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是肠粘膜受刺激而发炎,下腹受风寒,或吃得太饱都是致病的原因。中医将它分为二种,一种是食积泄泻,症状是腹痛,泻后痛减,过一下子又痛,再泻后又减,粪便如糊状,有酸腐味,舌苔发白,且食欲不振,另一种是湿热泄泻,症状是腹痛即泻,痛一阵泻一阵,粪便像水一样,小便短少,色如浓茶,有口渴现象。 急性胃炎,包括俗称伤食者,在发作期间必须禁食,可给予流质饮食,如菜汤、水果汁等,症状缓解后,往往有饥饿感,此时仍应严格控制,如吃食不慎,很易引起反覆发作,变成慢性胃炎。 一、食积泄泻的疗法: 1、此方以助消化为主,买山查炭10克、白芍12克、大腹皮10克、麦芽24克、连翘12克、忍冬12克、枳壳6克、绵茵陈12克。以上各药,熬成汤汁饮用。 病人如有发热现象,并且口苦,则另加葱根10克、黄连3克人内。 2、委陵菜30克、铁苋菜30克,以水煎,加红糖少许服用,此剂亦适用于慢性肠炎。 二、湿热泄泻的疗法: 1、主要是利尿,小便多了,大便的水份自然减少,可间接治好,这是针对患小便短少,色如浓茶的症状而下药。以猪苓10克、滑石24克、白芍12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枳壳6克、茯苓12克、黄连3克。如果发热,另加葛根10克。 2、莱菔英(鲜)捣汁服用,或莱菔英(干)90至120克,煎浓汤饮服。 3、茶叶60克研末、乾姜30克研末,二味研和,每次服3克,每日2至3次,以开水送下。此法可以一试。 三、急性肠胃炎患者注意事项: (1)急性的,最主要是腹痛,与精神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如果患者身体平素即虚弱或是迁延下去,虽有泻泄,但没有腹痛、泻清水、精神不振及倦怠的症状时,已是转变为慢性的了,慢性肠胃炎的治疗方法,与急性胃肠炎的治法不同。 (2)患者若食欲不振,就不要勉强进食,若有发热症状,最好不要吃粥饭。刺激性的食物要忌绝。 (3)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进食较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待消化机能恢复后,再进固体食物。尽早治愈,不可拖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