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格究竟生产过哪些钢表?

 alayavijnana 2018-05-15


芯随表动

钟表品牌A. LANGE & SÖHNE朗格创立于1845年,是德国钟表历史上最为闪耀的一个品牌。可惜在1948年,朗格被强制征收,家族失去了全部的控制权,品牌瞬间黯淡。消亡42年以后,在朗格创始人的曾孙Walter Lange等人的努力下,品牌得以重生。


Walter Lange@ Revolution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面,朗格就已经重新建立了高端形象。而在2017年1月17日,Walter Lange先生离世,享年92岁。


朗格古董跳秒怀表和现代跳秒手表@revolution


为了纪念历经战火却依旧心系钟表的Walter Lange,朗格品牌按照他去世前的遗愿,将品牌历史上存于怀表机芯的跳秒结构在手表上成功实现。


不锈钢版本的1815跳秒@Hodinkee


同时,朗格还特意换用了品牌绝少选取的不锈钢材质生产了仅此一块的跳秒计时手表,且还为黑色珐琅盘面。而这块罕见的孤品朗格钢表由富艺斯将在北京时间5月14号的凌晨进行了公开拍卖,毫无悬念肯定会成为史上最贵的朗格手表。拍卖所得金额也将全部捐给瑞士慈善基金会用于儿童保护。


拍得如此高价的背后,除了纪念Walter Lange先生、强大品牌的背书、浓厚的故事性、表款本身的精美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这块朗格是一枚不锈钢表壳的手表。


钟表品牌朗格创立于1845年,在漫长的历史里面其实早就生产过钢壳手表。但对于1990年得以重生的现代朗格,我们却几乎只看见其贵金属表壳版本的手表。坊间常说“朗格只做贵金属表”,可实际上现代朗格除了这一枚为了纪念Walter Lange的孤品跳秒以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钢表。今天就来聊一聊“朗格究竟生产过哪些钢表”?

售后、内部代用钢表

不锈钢版本的1815@Timezone


这种内部钢表乃“服务表”,或者称“代用表”。当有表主拿来自己的朗格表维修保养时,就可以将“服务表”带回家,在维修期间使用。维修完毕后,需要交还给售后服务中心以换回自己的金表。这种特殊的服务表仅限于最基础的手动1815款式,只有100枚被制作。


除了给客人临时使用以外,这一类钢表还曾给过朗格内部的员工佩戴。因为在早期,东德格拉苏蒂的朗格员工收入并不高,负担不起自家品牌的手表,所以为了体面,朗格品牌会免费给员工佩戴使用。为了节约成本,品牌自然是配发成本相对便宜的不锈钢表壳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100枚钢款的售后、内部代用表并不销售,表壳在制作的时候就已经被打上了标记,注明这些手表非商品、乃朗格公司的财产。

经销商定制款钢表

不锈钢版本的白盘Lange 1@quillandpad


LANGE 1,朗格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块手表。之所以会给到这块手表如此高的评价,那是因为这块手表不仅在1994年帮助朗格品牌的复兴打响了第一炮,而且是朗格最为成功产品系列的开山表款,其受欢迎程度历经近30年依然丝毫不减。


据Elizabeth Doerr记载,在现代朗格复兴的早期,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位于意大利米兰的钟表经销商PISA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帮助品牌在这个全世界最为重要的钟表运营、舆论市场重塑形象,两者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当时PISA的商业总监Bertini向朗格品牌复兴的灵魂人物之一的Günter Blümlein提议,想订购一批采用不锈钢表壳制作的Lange 1。一开始,Günter Blümlein还以为Bertini想要不锈钢款的手表是为了图便宜、降低售价,于是回复到“钢款和贵金属款的成本相差并不大,不会因为做了钢款,给PISA的价格就会变很便宜”。


而PISA的商业总监Bertini期初想要钢款Lange 1却并不是为了便宜,而是为了“独特”。在Bertini看来,朗格最为重要的部分在于内部精美的机芯,外面的表壳材质是贵金属 还是 不锈钢并不重要。当时朗格售卖的手表都是贵金属款,改用不锈钢,反而更有意义。


不锈钢版本的黑盘Lange 1@quillandpad


最终,Günter Blümlein接纳了PISA的提议,生产了一批钢款的Lange 1。共计20枚到25枚,其中大部分都是白盘+蓝钢针的搭配,仅有3枚是黑盘+白金针。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获得大部分配额的意大利经销商PISA以外,目前还有资料显示德国经销商Rüschenbeck也卖过。


查询最近拍卖记录,2014年5月12日佳士得售出的白盘版10万瑞朗,约合人民币63万;2016年6月7日佳士得售出的黑盘版23.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万。


不锈钢版本的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quillandpad


而在意大利经销商PISA的提议下,除了生产过钢款的Lange 1以外,朗格还为其制造过独一无二的钢壳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是1994年朗格推出的第一批共计4款手表中最为复杂和高端的,具有芝麻链、陀飞轮、动力显示功能。当时限量200枚发售,其中铂金50枚、玫瑰金15枚、黄金115枚、白金19枚,而剩下的一枚就是给PISA做的钢款。经销商PISA仅用3天就把这枚'廉价材质'制成的朗格陀飞轮给卖掉了.....

原型表

我们常见的计时码表可以操作可以记录一段时间,比如记录一个人跑100米花了多久。而当我们需要记录两段时间的时候,比如记录两个人在100米的赛程上竞赛,就需要使用两块码表分别单独计时。但是这样的做法明显很麻烦呀!


于是在十九世纪,一种名叫“Rattrapante”的功能被发明了。这种功能的特点就是可以记录两段相隔不超过60秒的时候,比如100米赛跑,一个人跑了15秒,另一个人跑了75秒。注意,这里一定是相隔不超过60秒的。


百达翡丽Ref.5370 VS 朗格 Double Split @SJX


“Rattrapante”也一直是属于复杂功能,没有多少品牌敢做、能做。即使做出来了,也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并没有多少改变。直到2004年的SIHH表展上,朗格的一款新表改变了一切。初看百达翡丽Ref.5370和这块朗格Double Split,除了朗格尺寸大了一点、按钮位置不同、多了一个动力储存显示以外,看不出两者在“Rattrapante”功能上的任何区别。


朗格 Double Split 双计时分针@SJX


但如果看得再仔细一点,就会发现,朗格的这块Double Split手表上不仅有两根重叠的计时秒针,而且还有两根重叠的计时分针。这也就意味着朗格做出了世界上首枚可以记录两段不超过30分钟间隔的“Rattrapante”计时码表,而不是沿用百年的60秒。


不锈钢表壳版本的Double Split@佳士得


如此高端复杂的功能,自然也要配上诸如铂金、白金等贵金属表壳。到最后,这块Double Split又厚又重,佩戴并不舒适。2007年的时候,朗格内部采用密度更低的不锈钢做了一块“Prototype”原型表用以测试。而这块独一无二的Double Split在2013年现身佳士得拍卖,成交价格高达46.1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90万。


也就是说,目前公开场合出现过的朗格钢表一共分为四种

1.售后、内部代用表(100枚)

2.经销商定制款(20-25枚)

3.原型表(1枚)

4.品牌特殊纪念款(1枚)


合计的数量在130枚左右,扣掉属于朗格官方财产的那100枚售后、内部代用表,最终能在市场流通的只有30枚左右。以后千万不要再提朗格只做贵金属表了,世界那么大,“万万想不到”的事情那么多。



评论区有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