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叨叨叨”的价值

 渐近故乡时 2018-05-13

华山神经内科传统上十分重视病例的诊断流程,定位定性必不可少,然而很多人要问,在神经影像如此发达的年代,定位诊断有什么价值?咔嚓,拍一个片子全看到了,要听你在这里叨叨叨?我今天要说的是的一个临床定位指导影像的案例。

患者男性39岁,主诉“进行性双下肢无力1月,加重数天”,患者在外院住院,但诊断搞不清楚,家属在介绍病情时我很纳闷,为什么不去做个核磁共振(MRI)呢?家属说:“不行啊,病人体重有300多斤,MRI没法做。”因为病人腿没力,他首诊的是骨科,做了腰部CT,没有发现骨科问题,于是骨科转给了神经内科,神经内科表示技穷,告诉患者华山医院机器好,建议上华山做MRI。然而我问了影像科,根本没有这么回事,我们的机器也承受不了这么胖的人。虽然如此,兄弟医院有困难,华山不能坐视不管,所以我把他收了。

 



磁共振对体重是有限制的,这一点我也从来没想到。一般的磁共振是滚筒式的机器(图1),标准的检查床能承受的最大重量是350磅,即159公斤,标准的机器的孔径为60厘米(如有出入欢迎指正),所以压瘫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孔径的限制,肥胖病人有可能无法进入机器,即便勉强塞进去,病人身体也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机器,这样一来成像质量就会下降。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感受到肥胖对公共卫生带来的承重压力,制造磁共振的厂家为了迎合肥胖病人,不得不制造特殊的磁共振机器,国外一些厂商设计了承重上限为250公斤,孔径为70厘米的机器,这样非标准磁共振的花费无疑是巨大的;或者采用垂直场强磁共振(图1),其承重上限为250公斤,不过这种磁共振场强度弱,所以操作的时间就长,患者舒适程度差,伪影也比较多。(Uppot RN et al. Impact of Obesityon Medical Imaging and Image-Guided Intervention. American Journal ofRoentgenology. 2007;188: 433-440

  

图1.A 常规的滚筒式磁共振机器,C 磁共振机器的结构图,外面是一张检查床,其承重上限159公斤,检查的时候检查床缓缓地进入检查孔,孔的直径60cm,B 垂直场强磁共振



患者的病史是这样的:1个月前的某天,突然感觉右腿无力,走路有点瘸,后面几天逐渐好转,但同时出现左侧下肢发麻无力,情况在1个月内逐步加重,发展到入院前1周已经不能行走,最初患者仅轻度小便困难,之后小便困难逐步加重,自述在腰腹部近肚脐处有绳子勒紧的感觉,骨科进行腰椎检查无果,近几日患者感觉情况加重,甚至呼吸都稍感困难。外院查体:双上肢肌力5级,左侧下肢肌力1级,右侧下肢肌力3级,四肢反射弱,双侧巴氏征(+),脐以下深浅感觉减退。

定位:导致双下肢无力的可能有很多,让我们从头开始:

头:旁中央小叶导致对侧下肢无力+麻木+排便障碍,但不可能身上有感觉平面,所以一票否决 

周围神经:患者四肢反射弱,这点是符合周围神经的,但双侧病理征+感觉平面,一票否决

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感觉障碍,一票否决

最后掐头掐尾,就剩下脊髓,用脊髓解释简直天衣无缝,截瘫,感觉平面、小便障碍一股脑都解释了,可是具体的位置在哪里呢?病人的一个症状引起我们警觉:呼吸困难。如果存在呼吸困难,这个定位是非常高的,通常是颈4节段以上的病变,但刻意去问,这个症状又不是很肯定;仔细的体格检查似乎发现新情况:虽然病人主观的感觉平面在肚脐眼水平,但客观的针刺和棉签碰触觉界面隐隐约约在乳头上下,乳头到肚脐这一段的皮肤病人感觉好像、似乎、可能、或许不太灵敏。所以我从以上证据得出的结论:脊髓病变位置好像、似乎、可能、或许在胸4以上,不排除更高位的颈4以上。病人病程是亚急性的,症状左右不对称,小便障碍在后期出现,感觉障碍下半身首先坐实,上半身可疑或者是在病程后期出现,符合脊髓外病变的特点,仔细的体格检查发现,双侧巴氏征阳性,但左侧更为明显;乳头水平以下感觉减退,但浅感觉减退以右侧为著,深感觉以左侧为明显,因此符合脊髓半切综合症,这也是髓外病变特点(图2),所以综合起来病变位置好像、似乎、可能、或许在胸4以上的脊髓外。肯定吗?不肯定。临床上妖孽的事情多了去了,我们需要辅助检查证实。


图2 髓内外病变的临床鉴别点


磁共振是不能做了,那用什么检查手段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CT的最大承重为205kg,孔径70cm,这是唯一的选择。我、接送师傅和轮转的季医生费了大劲地把他送到影像科做颈胸段的CT,影像科老师见人这么胖直接将曝光调到最大进行摄片。我和小季则在门口探讨这病人的诊断:患者呈亚急性病程,要考虑:1.椎间盘突出为代表的骨科疾病;2.肿瘤,转移性肿瘤或者神经鞘瘤;3.脊膜外脓肿/血肿;4.髓内疾病的少见表现。但CT诊断得出来吗,这个清晰度和MRI差远了,特别是脊髓内的疾病,CT几乎无用,当我们讨论腰穿的必要性时,CT做完了。我们忐忑地调阅CT片,看完以后松了一口气:上上签(图3)


图3.A 高颈段(C2-5)的后纵韧带骨化,CT显示得清清楚楚,B 水平位可见骨化的后纵韧带突入椎管,经测算这块凸起物的面积占整个椎管横截面的68%,以往文献认为病灶压迫50-60%的椎管就会失代偿出现脊髓症状,所以即便CT上看不到脊髓受压的情况,也可认定这是责任病灶。后来病人上骨科继续寻求治疗,手术之后人逐渐恢复行动能力——童话般的结局。



后纵韧带骨化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图4),东亚人群好发,亚洲人群患病率为2.4%,而高加索人种只有0.16%。男性的患病率是女性2倍。出现症状的年龄通常为50-60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如COL11A2基因,生活方式的危险因素五花八门,危险因素有:多吃咸菜、不是每天吃米饭、心肌梗塞家族史、肥胖、长时间工作、值夜班;而保护性因素有:经常吃鸡和豆制品,良好的睡眠习惯。多数的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没有症状,有学者随访了450例患者10多年,只有17%的人出现症状。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便患者有症状,36%的患者未来病情不会进展。因此本病应首选保守治疗,不得已的情况才进行手术。CT和磁共振都是可选的检查方法,但CT优于磁共振,CT显示骨性结构更为清晰,而磁共振优势在于显示椎间盘和脊髓,所以我们这个案例是瞎猫逮到死耗子,纯属侥幸。 无症状患者可以观察处理,如果出现严重脊髓症状应手术治疗。(Choi.BW, et al.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AReview of Literature. Asian Spine J. 2011 Dec; 5(4): 267–276.)

 

图4. 后纵韧带骨化解剖示意图




 

后记

一位教授曾感叹道:“医生总有一天要被AI取代”,我原来也有这种担忧,不过经历这个病例以后,我感觉医生非但不会被取代,而且我们的临床经验会变得弥足珍贵,“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引自“拿来主义”。在CT磁共振刚问世的时候,也一定有人感叹神经科医生要下岗了,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多出了一门学问——神经影像学,所以大家看到的是融合,而不是取代。医生过去没有被新技术取代,将来也不会被新技术所取代,对于新鲜事物临床医生应该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使之为我们所用,我们不仅是这些新技术的拥有者,更是它们的驾驭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