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要先找原件

 前进小学李丽丽 2018-05-15

前段时间,一则「 9 岁女孩阻止插队被打」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打人者丈夫称,妻子有身孕,当时只是想和女孩协调排队,女孩先辱骂和踢打了妻子。随后,打人者拒绝出面调解,只录视频道歉

但事件在 5 月 11 日反转,警方通报打人者并未怀孕,被行拘 10 日罚款 1000 元。

一开始看到视频,这位女士带着儿子插队,就感觉行为不当。此后打女孩、夫妻联合撒谎,真的刷新了对「熊家长」的认知。

如果他们的儿子出现乱插队、撒谎等行为,不用想是父母做的「好榜样」。

这个事件,和前段时间为了让丈夫赶上动车,而阻止动车门关闭的女士也有一拼。看到视频里,孩子站在车外,茫然地看着妈妈和工作人员争执,不知道在她的心理,会留下什么样子的影响?

我们常常讨论「熊孩子」,但其实也更多的讨论是背后的「熊父母」。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大多数是张白纸。他们通过观察模仿亲密成年人的行为方式,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而大多数孩子身边的亲密成年人是父母。

孩子的模仿力惊人,父母的品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

有个说法,挺有道理的: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的确,孩子的行为就像是父母行为的投射。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就要先从原件找起来。

一岁 7 个月的恬恬,生了快一周的病,反复发烧,病恹恹地躺在床上,突然说了句「倒霉死了」。逗乐了周边大人,但是妈妈却有些懊悔,因为这话是她某天随口说的一句,没想到女儿就学会了。

大人会觉得孩子比较小,很多事情不懂,就毫不避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其实,孩子都在默默地吸收,再以一种惊人的方式,也许是语言,也许是行为,表现出来。

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和孩子一样不断学习,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

父母尊老爱幼,孩子也会尊老爱幼父母乐观豁达,孩子也会积极向上;父母乐于助人,孩子也会爱心十足;父母勤劳节俭,孩子也会节约努力;父母相亲相爱,孩子也会内心有爱

……

央视曾经有个公益广告,小男孩看到妈妈端水给奶奶洗脚,他也跑去打盆水给妈妈洗脚。家庭的友爱氛围,就是这样子传承下去。

除了父母要努力提升自己,社会也应该给予新手父母一定的宽容。

因为太多「熊孩子」做了令人气极的事情,周边环境对熊孩子变得很敏感。

壮壮妈最近越来越焦虑,因为 2 岁的儿子快成别人眼中的「熊孩子」。只要带孩子出去,基本每次都要跟人道歉。她也在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但一面对孩子无理的行为,她就完全看不懂。明明上一秒还很开心地跟小朋友玩玩具,下一秒就出手推倒对方。

她耐着性子,问过儿子几次,为什么要推别人。他又沉默不语,但知道要推倒对方后,要摸摸对方的伤口,因为妈妈这么教他的。

她很怕孩子以后行为习惯不好,自己努力做好榜样,也希望周边人稍微能理解下。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用爱灌溉,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