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欣赏〗王羲之书法精品〔第九辑〕

 雨中笠翁 2018-05-14
 

 


 

〖书法欣赏〗王羲之书法精品〔第九辑〕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作品目录:(共95P)
1、草书字帖《王羲之草诀百韵歌》(38P)
2、王羲之草书字帖《眉寿堂二王法帖卷三》(23P)
3、王羲之草书欣赏《此诸贤帖》(4P)
4、王羲之草书欣赏《衰老帖》(2P)
5、王羲之草书欣赏《何当帖》(2P)
6、王羲之行书欣赏《敬伦帖》(3P)
7、王羲之草书欣赏拓本《转佳帖》(5P)
8、王羲之行书欣赏《卿女帖》(4P)
9、王羲之行书欣赏《先墓帖》(2P)
10、王羲之行书欣赏《奄至帖》(3P)
​11、王羲之行书作品欣赏《闲者帖》(1P)
​12、王羲之草书书法长卷全图《游目帖》(7P)



 

1、草书字帖《王羲之草诀百韵歌》(38P)













































​​



2、王羲之草书字帖《眉寿堂二王法帖卷三》(23P)

































3、王羲之草书欣赏《此诸贤帖》(4P)


王羲之草书欣赏《此诸贤帖》3行,28字。草书+行书书法图片4张。又称《诸贤帖》。《澄清堂帖》、《二王帖》、《大观帖》、《鼎帖》收刻。第二行“须”字,有作“顷”。此帖大意为:此间各位贤达尚好,时有书信见告,十分疏略。我现在疾病很重,不得礼数,为之叹息。以此观之,此帖乃羲之晚年所书。

释文:此諸賢粗可,時見省,甚為簡闊,遠(須)〔頃〕異,多小患,而吾疾篤,不得數為歎耳。









​​




4、王羲之草书欣赏《衰老帖》(2P)


王羲之草书欣赏《衰老帖》,2种书法拓本,四行,二十六字。此帖亦收刻于《澄清堂帖》。帖文大意为:我近来身体没有一天是佳好,年纪老了,弊病都接连日至。夏天不能怎么进食,吃得少,但仍有劳务在身,实在是不行了。可见王羲之晚年身体甚劣。帖中云“犹有劳务”,似指在官之公务,那么,此帖当写于永和十一年去官之前。






​​




5、王羲之草书欣赏《何当帖》(2P)






​​​



6、王羲之行书欣赏《敬伦帖》(3P)


王羲之行书作品欣赏《敬伦帖》又名《九月三日帖》。4行,41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2种拓本书》。
释文: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奈何奈何!及书不具。羲之报。







​​




7、王羲之草书欣赏拓本《转佳帖》(5P)


王羲之草书欣赏拓本《转佳帖》。9行,62字。3种书法图片。
帖文大意为:您近来身体转好了吗?自立秋以来,我的健康状况欠佳,现在仍未康复。近来还很少食肉,经常吃面食,还是欠佳,仍旧疲因病苦。服散已久,如此也难以求得安泰。不能脱离世俗,却有非分的欲求,或许因此招致病苦弊害。
    在王羲之诸多尺牍中,特别是问疾、自况的尺牍中,屡屡察见所陈服食之事,病害之苦。此帖所谓“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正是王羲之所患诸多病害肇端於服食的自状。“欲求分外”是指王羲之服食以求养生长寿的欲念。
    此帖亦收刻于《大观帖》、《绛帖》、《宝晋斋法帖》、《二王帖》、《澄清堂帖》。或有将此帖与乐著帖(又称《县户帖》、《乡里人乐帖》)合为一帖。据帖文文义,分作两帖为宜。

释文:君顷就转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

















8、王羲之行书欣赏《卿女帖》(4P)


王羲之行书作品欣赏《卿女帖》又名《尔今帖》、《尔令帖》。9行,75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两种拓本书法图片4张。
释文:尔今以善和,尊今当出。卿女母子粗平安。丧际,贤女动气疾,当时,乃勿勿。今以除也。他等皆知孝思。先日之欢,于今皆为哀苦,触事切人,处此而能令哀恻不经于心,殆空语耳。一至于此,何所复言。









​​



9、王羲之行书欣赏《先墓帖》(2P)



王羲之行书作品欣赏《先墓帖》书法拓本2种
释文:旧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王羲之顿首。







​​




10、王羲之行书欣赏《奄至帖》(3P)


王羲之行书欣赏《奄至帖》书法大图3种(材官本、澄清堂本、淳化阁帖)
《奄至帖》,5行,36字。《右军书记》著录。
《右军书记》此帖录文为:“庾新妇人门未几,岂图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考之於褚遂良《右军书目》,亦有记载,行书第二卷录此帖“五行”。然此帖已缺起首九字,或许据另一临本、摹本所刻。“庾新妇”,乃嫁于颖川庾氏之女。据帖文,当是出嫁後不久去世,羲之乃致函叙哀。此帖为《鼎帖》、《宝晋斋帖》、《大观帖》、《天烟堂帖》收刻。此帖书风逼近《丧乱》、《忧悬》诸帖,又可徵之文献,当是流传有绪的王书。

释文:奄至此祸,情愿不遂。缅然永绝,痛之深至。情不能已,况汝岂可胜任。奈何奈何。无由叙哀,悲酸!
 












11、王羲之行书作品欣赏《闲者帖》(1P)



王羲之行书作品欣赏《闲者帖》
释文:闲者一两段事,虽无参于兴废,然殊使人恨事周令自,虽然以使君明练,每思之,故可尠败也。





​​




12、王羲之草书书法长卷全图《游目帖》(7P)


王羲之草书书法长卷全图《游目帖》又名《蜀都帖》摹本墨迹,纸本,11行,102字。日本广岛安达氏藏,毁于火。《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江邨消夏录》著录。刻入《淳化阁帖》、《十七帖》、《三希堂法帖》。此帖宋、明两朝皆在民间,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入内府,咸丰、同治年间赐予恭亲王,后归日本广岛安达万藏所有,内藤湖南曾为安达氏书跋。此帖经过多次装裱,前后隔水缝间的收藏鉴赏印模糊不清,有乾隆御玺、恭亲王印多方。前隔水外题签为“晋会稽内史王羲之字逸少《游目帖》真迹”,题签下有一无名题跋:“此真晋泠金纸,紧薄如金,索索有声,与笔阵图相类,载在襄阳待访录。” 帖尾有守和审定题跋:“有钟绍京书印二字小印。钟盖唐之越公也。晋谢奕、谢安、桓温三帖,并黄素《黄庭经》上,俱有此印。见米元章《宝章待访录》。而《黄庭经》今藏韩雷州处,予屡见之,尤可据证耳。”此帖安达氏有影印本。摹本毁于火灾,现只有照片存世。
  此信札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中表达了王羲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周抚,字道和,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原籍汝南安成,后移家浔阳。永昌元年(三二二年),为王敦爪牙。太宁二年(三二四年)王敦失败,周抚等逃入西阳蛮中。太宁三年朝廷大赦。咸和初(三二六年)周抚为王导所用。兴宁三年(三六五年)六月卒于益州刺史任上。王羲之与周抚关系亲密,多有问讯。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此帖是王羲之尺牍名作,于率真自然中表现了极深湛的功力。101字各具形态,变化多姿。王羲之笔走龙蛇,血肉莹润,妍美而不柔媚,娇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笔势婉转自如,洒脱畅达。通篇全以意使笔行,虽然“草书意多于法”,但其中又具精熟草书法度,笔笔有变,字字意别,由法求意,正如朱熹所说“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凡笔锋到处,无不点画振动,气韵生动,阴刚与阴柔统一于笔下,表现出东晋书法家所特有的审美追求。将动与静、正与欹、藏与露、方与圆、收与放等对立因素熔于一炉。应该说,此帖成就应不在名帖《十七帖》之下。









释文: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