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三支一扶就是去到乡间田野,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我们也知道,乡间淳朴的生活和城市的灯红酒绿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生活,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去到乡下是否可以适应呢? 我不想说一些漂亮话,说什么一定可以适应之类的,因为出生在温室中的人肯定是无法一下子就习惯乡野间的生活的。就好像是把一只宠物猫放到野外,它可能会饿不死,但是想要习惯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考上三支一扶之后,你会有两年的工作期,这两年的时间你都要在你分配的乡镇工作,如何快速适应这种生活是你坚持满服务期的一个关键,适应的越快,你的工作热情就越高,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再两年之后通过最后的考核。三支一扶并不是你只要坚持过两年就可以有进入绿色通道的资格了,是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考核期的。 其实,大众对三支一扶一直有一个误区,一听到三支一扶就和上山下乡划上等号了,认为这两年将会去一个不通电没有网的蛮荒山村去。暂且不说三支一扶有极大的可能会将你分配到旗县乡镇去,如果真的分配到乡村也不用太过担心,我国最近今年的村村通等各种措施,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了,村村通网、通电、通路、通水,所以基本生活的保障是不用担心的。 另一个就是大家关心的三支一扶期间的工薪问题,2017年内蒙古的三支一扶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开2500元的工资,工作满六个月会给2000元的安家费,所以自己的吃住也是没有问题的,三支一扶服务期间算在工龄内,公务员系统基本上是,工龄越大,工资越高,所以这也算是为公务员提前开高薪做准备了。 三支一扶的生活也许确实不如你在城市中的生活,但是也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不堪,又穷又累是不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