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改下迷失方向的课堂

 袁占舵 2018-05-15


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学校的常规教学中出现了多样化的课堂:有效课堂、智慧课堂、绿色课堂、生态课堂,还有同时还伴有不同形式的赛课:优质课、创新课、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这些课看起来很华丽,但当中不乏存在形式主义的味道,表面上似课改,实则迷失了方向。

  新课改下迷失方向的课堂表现在:

  一些课堂迷失在师者的“独舞”中。有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学术视野开阔,课堂上,为了展示自己的“博学”,喜欢从文本中摘出一句话,甚至将一个词无限放大,由此高谈阔论,以展示自己的研究,以期博得“深刻”、“独到”等好评。可老师没有想过:这样做把学生置于何处?学生能自己学会吗?学生自己能不能把这些知识点探究的更深一些?

  一些课堂迷失在课件的“放映”多中。动画导入、图片展示、视频介绍、微课引用、音效烘托……,表现起来精彩纷呈。看起来老师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博采了众多资料,但是把上课的内容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课件上,把设疑问的题、解答的过程、欲表述的文字等等都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问题是:课堂能否以类似“电影”形式出现?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一样吗?课堂上学生学习体会怎样通过交流来获得?学生的收获怎样来评价?

  一些课堂迷失在评优的“表演”中。有的老师需要上传自己的优质课,为了完美表现,象准备联欢会一样,抽取部分学生反复“彩排”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县区级以上公开课动员全校教师甚至聘请教研人员全程参与。上传的优质课的质量已不代表教师的实际水平。这些“优质课”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和套路,越来越演变为完美的、无可挑剔的“表演”,远离了教学常态。这些造假的人高喊着“要以生为本,让学生做课堂真正主人”的口号,但评课的着眼点仍没有脱离教师表现的角色,还在分析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有些老师在观课议课中仍在强调“教”,脑子里自然想的怎么把学习的知识内容灌进学生脑子里,上课的任务是完成学习内容,而不见活生生的人。

  赶时髦、走形式、摆架子的“作秀课”,迷失了课改的方向,新课改也不能为了标新立异瞎折腾,做课也好,观议课也罢,我们的目光必须转向真正具有实效性的常态课上来,这样的课改才会让教师受益、学生受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