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葫芦的秘密》导读

 昵称55573734 2018-05-14


本书作者张天翼,是继叶圣陶之后中国的第二位童话大家。他的童话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宝葫芦的秘密》,更是被誉为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之作。张天翼除了擅长写童话,还是一位小说家,以讽刺和幽默见长,代表作品有《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等。



王葆,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爱吃爱玩爱幻想,天性活泼,有时也爱调皮捣蛋,惹急了还有点小脾气、小心眼。他是千千万万个小学生的缩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那一类孩子。因为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王葆心中对宝葫芦充满了向往,毕竟生活中总能遇到一些不那么“如意”的事情,有个小帮手能让自己心想事成,该是多么幸福呀!

有一天,王葆居然真的从河里钓起来了一只宝葫芦。于是,他要鱼,就有了一桶鱼。他想要吃的,就把熏鱼、卤蛋、苹果、冰糖葫芦给吃了个饱。他想要做数学题,算式和答数已经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纸上。他想要画地图,一幅漂亮的地图就摆在了桌上。他想要做飞机模型,锯子还没碰上木片,一架完整的飞机模型已经出现在了他的手里。可是,宝葫芦也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想到图书馆借一本书,本来被别人借去的书瞬间跑进了他的书包里,让他很是尴尬。和别人比赛下象棋,本来是想吃掉对方的马,那枚棋子却突然飞进他的嘴里,差点没吞下肚去。他和同学打牌,王牌统统跑到了他的手上,比别人手里的牌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多,想打也打不成。甚至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坏孩子”杨拴儿要跟他做拜把子的兄弟,和他一起干大事。不过呀,虽然有这样一些小小的烦恼,作为一个有着特殊幸福的人,王葆还是沉醉于宝葫芦的神奇,享受着它带来的种种好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渐渐地,王葆觉着生活好像少了点乐趣,多了点迷茫和独守秘密的寂寞。为什么呢?每天都心想事成难道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吗?我们来看看王葆是怎么说的:

“唉,我真不自由!”

“我一喜欢,立刻就照样有这么一件东西来到了我手上或是放到了我屋里——来得那么容易,那么多,让我吃不了,用不完,玩不尽,那反倒没什么意思了。……我到底还该要些什么,这辈子?”

当一切来得太过容易,缺少了为之而努力的过程,也就失去了得到之前的渴望、终于得到之后的喜悦,再珍贵又如何呢?索然无味。而且,麻烦还不止于此。宝葫芦给王葆弄来的东西越来越贵重,王葆不得已撒下的慌也越来越多,他开始意识到,宝葫芦也许是有点问题的,宝葫芦的特殊能力让他与熟悉的生活隔离开来,成为了一个局外人。长此以往,他只能远离亲人、朋友,孤独地过日子去。

终于,在一次数学考试后,王葆弄明白了宝葫芦的“秘密”,它弄来的所有东西原来都是从别人那儿偷来的!王葆又害怕又生气,他可没想过成为偷东西的贼。他把宝葫芦丢到水里,可是它又回来了。他把它砍碎,用火烧,都没有用,宝葫芦还是在他身边。最后,他只得把宝葫芦从兜儿里抽出来,把来龙去脉一股脑儿告诉给老师、同学和家长,这才破除了宝葫芦的“魔法”。他正在担心、着急,怎么把这些变来的东西还回去,一下醒了——原来,他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可怕的梦!

小朋友们,你们做过王葆这样的梦吗?看了王葆的经历,你还希望拥有这样一个宝葫芦吗?

从王葆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其两面性。他既有天真、好逸恶劳的一面,也有正义、热情、希望为国家做贡献的一面,而且在拥有宝葫芦到放弃宝葫芦的过程中,有所成长,有所醒悟。故事的最后,王葆明白了生活没有捷径,不劳而获并不能让他得到幸福,只有通过劳动创造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宝葫芦作为王葆思想中爱慕虚荣、阴暗一面的外化,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警醒的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