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能想到,一个4岁的小生命竟会以这样憋屈的方式毫无征兆地结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4岁的阳阳平时爱吃鸡腿。事发当日,阳阳胃口很好,在幼儿园老师的监督下,一下子吃了两个鸡腿、一个豆沙包,还喝了一碗什锦汤。 阳阳的妈妈平时会随时看幼儿园的监控,当天中午更是一直盯着儿子吃饭,还在微信群里夸奖儿子吃的多,真棒! 孩子们吃完饭休息了半小时,该睡觉了,阳阳的妈妈还在群里叮嘱,昨天阳阳没有睡好,今天午睡让老师哄他早点睡。 谁曾想,孩子竟在午睡时身亡,该起床的时候怎么也叫不起来。幼儿园医生闻讯赶来,但为时已晚,孩子已经死亡半个小时了。 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一两个小时前还活蹦乱跳的,怎么睡一觉就没命了?? 一时间家长们在群里议论纷纷。 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太多食物还没消化就直接入睡,食物倒流,堵塞气管致死。 孩子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饭后立即睡觉,会很容易发生食物反流食管,如果一不小心吸入肺部或者堵塞喉咙,就会发生意外。 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心痛!而两个小时前,阳阳妈妈还夸儿子“真棒”,还叮嘱老师早点哄他睡觉!多么讽刺啊,有多少家长都用着同样错误的方式“爱着”孩子啊!可怜又可恨。 2 而这并不是个例,同样的悲剧最近几年频频发生。 成都的5岁小女孩小梅在幼儿园午睡,巡视老师突然发现她全身抽搐,陷入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老师推脱说孩子患有癫痫,家长反驳说孩子从小到大没生过大病,可怜的孩子就在他们互相推脱责任的过程中孤独地离开了。 佛山高明3岁男童小毅在幼儿园午睡后死亡,当时小毅面色异常、嘴唇变黑。符合在小肠节段性出血、化脓性扁桃体炎及肺间质炎症反应的基础上猝死。但具体死因大家仍是争论不休。 江苏连云港的骆先生1岁7个月大的女儿安安,在一个宝贝亲子乐园离奇死亡,园方称孩子午休后起床翻白眼,送医院后不治身亡。令人愤慨的是,事后骆先生再找亲子乐园,却发现那里已经人去楼空... 东莞厦塘,一名5岁男童在幼儿园午睡后,任凭老师怎么呼喊却再也没有起床。家长发现孩子头上、背上和臀部有新伤,并且孩子的嘴巴和鼻子都有饭。 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陆续离去,只因家长和老师的疏忽! 可令人愤怒的是,双方都在互相推卸责任,好像孩子的去世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对方的错! 阳阳事件中,如果妈妈能劝他少吃点,而不是鼓励他“真棒”,如果幼儿园老师能在孩子睡眠过程中尽职尽责地检查一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3 虽然这样的消息每次都受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了,惋惜悲痛的同时更需要反思。 不要强迫孩子吃过多的食物! 不要强迫孩子吃过多的食物! 不要强迫孩子吃过多的食物! 这条真的太重要了。很多家长总是怕孩子吃不饱,追着赶着哄着骗着非要让孩子多吃点,好像孩子少吃了那么一口就会发育不好。 还有些家长有事没事就问孩子“饿不饿”“要不要吃东西”,甚至孩子一哭闹,就立刻拿各种吃的来哄。 这些做法大错特错,对孩子来说是种“甜蜜负担”。 孩子各器官都未发育完善,胃容量相对较小,一次性让孩子吃过多的食物,除了会增加他们胃肠道的负担外,如果孩子饭后剧烈玩耍奔跑,还会让他们不舒服或者消化不良。更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像新闻中那样,食物反流食管,发生意外! △宝宝胃容量标准 宝宝的饭量重在质量不在数量。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少食多餐,饿了再吃,不想吃了不要强迫,同时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吃完饭后不能让孩子立刻午睡。 新闻中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饭后没多久就睡觉。我们大人都知道吃饭后不能立刻睡觉,最好活动一下,待胃里的食物消化一部分后再睡,但是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怎么就不能想到这些呢? 最好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再让孩子睡觉,让食物先消化一部分。用餐后睡觉尽量侧卧,如果平卧要枕枕头,不能让孩子躺的太平。 如果是小宝宝,喝奶后要记得拍嗝,否则很容易引起食物倒流,大脑供氧不足缺氧。 孩子睡觉要做到 “一听”、“二看”、“三摸”、“四做” “一听”是听听孩子的呼吸是否正常,如果孩子呼吸急促或者呼吸窘迫,就该及时处理。值得注意的是,3个月内的宝宝刚入睡时呼吸十分急促,但进入平稳睡眠后呼吸频率约为45-50次/分。 “二看”就是看看孩子的神态,如果孩子出现眉头紧拧、脸色苍白、嘴唇颜色等异常,也该及时请医护人员查看。 “三摸”就是摸摸孩子额头的温度。很多宝宝发高烧都在睡眠过程中,没有哭闹,监护人很难察觉,所以一定要随时摸一摸宝宝额头的温度。 “四做”就是对不同的孩子要有具体的处理方法。比如孩子爱踢被子,就要经常检查被子是否盖好。若孩子睡觉总是滚来滚去,就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滚到地上等。 孩子小,不懂得表达和保护自己,往往悲剧就发生在一瞬间,所以大人们一定要仔细观察、细心照顾。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和老师,不要强迫孩子吃过多的食物,也别再强迫刚吃完饭的孩子午睡。 |
|
来自: LibraryPKU > 《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