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拍出更好的作品吗?调整这 5 大画面要素吧!

 hercules028 2018-05-14

在玩摄影一段时间以后,你的操作已经颇为熟练,构图、对焦、曝光等技法方面也没什么大问题了,却陷入了瓶颈期,拍来拍去都是那种“没什么毛病但太普通”的作品,怎么办?

或许,你应该考虑一下,从下文中列举的 5 大画面要素入手,对自己的创作手法和风格做出一些调整和创新,说不定就能有所突破。


1. 动静

当你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来拍摄具有运动趋势的物体时,它会呈现为一团具有轨迹性的虚影,这就是“动态模糊”。

在构图时,你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创造部分动态模糊,使画面产生动静对比的感觉。

当画面中同时存在多个运动物体时,选择好主体和用于制造动态模糊的陪体,再设置一个可以使主体清晰,而陪体模糊的快门速度。

如上图,主体是正在走动的老太太,陪体是快速转动的转经筒,这就需要你选择一个既能保持老太太静止,又能让转经筒动态模糊的快门速度。

在风光摄影中,这一手法也常用来拍摄长曝光题材,如长曝光流水、长曝光云彩、长曝光星轨等;在起风时,还可以拍摄在风中摇曳的树枝。

你可以把树枝放在前景处充当框架,也可以远距离拍摄,让晃动的树枝末梢和静止的枝干主体形成动静对比:

关键在于控制动态模糊部分的比例,不能太少,看不出效果,也不能太多,导致喧宾夺主;这就要求你选择合适的陪体,并调整恰当的快门速度。


2. 大小

一般来说,物体的大小与重要性成正比,主体往往要比陪体大。通过改变角度、调整距离来控制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你可以清晰地告诉观众“哪个是主体,哪个是陪体”。

即使没有陪体,画面中除了背景就只有主体,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画面比例,不能过小,否则会显得画面很“空”。

当然,主体的画面比例也并不是越大就越好的,需要预留一定空间给背景元素,以提供一定的场景信息;不同的主体比例,表达出来的主题和情感可能也不大一样。

你可以拍摄多张,取不同的主体比例,再选出最让你满意的一张。

主题:几乎空无一物的桌子

主题:一颗海星


3. 明暗

可能是出于人类喜爱光明的天性,当画面中同时存在明亮和黑暗的部分时,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把注意力投向明亮的部分。

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把观众视线引向你想要的地方。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利用暗角(包括机械暗角、自然暗角、光学暗角和后期暗角)使画面边缘亮度降低,让观众视线集中在画面中部。

在控制曝光时,对明暗各部的处理也值得思考。

是采用“正确”的曝光,尽可能保留画面各部分细节信息和层次,还是采用“极端”一些的表现手法,以损失部分细节信息为代价,强化光影对比?

二者各有其优劣,看你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吧。


4. 清晰模糊

当画面中同时存在模糊和清晰的部分时,清晰的部分显然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开大光圈,把除主体以外的其它部分变模糊,是常用的“把主体与环境分离”的方式。

不过,画面中模糊掉的元素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用”,你可以在虚化部分安排一个和主体相似的陪体,形成虚实对比:

你还可以在靠近镜头的地方放一些色彩鲜艳的景物,再开大光圈,便会在前景处形成一团模糊的色块,为清晰的主体提供了“美观而又不分散过多注意力,还能提供场景感”的点缀。


5. 饱和度

人们往往喜欢鲜艳而醒目的色彩,所以日落、花海之类的题材往往会很受欢迎;但请记住,“色彩鲜艳”并不意味着“高饱和”。

如果只是后期简单地拉高饱和度,浓到要“溢出”的色调往往会给人一种“别扭”“不真实”而且“廉价”的感觉。

一般不建议后期提高太多饱和度,略微调整一下就行。

如果对“真实性”不做太高要求,你也可以只对画面中的一种主色调进行调整,提高它的饱和度,同时降低其它色调的饱和度来使它更突出。

或许这样的作品不够“自然、真实”,但它很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不是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