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汶川地震十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无法预测地震?

 龙叔文馆 2018-05-14


 

整整十年前,2008年5月11日,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靠谱地预测到一天以后发生的事。

生灵涂炭、天崩地裂、地动山摇的场景自有媒体会再次回忆。

 

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人类似乎非常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园被毁,亲人阴阳相隔。

很多感同身受的人也许会提出疑问,我们就不能提前预测地震提前组织疏散吗?

 


显然,至今为止预测地震的难度不亚于实现长生不老返老还童。BBC用一部直白的纪录片向我们解答这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报地震》

 

这是一部让人揪心的纪录片,虽然并没有太多关于灾难现场的惨烈镜头,但却阐述了科学家们在地震预测这个方向上的无奈。

 

研究地震预测的专家们穷极所能想要找到地震发生前的规律,却陷入了样本不足的困境,他们一方面希望样本数量更多,一方面也不忍无辜者被灾害夺取生命。

 


影片也提到了包括科学界在研究、民间在盛传的各种关于地震预测的征兆。

例如前震地震波检测、板块移动量检测、混沌理论预测,或者是民间流传的地震前亮光、震前动物异常行为等等。

 

其中的一些的确有迹可循,一些看似玄妙的征兆也并非瞎蒙臆测。

但是这部纪录片都在告诉我们,就算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规律,预测地震仍然是不现实的美好幻想。

 


十年前,中国四川发生了全球近年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灾难毫无征兆地到来震惊了各界人士。

即使是有着先进地震监控网的美国地质调查局也丝毫没有捕捉到这场地震发生前的蛛丝马迹。

 

从地震发生的原理上来讲,地震就不像其他灾害那样具有预测性。

地壳的各个板块一直在运动,它们或互相分离或互相挤压,在板块边缘通常积聚了巨大的压力,当这些压力超过了临界点,就会发生短暂剧烈的运动。

 


影片采访的专家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地震就像打响指,我们主动地在手指之间施加力量,直到力量克服了手指之间的静摩擦,手指剧烈运动发出响声。

 

可地壳不可能像人的手指一样有肌肉有神经,让我们对其操纵自如,地震发生前往往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征兆。

 

这种毫无头绪的状态从几十年前一直延续到汶川大地震。

 


1970年代,科学家们以为他们可以找到打开地震预测的关键,原因是他们发现了一个可以不可求的绝佳样本。

 

帕克菲尔德,美国西部的一个小村庄,正好位于圣安德烈斯断层的顶端,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里近代以来发生的地震非常规律,从1857开始,差不多每隔22年就会发生一次里氏6级的地震,震中、震波的记录也都惊人的相似。

 

当时,最近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66年,按照平均每22年震一次的规律,下一次地震应该会在1988年至1993年之间发生。

 


帕克菲尔德这个样本可以说是完美的,于是大量地质学家涌入这个已经半荒废的村庄,一窝蜂地安装设置各种仪器,有应变计、极定位系统等两三百个仪器被安装,不放过震前任何一丝线索。

他们期待地震会像折断一根木棍一样,断裂前必然会有弯折角度、噼啪作响等等可以量化的征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到了预测中的最后一年1993年,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地震的到来。

然而,1993年和往常一样平静地过去了,94年、95年、96年,一直到2004年地震才在所有人的失望当中无声到来。

 


它没有任何征兆,没有前震,没有提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依旧是6级,地震波依旧和前几次惊人相似。


它的到来虽然还是给科学家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数据,但也的确击破了那个预测地震的梦想,地震的复杂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

 


地质学的研究并不是唯一预测地震的方法,实际上有一种方法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准确度。


弗拉基米尔·凯利斯-博罗克教授用混沌理论成功预测了自1992年以来全球17次大地震中的12次。

通俗的讲他们把地球当做一个混沌系统来研究,将大地震与其之前发生的小地震联系起来建立模型,并且似乎找到了一些可以参照的特征数据。

 


尽管与其他预测方法相比混沌理论的预测准确率已经足够高,但仍然达不到能让预测足够可信的程度。

北岭地震九年后,研究小组宣布2004年9月5日在棕榈泉附近将会发生大地震,然而地震并没有到来。

 


科学方法不管用,那民间玄学方法呢?

 

关于地震前的奇异现象总会在地震发生后马后炮般地成为民间舆论热烈讨论的话题。

有一些的确玄之又玄,什么牛马骡羊不进圈,什么五月飘雪,什么偏头痛加剧。

 

但有一些又似乎有一些道理,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比如一些野生动物的异常举动。

影片中采访了研究蛇对地震反应的中国专家,他表示蛇类在地震发生前的确会出现异常的行为,如果能确定这些异常行为与地震发生的具体关联也许能帮助预测。

 


支持动物异常行为预测理论的通常会提起四十多年前的那一次世界仅存的一次地震成功预测。

1975年,辽宁省海城发生了一次7.3级的大地震,由于提前发出了地震预报,显著减少了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其中,动物的异常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许多人都报告了动物的异常行为,地震如期到来也让动物行为变化成了百姓认可的一种预测方法。

 


但实际上,海城地震的预测是一次不可复制的成功,离不开这一次地震的特殊性。

在大地震发生之前几日,当地地震台就已经检测到数十次的小震,其中较强的甚至已经破坏了部分建筑,这种频繁而密集的前震并不是所有地震都会有的。

 

而动物预测也远没有那么神,海城地震的前震之强人都能感知,感官更敏锐的动物出现异常不是情理之中的事吗?

 

总而言之,动物的确对地震更为敏感,但依旧很难确定哪些动物异常行为与地震直接相关,目前不可能作为地震预测的手段。

 


另外还有报告显示,在地震发生之前会出现神秘的亮光。

1966年,日本松代镇地震之前有人拍下了一张神秘亮光的照片,并认为这是地震前的一种预兆。

 

这听起来比动物预测还要玄,但也仍有人致力于研究其背后的原理。

NASA的一位物理学家就自费对这种神秘亮光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

 


他认为一些岩石在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电流,地震前大量岩石受到持续挤压,电流增大,最终放电发出亮光。

实际上这位物理学家花了近百万美金研究,但以我的个人理解就是一种压电效应而已,尽管他坚信这就是那些神秘光亮的完美解释,也无法将这种现象作为预测地震的方法。

 

原因类似于动物预测,不是所有地震都会出现神秘亮光,也不是出现了亮光就一定会发生地震。

 


最近,地磁变化的检测似乎又带来了新的希望,科学家们发现地磁波动于地震之间有非常强的相关性,今年年初我国发射升空的“张衡一号”正是一颗观测地震电磁信息的卫星。

 

然而,我们这种方法也仅仅能预测未来有地震发生的级别上,至于多久后发生、强度如何都还无法预测。

 


这也就带来一种观点,不少科学家认为地震预测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一部纪录片的观点也类似。

即便在未来有更多更可靠的预测方法出现,甚至能将准确率提升到与天气预报一样,可是并不能解决问题。

 

提前预报,及时撤离,听起来很美好,可是总有不准确的时候,可能地震比预期来得晚,可能震级比预计小,那么就会有何时解除撤离以及误报耽误社会生产的问题,别忘了地震预报带来的恐慌同样也是会带来事故的。

 


与其在猜测中担惊受怕,不如切实解决建筑抗震、地震发生后快速预警的问题。

 

地质学家们对断层的研究可以指导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的选址,能大幅降低损失和伤亡。

抗震等级高的建筑更是一种降低伤亡的好方法,这一点几乎所有国家非常重视,汶川灾后的重建,抗震等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至于地震预警,它并非是预测地震的发生,而是在检测到地震发生后,可以抢在地震波到来之前通知当地群众,能争取到十几二十秒的宝贵逃生时间。

 


实际上,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我会认为地震预测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也以为当预测技术可行之时就会是人类摆脱地震威胁之时。

 

但看过一辈又一辈的学者们前赴后继为预测地震献出毕生,最终又无功而返时,相比大家也能体会到他们的无奈。

 


地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而人类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

与其寄希望于人类能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不如期待靠技术上的防震抗震带来心中的“震定自若”,这也许就是纪录片想表达的。


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