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李苦禅是如何引导孩子画画的

 鸣羞斋 2018-05-15

犹记得去年,有一位考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请求学校能够给予一间“陋室”,让自己和母亲居住,以便顺利完成学业。

而清华大学的回信也令无数人动容: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短短数字,胜过千言万语。

这让我想到了著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李苦禅。他确实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人生实苦!

李苦禅

李苦禅在上学时是个穷学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非常喜欢画画,在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租了一辆人力车,靠晚间和休息日拉车勉强度日。

同学林一卢看到李苦禅如此窘迫却坚持求学,就送了他“苦禅”两个字为名,“苦”取自佛门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之第一字。从那以后,他就一直用起了这个名字(李苦禅原名李英)。

李苦禅的一生,与齐白石、徐悲鸿、林风眠等人的渊源很深,其中又以齐白石为最,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得意门生。

1923年秋天,李苦禅到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家中拜访。

齐白石

见面后,他恭恭敬敬地对齐白石说:“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您能不能收下我。现在我虽穷,没有什么见面礼给您,但等我将来做了事之后,定将好好孝敬您老人家。”这么率真的态度,让齐白石很是动容,随即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苦禅白天在西画系学习,就利用空余时间去齐白石家里学画。齐白石很清楚李苦禅的生活状况,所以从来不收他学费,有时候还留下李苦禅吃饭,送他颜料。

齐白石与弟子李苦禅

要知道齐白石并不是个大方性格,做饭的时候都用香烟筒计量取米,佣人经常吃不饱。所以,齐白石能留下李苦禅吃饭,可见对他是非常喜爱了。

齐白石与李苦禅亦师亦友,引为知己也不过分。

有一次齐白石正在画《白猿献寿》,李苦禅说:“老师,听说猴子老了不长胡子。”齐白石思索良久,专门跑到耍猴的地方看了看,果然是不长胡子的。齐白石又重新画了一幅。

后来,李苦禅跟儿子说:“白石老人一辈子虚心、谨慎。”

李苦禅《白鹭》

李苦禅对花鸟观察十分细致,学画更是十分刻苦,不到三十岁便成了有名的画家。

在作画方面,李苦禅学到的是齐白石的艺术匠心,齐白石的画以真趣味闻名,而李苦禅的画则以大气取胜。

后来,他还总结了经验:

开始时,画的路子要宽,题材要多,逐渐缩小范围:一为深入体会,二为避开人家常画的题材。我年轻时仅花卉就画过二百多种,鸟也画过不少种……尔后就选留一部分了。

李苦禅《赤峰白羽图》

李苦禅《盛夏图》

他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常以松、竹、梅、兰、荷、鱼、鹰等为题材,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在李苦禅的耳濡目染下,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也对画画非常感兴趣,并且在画坛上脱颖而出,所作之画颇有造诣。

小的时候,李燕就经常拿着画石在水泥地上写写画画,父亲李苦禅画什么,他就跟着画什么。后来眼睛里看到的都画下来,什么蚂蚱呀、刺猬呀都画了个遍,那时候小孩子用宣纸、毛笔是奢侈的事。

看见驴在拉水车,就开始研究怎么画水车;出去玩一圈,回来了就开始画。当时,李苦禅对李燕是不管的,小孩子爱画什么就画什么。

李苦禅与儿子李燕

李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燕说:

“等我懂事之后,我父亲才讲,说是孩子啊,天真,看什么都新鲜,画出来就有意思,你别老拿大人的意志去指导他。他说现在好些个大人教孩子画画,挺小挺好的孩子,让他临齐老先生,很小很小就临,还照着大人的画画,把孩子的天真就给泯灭了。他说在这个儿童时期,这一段,你就让他由着性子画去。有条件给他准备好点儿的工具,没条件就准备差点儿的工具,你就让他画去。”

后来,李苦禅觉得孩子可以受点儿基本功训练了。

所以就让李燕上了当时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办的班,这个班有点近似于现在的考前班。

一周只休息一天,学费也不贵。老师教的都是基本功,摆上静物就开始画,一棵白菜、俩土豆、一个苹果……

李燕《猴乐》

李燕在那里学习了素描、色彩等课程,打下了基础。后来考进了美院附中。

李苦禅觉得必须把基础打好。

基础是什么?一个是文化课基础。美院附中按高中生的要求,连几何都学。好些人都不理解,但这是规定的,必须得学。还有一个就是绘画基本功。

上了中学,凭着扎实的基本功,李燕在学生里面出类拔萃。有人还称他是“小画家”,为此,李燕自然很高兴。

李苦禅《鹭柳春风图》

李苦禅叫来李燕,对他说:“我们今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

李燕当然不干了,“那怎么成?我哪能跟您相提并论?”

随后李苦禅又说:“我虽然被人称为画家,但事实上我与世界上真正伟大的画家比起来,还需要不断努力,既然你连我都不敢比,又凭什么在学校里傲慢呢?”

在李苦禅的教导下,李燕长期坚持野外写生,风吹日晒是常有的事。

李苦禅作画

李苦禅《荷花》

李苦禅曾说:

”一定要在大自然里画自己的稿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创造自己的法子。古人哪有如今这么多这么好的画谱印刷品和博物馆?要见见名家真迹也很困难,常常要步行几十里去求人家出示珍藏,看一两眼就不错了。这无形中也逼得他们只能以大自然为画谱,不畏艰险,进深山幽谷,整日体察自然万物的变化,或写生,或默画。”

除了艺术,李苦禅十分重视孩子的品格教育。他最常对李燕说的话是“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如果作者人格鄙劣,没有人格,实在与艺术没有缘分,枉言真美善!”

李苦禅《劲节图》

在李苦禅看来,比起丰富的知识与才华,注重道德,优秀的品格更加重要。

做人在做事之前,培养孩子必须先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想想李苦禅年轻时,也正是凭借着正直、勇敢、勤勉、坚贞、吃苦耐劳,赢得了齐白石等一众名家的信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