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巴的困境

 云在青天ysz 2018-05-13



沙巴地图

沙捞越、沙巴以及夹在其中的文莱,本来都各有历史,错综复杂。中国文献上记载的浡泥国,基本就对应于今日之沙捞越。这些地方先后经历了英国殖民和日本占领,直到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沙捞越,沙巴以及新加坡与马来亚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后来新加坡从中退出,独立建国,而沙捞越和沙巴在一直留在了马来西亚联邦之中。

纵是如此,沙捞越和沙巴还是保留了许多自治权力,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移民自主权。外国游客拿了马来西亚的签证,在西马畅通无阻。可要去东马,还得再加盖一个入境章。西马的签证并不等于东马的签证。马来本国人去东马也是如此。认识一个马来籍的政治学者,家住槟城,经常发表政治言论触怒了沙捞越政府,从此就不能再踏上沙捞越那片土地了。

东马与西马有着极大的不同,最直接一点就是人种族群的不同。西马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族群构成,马来人占优势。华人和印度人在比例上不及马来人,但也占据相当比例,成为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沙捞越,原住民伊班族人占多数,其次是华人和马来人;而沙巴亦是由华人和原住民卡达山人及巴瑶人组成。这两个州自然不会像西马那样处处可见伊斯兰风情了。

事实上,这两地的经济命脉多掌握在华人手里,沙捞越尤其如此。华人从来擅于经营,这种情形在印尼、缅甸、柬埔寨都屡见不鲜。而且华人在这两地的经营,早在百多年前就已开始。不妨举个例子:诗巫现在是沙捞越的第三大城市,而在19世纪末,它还只是一个小渔村。1900年,中国福州的基督徒黄乃裳带领数以百计的乡亲来诗巫开垦,经过几十年努力,把诗巫变成了“新福州”。而且这里的华人多信基督教,与西马的情形大不同。

沙捞越和沙巴矿产丰富,金银铜铁俱全,又有天然气、液化气,还覆盖着大片大片的热带雨林,实在没有理由不富。事实也是如此,早在90年代,马来西亚林木出口创汇就已经超过传统支柱产业锡矿和橡胶的总和。

而且沙捞越和沙巴另有一项优势,即这两州砍伐森林、出口原木较少受到马来西亚林业部的控制,使得掌握土地的人可以靠自然资源致富。马来西亚与其他邻国一样限制未经加工的原木出口,西马虽有一些热带雨林,但不能像东马一样依靠伐木来赚钱了。

仔细研究东马的经济现状,会观察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沙捞越州目前人口有240万,人均GDP大约为1.2万美元左右,高于马来西亚1万美元的人均GDP,这已是相当不错的表现。而且我们要注意到,沙捞越人口中大多是生活在乡村的伊班族人。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收入水平也很低,显著拉低了GDP。所以沙捞越华人的富裕程度很惊人,在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名气。西马人说起沙捞越华人都羡慕不已。

同时再看沙巴的数据,情况就有所不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报告,沙巴州人口已达到320万人,远多于沙捞越,但其中的89万或28%为非公民即非法移民。沙巴的人均GDP才5600美元左右,连沙捞越一半的水平都不到,即使在马来西亚内部都要倒数。为何相邻的两州,经济表现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回顾历史,沙巴在1970年代曾经是马来西亚最富裕的州之一,经济表现之逼雪兰莪。不到半个世纪,它已沦落到现在的模样。

从表面看,非法移民问题一定对沙巴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菲律宾的人均GDP只有2600美元,印尼的人均GDP是3500美元,都很低。沙巴虽然只有5600美元,已经显著高于这两个国家,存在很强的吸引力。从历史来看,沙巴曾一度隶属于苏禄苏丹国,地理上十分接近,所以菲律宾人一直有去沙巴工作的传统。与此同时,印尼也从来没有放弃争夺沙捞越和沙巴这片北婆罗洲土地的努力。印尼与沙捞越之间隔着天然山脉和雨林,交通极为困难。但是它与沙巴之间的交通很便捷,促使很多印尼人前往沙巴打工。

沙巴与印尼的边境线,还有海岸线,相对于三百多万人口的政府而言,还是太长了。就像美国难以在边境上堵住所有墨西哥偷渡者一样,沙巴也无法堵住来自印尼的偷渡者。而菲律宾人更是很容易地乘坐快艇从任何一个小岛进入沙巴,防不胜防。大量印尼和菲律宾人在沙巴都无法找到正当工作,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沙捞越和沙巴一直是马来西亚政治上的心病。自从东马加入联邦,沙捞越的反政府游击队就一直活跃在农村,到上世纪70年代才缴械投降,之后的抗争则转为各种形式的社会运动。东马地区对于马来西亚的认同很弱,宗教、文化都有一定的差异,至今“沙捞越独立”的呼声不绝于耳。

影响沙捞越和沙巴对马来西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与资源控制。沙捞越人觉得,如果独立自治,华人可以真正完全自由地决定矿产和资源的开发,那么沙捞越要比现在富裕很多倍。而沙巴人觉得,如果政府能真正有效改变沙巴的产业结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沙巴不再完全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就业问题可能有所改善,收入分配也随之改善。正是由于这些限制,使得沙巴的产业水平很低,目前只能依靠“水清沙幼”的自然环境来发展旅游业。但旅游业似乎也推高了沙巴的消费水平,直逼首都吉隆坡。

从经济发展的局限来看,沙巴所面临的问题与苏门答腊、缅甸等地的情况都很相似。虽然马来西亚的人均GDP已经跨过1万美元的关卡,可以被认为基本实现工业化。但沙巴一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感谢作者梁捷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