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收记忆

 青梅煮茶 2018-05-13

  ■王生标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割麦的日子里,每天早早起床帮母亲和姐姐磨刀。磨刀是件技术活,刀磨得好坏直接影响割麦的进度。俗话说:会磨刀磨刀口,不会磨刀磨刀背。磨好的刀口,手指轻触如碰到茅草叶上的密刺一般,稍不小心还会被划破皮。不会磨刀的人,看上去刀磨得锃光瓦亮,道口摸上去光滑滑的如同大马路一般。

  长大后我也成为割麦的主力,割麦的时候,天气热、灰尘多,人很累。割麦时,首先割一小把麦秸打个草绕子。然后,双脚前后岔开,弯下腰,左手挽着麦秸,右手握着镰刀(稍微放松点,否则手上容易磨出泡),一刀一刀将麦秸割倒放在草绕子上,一捆一捆捆好麦穗向上立在地里,一排排一行行像一队队威风凛凛的士兵。

  刚开始割麦时,因为麦子没有完全成熟,麦秸打绕子时还比较柔软,随着麦子越来越老,麦秸变得既干又脆,捆麦把时草绕子容易断裂,人们只好拿一整捆的麦把,放到水里浸泡一会立在田里,选择长的麦秸打绕子。麦收季节,只要西南风一吹,麦子未老也死,有时上午嫌麦嫩,下午麦秸却无法打绕子了。季节催着麦子变老,也推着人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起早贪黑抢割。

  割麦时,汗水湿透衣衫,析出白色的盐霜、糊灰布满脸上仅留下双眼,乍看上去就像一个活脱脱的舞台上的小丑。从早到晚,一天的麦子割下来,体力严重透支。一季麦子收下来,人既黑又瘦,累得弯腰驼背,走路无精打采,吃饭时手里端着饭碗还能点头打瞌睡。一把新镰刀,一季麦子割下来,磨得就像一弯月牙;一双雪白粉嫩的手,会变得粗糙不堪。

  整个麦收季节,割麦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繁重的任务在等待着,而每一道工序,都会让人身心俱疲。当辛勤忙碌的汗水,凝结成一个个白白胖胖鲜香扑鼻的大馒头,端上人们的饭桌子,所有的辛劳付出都化为雨后彩虹,只当是人生成长的驿站,精彩的瞬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