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死亡

 武心怡 2018-05-15

死亡 来自懋号 17:46

 


这日子过着过着,跟死亡接触也就越来越多。就说老妈这辈人吧,她的弟弟妹妹都没了,唯独他老人家自己,前几天刚过完99岁的生日。老爸那边一个不剩也都走光了。近几年参加葬礼的频率跟着高起来,除了亲属,还有朋友同学们。

 

  经历多了,对亡者容貌瞻仰时的心情变得平淡起来,不是那么明确的分辨活着还是死去,喘气的和不喘气之间差别感觉没多大。由此我想象在那残酷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经历过那个场面的人,对死亡是有自己的阅读。那些相当于是在鬼门关走过的人,不知时候自己就会倒下。对他们来说,生与死是紧贴在一起的,随时准备死去,也想着法要活下来,挣扎绝望之后,剩下的交给阎王爷去定夺。


 


  

   人会越老越怕死吗,这个我没体验到那个份上,说不准。可能人跟人不一样,应该有的怕,有的就不那么怕。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现在看周边左右的人,他们对死亡恐惧的大与小,能大概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具体依据是什么,主要是凭感觉,再参照性格品质以及那个人的精神状态。

 

  东西方的文化对死亡的认知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里,经常看见有些墓地,就在房前屋后。繁华的纽约市,世界金融经济中心,东一块西一块体量很大的墓园,就那么趴在闹市中间。开始很是别扭,看久了也没觉得没啥不妥的了。

 

   在这点上,我们的坟头就不是那么讲究。位置偏远倒也没什么,有事没事总是把鬼魂鬼火往一起扯,让人碰到坟地或葬礼不愿去对视,生怕把不祥的邪气带回家。所以说东西方之间,死都是一样的死,但活人对死的态度就完全不同喽。客观上,也平添了对其死亡的恐惧和排斥,更谈不上去面对它了。



  


  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就是预习死亡,为死做好准备。一个人如果把死亡问题想明白了,在哲学上就通了。还有这样一个观点:哲学不是用来做学问的,而是教人如何更好地面对生死。这种说法从字面上看上去似乎有些命令的口气,有点狠。可从这文字背后可以理解,在我们面对生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中获取更深层面的人生检讨。

   

   我相信,死亡与文化有绝对的关联性,死亡文化是生命文化的折射。一个至死都在追求生命艺术并有美感的人,一定会尊重死亡的实质,同时也尊重了生命。


 


   

   人类历史延续到今天,都一直存活在生命的丧失与获取的自然法则之中。生是让生命获得了一种存在,死同样也是让生命获得了另外一种存在。生命的整体本是一个圆满,死亦是生命最终的回归,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倘若我们真的能参透这个本相,将每个生命独立分类,抛开其属性,那么我们就可借助心理学的外化技术,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柏拉图那句“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就是在解释这种练习,最大程度上用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让身体的惰性尽少地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和暗示,这样才会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真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的生命,准确的说应该是走向善的生命。生命是靠我们的感知而存在的,但这样直指生命必定要消失,会触及到生命的天堑和未来的感知,无论是谁都得打起精神来面对。作为人来说,一生一世大都是任性随意的打发时光,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刻我们才会真正严肃起来,为自己所拥有最后可预见的残留时间,作出妥善的分配和安排。

 

生命是在时间里表现的,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也就是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只有死亡开始在我们面前打招呼了,才真正体会到时间并无止境,时间概念不再抽象,人这短暂的一辈子,实在浪费不起。


 



人生无常,死亡随时可能来叩门,它会呈现出残酷的真体性。非常经历可以击垮我们,同时也可能成为觉悟的契机,最终如何,则取决于我们心性的品质。


死亡会给人带来冲击力非常强的生命体验,即让我们悲痛,也能让我们重新检视人生,重新看待生与死的意义,或让我们更勇敢。当然人在不同的生命节点对死亡有着不一样的感受。生命如同一个水果,死亡就是那个包裹在中心的果核,生也长,死也在长。


 



对生命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对宇宙时空的认知,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所生成的生命理解会截然不同。在生命的坐标中,生命的长度是可以超过时间计量的。在这个系统中,生命的面相是横向,时间是纵向,纵横交错才构成全体,通过死生,才能真实辨别生命轨迹。所以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要想了解死亡,你必须有一份冲动,一种强烈的好奇。

    

死亡是未知的,一旦了解它的本质,看透其深度和孤独感,它也就止息了。认识死亡便是幸福,智慧豁达的人是可以抗拒死亡的,让有限变成无限,注重精神和灵魂的培育。如果是这样,死亡就不是终点。


 



生命是我们在这个人世间暂时借住的一个躯壳而已,最终还是要将自己交还给的。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躯体,都将会像水一样蒸发,象梦那样消散。无论我们是在勤俭或挥霍,都不会改变这个结果。思考或者不思考,有我或者无我,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物质即没有产生也没有消亡。生成和灭亡,均是运动中产生的形态变化。如果把生命还原成光、电、磁等粒子组成的能量,那么那个人就没有死亡,只是生命能量的一种转化,转化成另外一种是形态,能量是守恒的。


 



简单的比喻,物质生命好比是一个杯子,生命能量就像里面的水。即使杯子打破了,但水依旧还在,没有任何的损耗,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认识的角度决定了人生的方向,认可自我是杯子,杯子打破也同时意味着自我的毁坏。反之认为我是水,虽然杯子破碎,我们反而更加自由,另有去处。

 

有形的总会消失,因为有了开始,也就一定会有结束。死亡,是另一种相聚,是去除了外形的能量呈现。当更多的杯子被打破时,无数的水可以融汇在一起,成为一体生命的存在,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所以生命存在的目的是让我们逐渐脱离对杯子的执着,回归到水的状态中。这即是生命的目标,也是死亡的本相。世界是我,我是世界。


    



如果从宗教角度来看,佛家的生命轮回说,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将死亡解释为涅槃,是对死亡的接纳,只不过是从一个生命形式转度到另外一种形式而已。但人类通常都在隔离死亡,这也是焦虑和恐惧的主因。

 

作为文化性东西,死亡本身是一种存在,是事实,但不是生命最后时刻。如果我们一旦把肉身的消亡当作了最后的终结,那么必定会悲观预见到生命生成的那一刻它就要注定毁灭,这是相当缺失意义的思维。如果我们允许生命无节制地败坏,那就是在加速失去的速率。


 



能以智慧来面对败坏,也是人们面对老与死的态度。在禅宗里,修道士总是把死亡作为参悟的目标物,参破生死并乐观淡然去主动接受它,反而会为自己寻找出更加生动的活路。

 

其实最不该恐惧的是死亡 ,因为它的能力太强,不可逆,我们都是自然地被它裏协着。抗拒不了东西就要顺从,不挣扎,终究要随它而去。具体去的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倒是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可能是我们最终极的栖息地,这样想起来,就会有趣好玩。


 



死亡是需要学习的,需要豁达和勇敢的情绪。对死亡的恐惧最终是缘于对现实的不舍,也是一个人所获得額外的幸福和快乐所需要付出的心理成本,这亦是一种天然的平衡关系。既然有些人痛苦到极限,选择了主动投向死亡怀抱,那必定也会有很多幸福饱满的人,不同承度的恐惧和不舍现实中的一切。如果真懂得了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凈、不增不减这个道理的话,那么死亡就会成为一个在正常不过的话题。死亡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腾出地方,让其他生命成长,这是必须的。

 

   时间的渡口,我们皆是过客。无论我们怎样珍惜与挽留,抑或怎样荒废与抛弃,生命的田地终将是一片寂静荒芜,我们无力留下什么。你就是再成功,光阴的橡皮也会慢慢擦去你的名字。不是世道无情,不是自己薄幸,人生本来苦短,不必诸事计较,但求问心无愧就好。




 

于懋

真名于懋,自嘲是傻懋,江湖上大人小孩都称呼为懋哥。

       可以确认的身份有社会闲人、文化杂种、投资人。靠着特不靠的谱,着着特不着的调,装着特不装的逼。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一不留神还弄出几本破书。只想低调地做一个不是名人的名人,不是个东西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