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超教育随笔(2):弱者倾向于伤害,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帮助他人

 robinl6s5sw21d 2018-05-15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各位見面,分享我對教育的一點看法。

 

上次節目後有朋友問,怎样能放下对父母的仇恨。我的想法是,把責備與目光釘在他人身上,是最簡單的做法,也是讓自己持久失敗的保證。我們的人生,無法靠以責備釘死他人來平衡。那就更不要說成長了。父母之所以傷害孩子,就是因爲他們不知道自我教育、自我改變,是教育孩子的核心。所以不要成爲和傷害孩子的父母一樣的人。他們已經是失敗者,不要和他們一樣失敗。

 

那麼如何撫平傷痛與遺憾呢?向過去看,盯住自己的得失看,永遠無法撫平。因爲過去的已經過去,你永遠無法再活一次,再經歷一次。我的體會,從傷害中成長,用成長以後的成果幫助他人,這時,此前的受到的傷害就得到了它的意義。在我看,這就是傷害、遺憾被撫平的時刻。

 

上次節目後還有朋友問,爲什麼要教育下一代。在我看來,教育下一代,是自我教育的外在體現(manifestation)。所以我覺得更好的問題是,是否需要自我教育?我們走過一生,是否應該自我提升,自我發現?如果回答是“是”,那麼在自我提升的路上,自己會知道哪些事情值得做。並不是一定要“教育下一代”。其實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對孩子什麼都不做,要遠遠好於他們對孩子做的那些事。但是他們做不到”什麼都不做“,因爲明白這一點,做到這一點,需要自我教育。

 

我們的未來,攥在年輕一代手裏。三國時期的劉表是江東八俊,易經傳至今天,不絕如縷,他是重要傳人之一。說起來也是一時之英傑。可是曹操與孫權對陣時,看到孫權軍容壯盛,他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兒子,豚犬耳。就說這個人哪,是否成功,攥在下一代手裏。劉表那樣傑出的人,因爲兒子不行,也成了一個笑話。

 

如果年輕一代和我們不一條心、一條心但是不得力,我們所有的犧牲、付出,會付諸東流。我們會孤獨終老。當我们每件大事小事都要求到孩子,上幾次廁所、喝一杯溫水都得求人的時候,而孩子在最關鍵的人生價值乃至人生來去的問題上,和我們完全不是一條心的時候,我們的人生會象一個監獄,無期徒刑一直到死。這樣的人生,難道是我們願意有的嗎?如果不想如此,此刻就要有意識地自我教育,以自我教育的成果,幫助孩子。

 

我有时候还会和儿子谈一些很深沉、甚至是沉重的话题,比如生死,这其是关于人生基本态度的问题。我對兒子說,人生中死的機會太多了。所以平常要自省,你真正覺得值得爲之去死的,機會來的時候別猶豫,你會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生。不是那個機會,你就避開風險。

 

通過自省,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十分重要。否則追逐一生都是空虛。不要尋求刺激,要自省。人生中的浮沉起伏,避開尚不可得,還用專門尋求嗎?

 

各位見過嬰兒學說話,學走路嗎?嬰兒說的含混不清,大家覺得非常可愛,哈哈大笑。嬰兒走路跌跌撞撞,一下摔個大跟頭,人們會覺得可愛,心疼。在笑聲和疼惜中,所有人都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走路。儘管摔過一頭大包。我想問各位,你們的孩子在學校裡,學不好的時候,有人覺得他們可愛嗎?有人疼惜他們嗎?連父母都覺得孩子不爭氣,孩子更會覺得自己無用、廢物。

 

為什麼兩種學習差別如此之大?而且我們都發現(孩子也發現了)學校裡學的東西,在走出學校後,幾乎沒有什麼用。為什麼?因為學校的主要功能規訓與懲罰、通過設計孩子必然失敗的考試,讓孩子自我否定,從而讓他心甘情願地服從。

 

電視裏的青春劇,裡面要么是男生女生談戀愛,要么是灌籃高手飛身上籃——那都是給孩子們洗腦的。戀愛,灌籃高手,是讓這些被規訓,被剝奪自我認知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唯一的可憐蟲——“看人家,高富帥、白富美、灌籃高手,這才是青春哪!”——其實人人都是可憐蟲。一天你沒有主動認知自己和世界,一天你就被外物囚禁。在學校中最大的成就不在於你學到什麼,而在於你還保留了什麼。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是很多父母的噩夢。爲了不讓孩子玩電子遊戲,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去所谓的“戒网瘾中心”,结果孩子在里面饱受折磨;还有子女因此和父母像仇人一样相对,甚至造成家暴伤害的。我兒子曾沉迷電子遊戲。家人非常焦急。我對家人說,虎虎沉迷電子遊戲,說明對他來說,1.真實世界枯燥,不如電子遊戲有意思 2.真實世界中的挑戰,他無法應對,故此在電子遊戲中逃避。那麼我:1. 讓有我在他身邊的真實世界,比電子遊戲有意思 2.幫他應對真實世界的挑戰。他自然離開電子遊戲。

 

我想問各位父母,1.有你們在身邊的真實世界,比電子遊戲更有意思嗎?如果不是,為什麼?2.你能幫自己的孩子,應對真實世界的挑戰嗎?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具體操作上。如果不能,為什麼?

 

如果上面的1和2,我們都沒有做到,我們聲稱的、讓自己相信的,“我愛孩子”,是真實,還是幻覺?是愛,還是控制?而控制,也許源於我們內心對世界的恐懼,或者對失去孩子的恐懼?所以我們以慾望-恐懼驅策孩子。

 

我也想對年輕人說,不讀書、不思考、被吃穿住用瑣事牽引;被考試分數、求職壓力驅迫;你們會重複父母所有的困境,而且還不如他們——他們經歷艱辛磨難,有意志,有犧牲 ——你們有什麼?

 

甚至有的时候我对孩子心怀感激,当我想向他展示我所理解的生活真相时——那些沉重、甚至有些残酷的部分的时候,他能坦然面对,而且愿意认真思考。我對兒子說,

 

“人生在世,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的自己。說起來,我和你說這些的時候,你沒有恐懼,我很欣賞;你沒有恨我,我挺感謝你。”“爲什麼我會恨你?”“蘇格拉底怎麼死的?被雅典人審判後喝下毒堇汁。苏格拉底想帮助的那些人爲什麼恨他?很多他想幫助的人,已經被剝奪、被控制得太久了,唯一能緊緊攥着的,是一些殘渣——那是奴役、剝奪他們的人,扔給他們的。有的人連殘渣都沒有,懷着對殘渣的渴望,匍匐在塵土和泥濘裏。當你告訴他,那些東西沒有價值,他可能非常恐懼,因爲他整個人生,就是被對於殘渣的渴望所支撐的。恐懼的同時,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如此軟弱,被剝奪的生命無法離開對殘渣的渴望,也沒有勇氣追求那些真正珍貴的東西,他們會極度仇恨你。而那些控制、奴役他們的人,因爲你向被奴役者揭示真相,給他們以希望和自由,讓他們找到內心的自己,從而再也無法奴役這些人,也會極度仇恨你。”

 

当然不是把我自己和苏格拉底相比,我是告诉孩子,弱者倾向于伤害;但是即便如此仍然要帮助别人。强者自己成长、发现自己、进而改变世界。这就是你向内探寻、自我改变、发现自我以后向外改变世界的一种实践。我们曾经谈过,成长后你将这些可能性,如何转变为现实,对吧。

 

兒子問,“爸爸我怎樣才能成爲一個象你一樣的人?”我說,“不要成爲我,要成爲你自己。人生在世重要的,是獨立的精神。你知道如何有獨立的精神嗎?”“不知道。”“別犯法,經濟獨立,獨立思考。”“很多人認爲找工作、掙錢重要。是挺重要的,因爲它給你獨立思考,精神獨立以更多的空間。”“不要讓任何人從精神上、身體上控制你。包括你的父母。”“就我觀察,在華人的親密關係中,很少見到愛。多是以愛爲名的精神操控和身體操控。親子、婚姻、戀愛關係中多是如此。”“操控-被操控場景中的人,一生都不曾想到要活出自己,都是以對他人的控制來定義自己。不要糾纏到這些人和關係中。經濟獨立是很重要的支撐。”“有能力的話儘量幫助別人,但記住他們有可能傷害你。”“不要試圖操控他人,要自己獲得自由,幫助他人自由。”


“死亡不期而至,因此要多聆聽內心的聲音,勇敢做你認爲最重要的事。Apology,面對雅典人的申辯、Pheado,斐多兩篇文章有空看看。死亡的功課早點做,別耽誤了。”

 

今天先談到這裏,謝謝各位的收聽,我們下次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