就可以上战场了。比起当年东夷西戎部落那些乱七八糟的兵役制度,商军总是能牢牢占据着人数上的优势,至商纣王的时候,他已经基本上打垮了东夷部落,将今天的华东地区统统纳入帝国的版图。


得中原者得天下!


那年月的中华先民们可没什么爱好和平的观念。和斯巴达人一样,中华先民雄赳赳,气昂昂,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反映战争的诗篇有30多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说的同袍之宜便是来源于此。那时候打仗可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像运动会一样。抢钱抢粮抢娘们!顺便还抢点地盘。东周列国的历史,其实就是华夏族殖民扩张的历史,每个诸侯国都是一个殖民据点,全民皆兵。由于征兵制能提供大量兵员,在自然环境并不那么恶劣的地方,中华先民就是Zerg一样恐怖的存在。


 


不过很快,这种粗放型的扩张模式遇到了问题。


问题就出在这个全民皆兵的征兵制上!农民嘛,春忙秋忙,夏天和冬天是没啥事情的,所以征兵制可以有效利用这些闲下来的时间大家一起去赚点外快补贴家用,顺便还能攒点军功。在国家比较小的时候,这是适用的,但当帝国成型,征兵制的缺点就开始暴露出来。秦征百越,一打就是九年!就算你人可以轮换,但路你总要靠腿吧?

大家摊开地图,从西安到广州,多少公里啊?走高速1675公里。你一天走30公里(近代步兵行军能力),走路就走两个月,更别提还要翻山越岭啥的。即使不去计算后勤补给问题,光是征召和行军就极大的破坏了生产。


如果一个国家长年累月这么干,那必然要形成严重的内伤。而且全民皆兵意味着大家都会打仗,造起反来也是驾轻就熟,秦二世而亡就和这条脱不了干系。



当王朝的版图比较小的时候,全民皆兵的制度能极好的适应当时的条件,但当帝国扩大,征兵制的弊端就扩大了。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类似周朝,分封一个诸侯过去替你管理,比如说安禄山。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个和以海为路的大英帝国不一样,英国人坐船远征还是可以控制住一些小山头的,不过即便如此,美利坚还是独立了。


经过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黄袍加身等等戏码之后,有宋一代中华核心版图基本上确定,崇军尚武的传统也改了不少。从这个时候起,中华民族大约可以称为热爱和平的民族了。


怎么说呢?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千年的融合下来,北到草原,西到高原,东南到海,基本上就剩下华夏族的人,占比高于90%。再往外面扩张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请注意,当年适合耕种的土地都在长城里边,草原没法种地,而适合种地的北大荒那时候交通不便。加上征兵制本身不太适合远征,中原王朝的战争都开始局限于自卫反击,我把你从我的农场赶跑就好了,至于那些草地,我没啥兴趣。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草原可以放牧,为什么中原王朝会不感兴趣?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种族天赋——勤劳。


和西方人的战争目的不一样,华夏族感兴趣的是土地。而西方崇拜的罗马人、斯巴达人都是不事生产的奴隶主,他们的收入主要靠对外抢劫。只要我们熟读历史就能发现,这种抢劫模式到了中亚草原地带就不适用了,因为那除了草啥都没有,人家反过来还要抢你呢。等哥特人把罗马帝国抢了,欧洲就步入了抢劫和反抢劫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出去抢劫印第安人。所以啊,英国人不是不知道东印度公司有问题,而是不抢劫他活不下去!


大家一定会产生一个疑问,那我中华就不需要牛羊肉了么?


当然需要!但这些都可以用贸易解决。自从占据了华北平原这块风水宝地,华夏耕耘千年,GDP常年居于世界首位,瓷器、丝绸、茶叶常年畅销海外。我们通过农业和贸易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而发动战争不仅消耗巨大而且收益并不稳定。能动脑的事情为什么要动手呢?


乾隆“农家乐”瓷瓶,反应了我国卓越的技术实力和乾隆的渣审美


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风博士准备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当年的中国大约一亿多人,人少地多,你是要这些人去种肥田,去做瓷器呢?还是希望他们去放牧呢?显然,放牧是低效的,做瓷器是赚钱的。这一切也反映到了唐宋之后的兵役制度上。由于征兵制的缺点,在工农商并立国土广阔的社会里已经难以为继,隋唐的府兵制可以看做公民兵向募兵制的转型,政府用土地购买一部分人力专门从事作战。这样一来从军的人数大大减少,而武器装备也向职业化迈进。直到后期转为直接用金钱雇佣的募兵制。


这样,军队实现脱产,可以常年作战而不必担心损伤经济。只要朝廷凑得够军饷,战争就能继续打。


明中期出现的戚家军就是典型的雇佣兵,当兵拿军饷,接受训练,这是近代化军队的雏形。在对抗倭寇的战争中,戚家军就是一台超级粉碎机,每次交战的交换比都高达几十倍,日本武士纷纷玉碎中华。按说,此时西方正处于大航海时代,积极对外抢劫,中国也有足以扫平南洋的职业军队,国力也远不是那些西方小国可比。但是只听说过中国人南洋经商,没听说过中国人去大规模抢劫。


其实还是那个道理,贸易所产生的利润远远大于直接抢劫和破坏,中国人根本没有动力去这么做。“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役使”,你的地没法种,你的人我没法用,那我侵略这里做什么呢?成本完全划不来嘛!还不如跟你做生意呢。


从明清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常年顺差,世界开采的白银一半流入中国。自那个时候开始,只要保证中国东南核心经济圈的安全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赚到想要的资源,维持和平的国际环境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你想想,日本人比中国少那么多,人口密度却是中国的三倍。由此可见,中国无论从领土、人口、资源上都已经足够,也到了古代管理能力的极限。从唐宋开始,只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土地,占领足够的屏障地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完全不需要像西方人那样靠掠夺生活。


所以结论就是,在四千多年的中华历史里,我们至少在近1000年左右的时间坐稳了世界第一,不追求对外扩张,也不再全民皆兵。相较于西方从战争走向战争,至今还在用各种借口随意开战的国家,我们确实可以算得上是自古以来就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那……前边3000年怎么算呢?


也没关系,反正对于西方人来说,还没有他们祖宗的时候,我们已经爱好和平了。


本文是风博士为《蒋校长精选》独家撰稿,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或有意投稿请联系微信:tiexuevivi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