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大会康震盛赞此诗:所有写节日里思念的诗,没有一句超过它

 wenxuefeng360 2018-05-14

思念亲人、怀念故土,是根植于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最美好的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自古至今,每一个离开亲人、出门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家乡,思念着亲人。这种美好的情怀,得以在文人的笔下传承。从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中,我们就能读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这样的句子。之后,关于思念的文学创作从没间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到了唐代,随着诗歌的繁荣,这一主题的创作也达到了一个高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的《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这些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都不如王维的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得自然、质朴,有穿透力和震撼力。

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说:我独自远离家乡在异地孤身为客,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在他乡我想到兄弟们身插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遗憾。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当时诗人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在重阳佳节思念故乡的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时读这首诗,却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仅十七岁的王维,就独自一人前往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热闹的帝都对当时热衷功名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越是繁华热闹,孤身在外的异乡游子就越显得孤单寂寞。所以,诗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让人深刻感受到了游子的孤独无助感,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令读者,尤其是正处异地他乡的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在当时,交通、物流、人员流徙很不方便,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生活多年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两个词,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

遥知兄弟登高处

作客他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是被刻意的压制住了而已。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而最常见的触媒就是“佳节”,所以诗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并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而且在当时,节日气氛是非常浓厚的,不像现在有时候没有人提醒,我们都不知道是过节。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所以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由此可以体现出王维的过人之处。

插茱萸

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直白地写遥想兄弟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来表达自己在佳节的思亲之情,却反其道而行,从对方来写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团聚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因此感到遗憾。这样就避免了诗意的平直,从而使全诗显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这两句诗的独到处、深厚处和新警处。《茧斋诗谈》论此诗: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思念

自这首诗出现后,就成为了游子表达怀思的标杆性作品。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更是千古流传,人所共知。康震老师在诗词大会上评析这句诗说:所有写在节日里思念的诗,没有一句超过它。一个简单的诗句就勾起了过往的匆匆过客们的所有的乡思。可谓精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