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弘专栏//李月川先公臆传

 松竹同音 2018-05-13

李建科·传道·青弘词·梁向东曲 来自易经天下 05:43

李建科《传道》  青弘作词 · 梁向东作曲



青弘

寒冰三尺入篇章  秋月十分千古光

李月川先公臆传   


作者:李昕睿

那一年,妈妈怀了九个多月胎把我生出来。族人原以为会是个男孩,未料出生的却是一个女婴,家族里就有各种不满的声音,还有人说把这女婴扔进茅坑淹死算了,等着生个儿子。这些话多少传进父母亲耳朵,在那个大形式的年代……有多少女婴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七八个月,结果被一针毙命!父母慈悲,为了护我小小性命,卷铺盖搬家,带着襁褓中的女娃离群索居,含辛茹苦把我扶养长大。别以为我在天方夜谭,其实“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古代是很常见的。


往事浮光,多少故事,万千感动,终成一道水迹过无痕。

一回眸,已是五百年,据南京国子监祭酒伦以训写道:正德十二年(1517),李月川办差事途中听闻海北道雷州、廉州两个郡内,经常有居民将刚初生的女婴扔到水里淹死的情况。得知这等事,月川先生感到揪心的疼痛,几多日夜难安难眠。一夜,风雨交加格外凄凉,先生辗转反侧,酒入愁肠醉逐凌波,趁这电闪雷鸣感怀冥思,为民间重男轻女的这种现象奋笔疾书,叩心泣血创下千古名诗,呼吁民众禁止重男轻女的陋俗!


诗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

人分男女皆天造。

养男溺女俗何恶,

骨肉忍看如一草。

絶灭人理干天和,

鬼责人非应折磨。

虎狼常有父子恩,

灵于物者当何如?

几人因女致卿相,

几人有女能终养,

几人得女雪死冤,

几人待女来营葬?

女兮女兮何负君,

杀之不念我刑分。

或为家贫乏奁遣,

何害荆钗和布裙。

试看尔妻与尔妇,

当年曾是他人抚。

假令前人皆似君,

天下人消已千古。


天性怀有菩萨心肠的李月川,他到底是何许人?

据文献记载:刑部主事李阶,出生于1456年,字升之,号月川,永嘉人。明弘治壬子年(1492)乡试夺魁,武宗正德辛未科(1511)进士,放山东寿光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正德十五年(1520),擢任广东按察司佥宪事。嘉靖五年(1526)归休。我李氏族人是他的后裔,李氏宗祠前有一个“进士坊”正是为歌颂月川公而立的。族谱里曾有记载,他不仅为官清廉,而且还具有一颗秋月般明亮的童心,以“善和孝”威震乡里,敦厚孝悌好善乐施,为官政风端正,很受群众爱戴。




月川先生青年时代与封建社会的许多读书人一样,主要把精力放在诵读经史应付科举之上,然而他的科考道路却十分坎坷,屡试不中,于是他一边在家中教书育人,一边继续读书应付科考。明代著名的内阁首辅张璁就是他的入室弟子。张璁在《李月川先公墓记》中写道:誾庵李公讳钧,孚敬从姑辟也。以李子阶官南京刑部署员外主事,赠今职。公纯厚简默,为乡之善人。与孚敬先君少师守庵公最相姻契。又孚敬少从员外君学举子业,正德辛未,员外君登进士……1533年,月川先公安享晚年寿终正寝,张璁这位得意门生在瑶溪山中建“李主事祠”纪念恩师。月川先生能培育出大明王朝如此有为的内阁首辅大臣张璁,这对大明王朝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超世之功



人生如戏,在自己的哭声中拉开序幕,在别人的哭声里落幕。人生亦如梦,走过悲伤,跨过聚散。梦醒万事已去,成败皆付笑谈,苦苦寻觅月川先生遗落的足迹,跋山涉水,穿越五百年。据说一个千古好官,不会留给历史太多千古奇闻。五百年前,国子祭酒兼经筵讲官王激在给月川先公的墓志铭中隐约记有两件事,说到月川先生替人收尸,平实而感人肺腑:成化年间,月川与其友郑某去杭州考试,郑某突然生病,病势势不可挡,就客死他乡。月川先生说:“既然远离家乡亲人,身边又没有随从仆人,他的死我当有责任料理。”于是掏光了自己的银两并典当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给郑友置办棺木,按照送葬礼仪一路扶柩哭送至他温州的家。


弘治十二年(1499),月川先生44岁,第三次到京城参加礼部会试。这次一起参加考试的有学生张璁及乐清周纪等人,周与月川先生是弘治五年(1492)同年中举人。由于考试的压力或者发挥不佳的原因,周纪死在京城。周举人非常贫穷,没有留下任何钱财置办后事。月川先生就倡议同乡的考生集资,帮其办理丧事。并且写讣告寄给乐清周纪的家人,亲自扶送灵柩归乐清。京城至温州5000多里路,在交通不发达的明代,以永嘉场士子上京师考试为例,其间经过舟行、车行(牛马车)、步行,一趟要耗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又加上运送死者灵柩要雇佣马车,中间又多次转水路,水路艰险可想而知。月川先生都是亲身扶护灵柩日夜兼程而行,无所畏惧。待到乐清周纪家人收到讣告时,月川先生所护送的灵柩已经到达温州。在月川先生看来,要做好官,恐怕就是率先垂范为乡里做好事,就是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做个纯粹的人。据嘉庆《寿光县志》卷一《秩官》)记载:李月川,性刚直俭素,明于听讼而宽于催科,民间有“秋月寒冰”之颂。歌颂月川先生的品德如秋天的月亮一样皎洁高尚,心地似寒冷冰水一样莹彻纯洁,并被供奉在祀寿光县名宦祠中,以供后人永久瞻拜怀念。是怎样的一颗心,才能让他赢得历史这样的认可和评价?又是怎样的一颗心,让他这一生时时刻刻都把“为生民立命”存放心头表里如一的去奉行? 


月川先生童年聪慧好读书,擅于写文章诗词,精通算数、阴阳、医卜等。他的那颗寒冰秋月心,心心念念都是为群众和百姓,生前为百姓和乡里倾尽所有付出了一生,不论是赶考的途中还是为官在任,始终坚持守护儿时的那一个梦,与百姓血肉相连。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守护者;是正大光明的廉政践行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传道者。赞曰:一片丹心向秋月,平生报效是忠肝。五百年前未虚度,惟愿民安国亦安!



秉公勤政气满乾坤。缘生缘灭,无愧此生谢微尘。世宗嘉靖四年乙酉(1525) ,七十岁的李月川先生,官任广东按察司佥事,海北巡道。见雷州府海康县儒学旧址地处险要之处,学堂坍塌败坏,而且场地比较狭隘,当时资金很难筹集,于是,顶着巨大压力捐出自己的俸禄共筹银500两。用其中的100两购买冯钦宅地,扩大儒学学宫地址近一倍之多。又用400两作为修建费用,对海康县儒学进行大规模重建。祭酒伦以训《海康县儒学记》记载:“海康,雷阳首邑也。邑儒学宋在文明书院,元在郡城之迎恩坊。国初因元旧,洪武三年邑令陈本修之。成化间迁于郡学之西,则以南方师命孔殷学职停铨郡学官兼摄教事而学随迁也。正德初始迁今地,为海北道旧址,则以南方隅宁谧复备学僚,而佥宪方公良永莅迁焉。嘉靖壬午,督学宪副魏公校再迁于珠池公馆,既而不果。岁乙酉,佥宪李公阶至,则曰:‘美矣!而地狭,宜不足以定迁。’裒公积得五百金,以金百余买冯氏之居地,学宫之邃增倍焉;以金四百为建修费。”(万历《雷州府志》卷一○)


由于月川先生于次年(1526)即回乡归休,使修建工程未克竣工。然而这次儒学的拓建,对海康县的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致使其后人才鹊起。据记载,海康县自永乐十九年(1420)倪益登进士后至月川先生修建儒学止105年时间都没有士子中进士。儒学修建后,冯彬于嘉靖八年(1529)即登进士,后官至云南监察御史。并且在嘉靖四年(1525)、七年(1528)、十年(1531)连续三届乡试中,有5人中举。如以上上书太监赵兰不法事的陈时雍,即是嘉靖四年(1525)的举人。这些成绩的取得,不能说没有月川先生修建儒学、振兴教育的功劳。月川先生入祀海康县名宦祠。 古来名世者,或以文章著称、或以政绩卓越、或气节高尚,而先生慨然道以牖人心,夷俗己变而大公无私,把自己多年来攒下来的积蓄拿出来为广大学子修建学校,以兴文教。可谓寒冰三尺入篇章,秋月十分千古光。




人这一生选择走怎样的道路,其实都是童年埋下的种子。儿时的所见所闻和经历,冥冥之中都会牵引着我们行走自己想要的人生路。但是有一条路我们绝对不能走,那就是放弃的路。有一条路坚决不能丟,那就是成长的路。一个人在童年如果埋下一颗善的种子,那么我们在成长路上便会舍命守护自己儿时的那颗心。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当我们渐渐长大,当我们慢慢遗忘童年,遗忘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 …一些人躲在一种 “秘密”的黑暗中,以为不会被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人人都有一双慧眼,孩子们童真无邪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试问孩子那双眼不是一双审判者的眼睛……那是什么? 


  ◎我相信燃烧的生命,信念不倒。别怕,活着的滋味其实很透彻!所以我羡慕孩子,天真无畏善良纯洁;也敬畏孩子,星火燎原终成祖国的未来;更是信仰孩子,信仰他们笃信好学成为明日的光。直到今日,我依旧只想做一个孩子,可以任性的去寻找美丽远方,可以倔强的前行无所畏惧。生命中难免含泪,偶然沉默,但是如若一心只为浇灌这个世界最美的那花朵,愿意终其一生守护它绚丽而盛情绽放,任狂风骤雨也吹打不动我们的坚强,任黑暗肆虐也灭不掉我们心底守护的光!


  ◎那么,月川先生的童年到底有什么奇遇?他儿时守护的那个梦又是什么?

据说,五百年前… …

青弘

戊戌春

写在何漏居



青弘专栏


青弘专栏《议梦》


青弘专栏//臆说王阳明“致良知”背后的人生


从佛学“唯识”的视觉,解读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所言“心与花同归于寂”的别裁


青弘专栏《议梦》


以佛学的“因果论”臆谈秦始皇与日本的渊源


用佛学的视觉透析一代秦始皇


青弘与李少和祖师之相学奇缘


臆谈王阳明的颜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