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红友酒制作秘方 在常州传承900多年

 明春日月 2018-05-14

  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讯 天气越来越冷,家住雕庄团结村委的张森明却比以往起得更早了。“早点蒸糯米,今天要吊米酒的。”

  今年65岁的张森明从17岁开始,就跟着姑爷爷胡产富学习酿酒,如今已经做了近50个年头。

  张森明酿的是东坡红友酒,至今在常州传承900多年了,其独有的古法酿造工艺被评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古籍记载,苏东坡在常州期间,将本地的酿酒技艺加以改进,起名为红友酒。后来,苏东坡把红友酒制作秘方传给了好友杨时。杨家将东坡红友酒的技艺代代相传,可惜杨家现在的传人已经80岁高龄,不再酿酒了。庆幸的是杨家酒坊的伙计胡产富也传承了红友酒的制作技艺,还传给了张森明。

  东坡红友酒属甜型黄酒,口感醇稠如蜜,酒性中和,芳香馥郁。更神奇的是,这酒虽然有45度,但即便喝醉了也头不疼口不干,“不仅味美,还有补气强身的功效。”

  东坡红友酒由纯天然草本植物药曲发酵而成,酒曲的制作就需要1天1夜,做好后要晒干才能用。

  “米好酒才好。”张森明指着家中囤积的2万多斤精品糯米说,一般100斤米兑60斤水,可以产50斤酒,“做酒也是凭良心,绝对不能勾兑。”正因为酿酒人的诚信,才保证了东坡红友酒的原汁原味。

  “今年做的酒要过5年才能喝上。”张森明说,红友酒不是当年酿当年喝,“先做成水酒,然后提炼白酒,再发酵,放上5年,再放2种中草药及和田大枣,这酒才算做成。”

  由于受制作工艺流程和自家作坊规模的局限,东坡红友酒在产量和出酒速度上都很低。但酒香不怕巷子深,总有人慕名前去。“有人来了想尝尝,就送一些,都是老祖宗的东西。”张森明笑呵呵地说。 陶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