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美游(上)_巴西、秘鲁

 云天tyf 2018-05-15

南美洲是距离中国最远的洲,2015年元月底,我们去了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四个国家,用时23天,飞了19程,共计544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最后,又用11天穿越南极圈,观赏了南极风光。毕竟南极是一个洲,游记另写。

南美洲这四个国家太大,面积相当于中国的1.5倍,不可能像游欧洲,一个大巴就能搞定,我们旅游期间,几乎隔一两天就要坐一次飞机,所游景点均是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巴西说葡萄牙语,其它三个国家都说西班牙语。南美人种非常乱,有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白人和贩奴过来的非洲黑人,随着几百年的岁月变迁,现在大部分是相互婚配混血的后裔,但正是这种杂交优势,才有那么多世界小姐选自南美。四个国家经济也都较为发达,人均GDP,除了秘鲁比较低,其他三个国家都超过我们,看到南美人民生活的如此幸福,中国人民也就放心了。



巴 西


从北京起飞,经停伊斯坦布尔,直到巴西圣保罗,开始了我们南美洲的旅行。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国土总面积8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由于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2.02亿的巴西人一下子就把葡萄牙语送上世界流行语种的第6位。

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葡语“红木”(Brasil)一词便成为巴西的国名。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成为葡萄牙的首都。1820年葡王室又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在巴西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里约热内卢又成为巴西首都,佩德罗加冕称帝,人们叫他佩德罗一世。现在的巴西国歌《听伊皮兰加的呼声》,就是描述当时佩德罗一世,在圣保罗郊外伊皮兰加河畔发出“不独立,毋宁死!”呐喊的情景。

上世纪60年代,已成为议会制的联邦政府根据国情,在中南部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完全新建巴西利亚城,并迁都于此。


历史的天空

受欧洲文化影响的城市建筑和雕塑

不独立,毋宁死!

圣保罗市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也是圣保罗州的首府及巴西最大的港口。十九世纪末,因咖啡种植而兴起。

从快降落的飞机上下望,城市道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宽阔车水马龙,是一个十分现代、繁华又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城市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林木苍翠、风光秀丽,有很多的旅游景点和博物馆,在市中心的商业街名店林立,世界顶级名牌商店,这里都可以看到。

我们的城市观光只有一天。


圣保罗市博物馆

独立纪念碑

碑右侧坐像是向葡皇室递交独立宣言的使者

碑的地下墓室安葬着1972年由葡萄牙转交巴西的佩德罗一世及其皇后的遗体。

圣保罗主座大教堂

南美洲最大的教堂之一,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气势宏伟,据说,地下室里保存着许多圣徒的遗骨。

恢弘的教堂内部

拉美纪念馆内的西蒙.波利瓦尔雕像

西蒙·波利瓦尔(1783年7月24日-1830年12月17日)出生于委内瑞拉西班牙贵族世家,是拉美进行独立斗争的核心人物。在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都视他为民族英雄,称他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

伊比拉布埃拉公园,开拓者纪念碑

为纪念葡萄牙殖民者从沿海向内陆拓殖的历史而兴建。

圣保罗体育场也被称为哥林多人体育场

也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赛场。

巴西的中部和南部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其余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著名的亚马逊河在巴西西部平原。

圣保罗市观光结束,我们就飞往亚马逊地区的新兴经济中心,现代化河港城市玛瑙斯。马瑙斯是巴西四大旅游胜地之一,一般游客都以此地出发去游亚马逊河。当晚,我们在当地一家华人家庭餐厅吃了一顿中式全鱼宴,满桌烹炒煎炸,全是亚马逊河里的各种鱼。最后一道煎炸整条食人鱼,鱼嘴微张,上下都是锯齿般的尖利牙齿,怒睁双眼,死死瞪着我。我一口咬下去,除了刺多,没什么特殊感觉。第二天在码头乘船去游亚马逊河。

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二长的河流,但其流量(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近七百万平方公里,占南美州面积的40%)却是最大的,支流(超过1.5万条)最多的河流。

亚马逊河平均水深近百米,滋润着南美洲的广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使这一片地域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国”。被誉为是“人生必去的地方”,《美国国家地理》引述一位探险家的描写,“人们到来是因为这是地球上最后的圣土。”


我们傍晚入住酒店,就在亚马逊河畔

玛瑙斯在亚马逊河畔,这的河水又静又宽,像是湖水。

玛瑙斯的市政广场

玛瑙斯市的印象

我们乘船游亚马逊河

著名的大河婚礼奇观

右边是支流尼格罗河,也叫黑河,在这与亚马逊河交汇。

我在船尾赶紧给晓明留个影,还是有点晚。

沿着为游客搭的木栈道进入雨林。

雨林中野生的王莲池,季节不对,没有花。

树上的猴子。

热带雨林的金刚鹦鹉

热带雨林中的大嘴鸟

国内的金龙鱼养在缸里给人看,亚马逊河里的金龙鱼是给人吃的,大都1米多长,几十斤重。

亚马逊河深百米,有很多巨型鱼,如巨鲶鱼、 巨骨舌鱼、巨脂鲤等。

在岸边看当地人钓鱼,不一会儿就钓上来一条食人鱼。

我也钓上来一条小鱼,挺高兴。

当地孩子抱着的丑八怪叫树懒,生活在树上,夜间活动,以吃昆虫为生。

和中国游客做鬼脸的当地女人告诉我们,她已经生了5个孩子,不知真假。

位于巴西西南巴拉那州和阿根廷边界上的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瀑布落差82米,宽4000米,是北美洲尼亚加拉瀑布的4倍,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2011年又入选“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

伊瓜苏瀑布并不是一面长长的水幕,而是湍急的伊瓜苏河“遭遇”峡谷,而形成马蹄形的大大小小近300个瀑布。瀑布太宽,公园在河床上修了一条栈道,直到河中央,在那身穿雨衣,也挡不住浑身湿透。环顾四周,声如沉雷,气势磅礴,许多巨大的水流被突出的岩石击破,使其偏转而水花飞溅升腾,水汽直冲而上,正是瀑布全景奇观。

接着,我们穿泳裤乘冲锋舟沿伊瓜苏河逆流而上,距瀑布几米地方近距离欣赏,又乘直升机从空中俯瞰瀑布,因距离不同,别有一番滋味。


在瀑布公园门口留影。

气势磅礴的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

一条栈道直达河中央,在那可以环顾瀑布。

不同位置看瀑布。

不同位置看瀑布。

在直升机上俯瞰瀑布。

休息大厅没有门,外面进来的果子狸,大摇大摆地觅食。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因纪念葡萄牙人1505年1月远航到此而得名,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从1763年到1960年一直是巴西的首都。现今这里仍设有相当多的联邦政府机关以及社团组织和公司的总部,故亦称巴西“第二首都”。另外也因为曾是葡萄牙的首都,因此,里约热内卢是唯一的一个欧洲国家在欧洲以外地区设立首都的城市。

里约热内卢依山傍海,景观独特,山海交融的优美自然风光与纯欧式风格的城市景观巧妙和谐地融为一体。城市最著名的标志,就是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耶稣像。

巴西人十之八九信奉天主教,是世界上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1922年,为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政府接受教会建议,在紧依城市的科科瓦多山上建立耶稣像,花费9年时间建成。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耶稣像,高38米,宽28米,重量超过一千吨,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耶稣张开双臂,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科科瓦多山高710米,因建塑像人们也叫它耶稣山,山上郁郁葱葱,景色奇佳,游人欲登耶稣山顶,可乘坐小火车上去。我们去得早,小火车未开,只好乘坐的士至山腰停车场,然后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上面的游客已经很多了。凭栏远望,整个里约热内卢一览无遗,抬头上看,耶稣像表情庄严肃穆,两眼低垂,注视人间芸芸众生,仿佛时刻在提醒人们,上帝无所不在。

午餐后,我们来到有着“世界上最性感海滩”之称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漫步。赤脚在海滩上行走,沙粒细腻,松软平软,一大群穿着泳装的男女躺在海滩上,组成一个美丽的彩色棋盘。远处的海水翻着浪花一次次涌向岸边,近处沐浴阳光的女孩,身材性感,活泼健康,宛如一幅鲜艳无比的油画。

花开在树干上,叫炮弹树。

里约热内卢市景

科科瓦多山上的耶稣像,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

在科科瓦多山上俯瞰里约市。

里约市的科帕卡巴纳海滩

里约市的科帕卡巴纳海滩

里约市的科帕卡巴纳海滩

巴西属于金砖国家,是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人均GDP达到11000美元(那年中国7800美元),有一定的工业基础,飞机制造业早于咱们,可惜后劲不足,这几年GDP增长不到1%,但农业值得称道。巴西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其实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另外,巴西的蔗糖、大豆、玉米,以及牛肉和鸡肉的生产量和出口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因为后面的行程还很长,我们只买了点有名的罗百氏咖啡。


巴西文化多元,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移民。现在巴西47%为白种人,8%为黑人,43%为混血,亚洲人占了2%,原著居民印第安人基本看不到。华人25万,不算少,可日本人更多,130万。

巴西国内治安相当差,据导游讲,近15年平均每天死于黑帮火并、警匪交战等各种暴力事件达7人之多,而政府破案率不到3%。


巴西人的舞蹈

舞者

世界杯的希望


秘 鲁


秘鲁是我们南美之行的第二站。

秘鲁首都利马,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人口3177万,是这次南美所游四国最贫穷的国家,但又是所有来南美洲游客必到的国家,到这就是因为要来寻找美洲印第安三大古文明中的印加文明(另外两个文明是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均在墨西哥,见我的中美洲墨西哥游记)。

公元12世纪,居住在秘鲁南部高原库斯科谷地中,原为印第安克丘亚人的一个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开始四处征战,向外扩张,到了15世纪,他们统治了安第斯山脉北部山区,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印加帝国,在最鼎盛时期,帝国疆域几乎覆盖整个南美洲,人口多达600万。印加人信奉太阳神,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体系,虽然处在铜器时代,仍在安第斯山脉中的山顶和山谷建有许多雄伟的城池、城堡。到了十六世纪,帝国因为内战逐渐衰落,加之1532年西班牙人武装入侵,和带来的天花、霍乱,帝国终于在1572年灭亡。西班牙人对印加人的反抗除了军事镇压,对印加文化也采取了灭绝政策,让印加文明变成了“失落的文明”。


利马市街景。

利马市的步行街。

步行街口教堂的正面。

利马市主座教堂的正面。

装甲车右侧是总统府,后面的山上的房子是贫民窟。

防暴警察很友好,主动让我与他们合影。

库斯科古城位于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是印加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帝国的都城。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肚脐,意思是“世界的中心”。

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占领这里时,入侵者保留了一些原有的建筑,同时为排斥其它崇拜,毁掉印加人的神庙,建造了许多巴洛克风格的欧式教堂。我们参观宏伟的、殖民地式的圣多明哥大教堂,就是拆掉原印加时代的科里坎查神庙后,在那异常坚固的印加式地基上建造的。武器广场是城市的中心,秘鲁民族英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雕像耸立在喷泉中央,广场四周则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

17世纪,随着西班牙建立南美洲殖民地秘鲁总督管辖区,政治中心转移到新设为首都的利马城,库斯科逐渐衰落,但这恰好躲避了城市现代化,得以保留了印加文化。在1980年2月召开的南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将库斯科命名为“世界印第安人的首都”。


库斯科市的兵器广场。

兵器广场的库斯科大教堂。

武器广场正中,秘鲁民族英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雕像耸立在那里。

广场周围的二层房屋,一层是罗马式柱廊,二层的飘窗极像咱们西藏的建筑风格。

库斯科是个古老的山城。

世界上许多古文明用巨石来彰显神明崇拜的力量,譬如英国的巨石阵,复活节岛的巨人石像,埃及的金字塔等,但还没有像印加人那样更痴迷于巨石建筑。库斯科城中的印加庙宇和宫殿几乎都是用平整的重约数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巨石砌成,而且砌垒石块时,中间不用泥或灰浆作为粘结物,完全靠石面的平整对缝,其对接之严密,就是薄刀片也难以插入。我们参观了位于库斯科城北郊约2公里的萨克萨伊瓦曼遗址,这座建于公元1430年,用来祭祀太阳神的雄伟城堡,占地4平方公里,建造所用的每块石料几十吨重,其中最大的一块超过300吨重,有8.5米高。这些石头不是简单地堆叠在一起,每块石头的外立面均为不规则的多边形,与周边其它石头严丝合缝地凸凹相扣。在克丘亚语里,萨克萨伊瓦曼即“山鹰”之意,整个城堡共有21个棱堡,像威武的卫士守护着库斯科城的大门。


库斯科市的圣多明哥大教堂。

原来是印加时代的科里坎查神庙,西班牙人来到之后整座被毁,保留了神庙那异常坚固的印加式地基和围墙下端,在上面建造了这座宏伟的、殖民地式的教堂。

萨克萨伊瓦曼遗址的建筑,每一块巨石都是不规则的四边形,或者是多边形,石于石之间凸凹相扣,严丝合缝。

仰天感慨。

号称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马丘比丘的印加古遗址,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也是每一个去秘鲁的游客必到之处。古遗址1911年被美国人所发现,考古学家无法得知它的原始名字,于是借用其旁边的一座山名,称其为马丘比丘。马丘比丘距库斯科城120公里,坐落在安第斯山脉中海拔2400米的山脊之上。我们从库斯科先坐旅游大巴,到了景区再换乘高山观光小火车一路上爬。马丘比丘古遗址由宫殿、庙宇、民居、街道和广场构成,140多个建筑均为大块岩石所砌,很难想象仅仅使用铜制工具,在险峻的高山之顶完成这如此浩大的工程。

据学者考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休养所(相当于庄园)。遗址所处的山脉两侧是约600米的悬崖,峭壁下则是日夜奔流的乌鲁班巴河。古遗址大约在15世纪建成,直到被发现时的400年时光中,这座被白云和密林覆盖的高原遗址,只有翱翔的山鹰和流连山中的羊驼目睹过古城的雄姿。由于其圣洁、神秘的氛围,马丘比丘被列入全球10大怀古圣地名单中。


在山下的火车站。

我们乘坐观光小火车一路上爬。

这就是修建在海拔二千多米的山脊上的马丘比丘,只是大雾弥漫。

已经一个小时了,雾还没有彻底散去。

巨石垒砌的建筑。

据考证,石头是从别的山上运来的。

游荡在古城中的羊驼。

可上对面的山拍摄马丘比丘,但极其危险,须买保险。

山下的乌鲁班巴小镇,非常像西藏风情。

看了不可思议的辉煌建筑,我很奇怪,西班牙人只用了不到40年就摧毁了不可一世的古老帝国,我问当地导游,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第一批西班牙殖民军只有400多人,他们下船骑上马,来到一个山坡前,只听一声号响,漫山遍野,冒出几万名身绘油彩,手持长矛的印加战士。西班牙人进退维谷,不知如何为好,其中一人过度恐惧,吓得从马上掉了下来,此时印加人却四处逃窜。原来,南美没有马,印加人把马和骑在马上的人,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神灵,突然神灵分裂,只好逃跑。在群体恐惧效应影响下,反应过来的西班牙人像赶羊一样追逐印加人。

西班牙人的胜利是时代的胜利,文化与科技的胜利。

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没有受到外来文明影响的印加帝国,其社会形态在南美洲独立进化到青铜时代,始终没有创造出自己的文字,数字和事件靠一种被印加人称为奇普的神秘绳结来记录。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奇普是用棉线或羊驼毛线制成的,在一根主绳上串着上千根副绳,每根副绳上都结有一串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的绳结,到现在也没有专家学者能够搞懂绳结的确切含义。

印加文明成了世界上所有青铜时代的主要文明中,唯一的一个没有文字的文明,印加的历史与文化完全依靠印加人代代口耳相传,整个民族消失了,这种传承也就断裂了。现在,只有这些令人惊叹的遗址遗迹,默默地告诉你当时的文明有多么发达,在让世人震撼的同时,又掉入迷茫的深渊。


博物馆中展出的玛雅人记事的结绳。

壮美的安第斯山。

壮美的安第斯山。

世界考古学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的纳斯卡大地画,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南约四百公里海岸的纳斯卡荒漠上,占地500平方公里,据考证,作自于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地画的线条宽4米左右,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石块,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成。线条构成有数公里长的直线和几何图形,也有巨大的飞禽走兽等各种各样的图形,因为每个画都太大(长和宽都在一、二百米),直到1939年一名美国飞行员驾机经过上空才被发现。为能窥其全貌,我们也是乘坐的6人小飞机,从空中俯视。我们在空中左侧飞、右侧飞,不停地变换飞行姿态,游走在巨画之间,只是把我摇得晕头转向,恶心难过,回头看晓明,正在痛快地呕吐。

至今为止,无人能回答,是谁,为何,创造了这惊人的奇迹,故而猜想是外星人的杰作。纳斯卡地画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我与飞机驾驶员。

哥们这就要上去了。

在飞机上拍照的蜂鸟图案,大约有200米长。

其它纳斯卡地画的示意图。

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是秘鲁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保护区内最引人入胜的去处便是鸟岛。我们在皮斯科乘坐快艇驰往鸟岛,离岛很远就被扑面而来的鸟粪臭味熏得作呕。鸟岛由几座小岛组成,密密麻麻落满了数万只海鸟,主要是鸬鹚和海鸥,在鸟岛也可以观赏到海狮和洪堡小企鹅。


皮斯科的傍晚。

皮斯科的清晨。

我们乘快艇去鸟岛,一群鸬鹚一路伴随。

岸边体型硕大的鹈鹕。

穿梭在鸟岛的岛礁中。

长嘴鱼鹰。

礁石上悠然自得的海狮。

鹈鹕望月。

落满海鸟的游船。

秘鲁的国树是金鸡纳树,小型灌木,夏季开白色小花,种子很小,树皮和树根皮是提取奎宁和奎尼丁的重要原料。另一个特产是玛卡,一种生长在安地斯山区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原上的植物,玛卡提炼物可以增强体力、耐力和生育力,数千年来一直被印加人看做是安地斯山神所赐的礼物,传说就是因为依靠玛卡的神奇效用,印加战士个个体胳强壮,能征善战,我们团中很多旅友都购买了。


秘鲁也是玉米种植的发源地,这的玉米粒奇大。

滥竽充数。

街头玩偶。

再见了,壮美的安第斯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