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的军事才能到底如何?

 能静居看历史 2023-06-02 发布于山东

雍正画像

经典古装剧《雍正王朝》里,“争夺大将军王”的桥段,堪称环环相扣:清军主帅傅尔丹兵败准噶尔,康熙皇帝震怒,决定设立“大将军王”职位,统兵讨伐准噶尔大军。正在勾心斗角争皇位的康熙家皇子们,立刻为争这职位掐得头破血流。却是男主人公四阿哥胤禛(未来的雍正帝)技高一筹,以退为进推荐对手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反而一举奠定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身份。一系列权术博弈,看得观众连呼过瘾。

但是,恰恰就是这个经典桥段,却也存在着一个重大的剧情硬伤:剧中触发“争夺大将军”剧情的“傅尔丹兵败准噶尔”事件,放在真实历史上,却并非发生在康熙晚年。相反却是四阿哥胤禛成功登基,风光变身“雍正帝”后,大清王朝遭遇的十八世纪空前惨败:和通泊之战。雍正帝登基后,大清朝经济军事正值一片烂摊,西北准噶尔部悍然扯旗叛乱。咬牙准备多年的雍正帝,终于在雍正九年(1731)亮剑反击: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受命屯兵科布多。熟料傅尔丹上了前线就脑筋发热,竟误信准噶尔的假军报,亲率一万精锐朝和通泊猛扑过去,结果一头扎进七万准噶尔叛军的包围圈,几乎全军覆没。是役清军七千二百多士兵阵亡,十三名高级将领殉国。是为清朝十八世纪战争史上,最为惨烈一败。

而酿出如此惨败的昏聩主将傅尔丹,却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被编剧大笔一挥,“提前”在康熙晚年时就惨败了。但如果复盘整个战役,这位将军也并非全无亮点。战役尾声阶段:苦守大营的傅尔丹,冷静以四千残兵结成火枪方阵,硬是顶住了数万准噶尔叛军的疯狂冲锋,终于成功杀出血路,率领两千残兵悲壮突围。场面之壮烈,多年后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的乾隆帝,追忆时都唏嘘不已:虽年少者亦死战不退,是以尽忠者甚众。不过,也同样是这一段惨败中的浴血场景,恰折射了雍正帝十三年艰辛改革里,一桩无比低调的成就:军事改革。

二:鲜为人知的雍正军事改革

即使比起康熙中前期,那支血战沙俄的强悍清军来,和通泊之战浴血突围的清军,不但战斗精神可敬,打法比起“前辈”清军来,更有耳目一新的特点:火枪方阵齐射战术。

手执火枪的清兵

在十八世纪的欧亚战场上,火枪装备已越发普及。但清王朝但之前一直重视的,主要是各种类型的火炮,“鸟铳”等单兵火枪的比例一直不高。以《清史稿》记载,康熙早期时,两万规模的清军八旗步兵,火枪兵只有一千七百多名。血战沙俄的雅克萨之战里,配备多种火炮的两千清军,火枪却只装备了五十多支。而在康熙年间的几场大战里,拥有精良火枪的沙俄军甚至准噶尔叛军,更是一次次叫清军吃血亏。

到了康熙皇帝晚年时,文恬武嬉多年的清军,虽说火枪装备有所提高,战斗素质却退化到令人发指:以《宫中档雍正朝朱批奏折》记载,当时的清军火枪兵,每年的固定操练都荒废,而且原本该优中选优的火枪兵,更是被各级贪官夹带私货,只要收了好处,阿猫阿狗都往里塞。诸如“进步连环”之类的火枪战术操典,好些老兵竟然都忘了个精光。

如此弱鸡表现,也把初登基的雍正帝气的直哆嗦,雍正元年(1723)就颁布《军令条约》,火枪兵枪弹不合格训练不达标,统统都要挨揍。尤其是原先享受优待的八旗兵,受罚更受的最重。一旦犯错就挨抽五十鞭子。清军的火枪兵比例,也是陆续扩编,到雍正五年时,清军的火枪装备,就已达到三成以上。“九进十连环”等排枪战术也大力推广。和通泊血战里的悲壮场景,恰是对此时清军战斗力的最好见证。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和通泊之战前,雍正帝九年如一日的发狠整顿,陷入准噶尔叛军重围的清军,恐怕一个也冲不出来。

但即使如此,和通泊之战的惨败,依然叫清王朝无比痛心。但惨败的过程,却也叫矢志改革军备的雍正帝,看明白了另一个触目惊心的败因:此时正努力普及火枪的清军,竟已落后于准噶尔叛军。最缩影双方差距的,就是和通泊血战里,准噶尔叛军使用的一款强悍火枪:“赞巴拉克”火枪。

三:更新换代的清朝火枪

“赞巴拉克”火枪,在清代史料里,也常被称作“赞巴拉”“大鸟枪”,是一款产自奥斯曼帝国的火枪。在十八世纪初叶时,以火力凶狠射程远著称。就连此时以火器犀利著称的沙皇俄国军队,也曾大量装备。而在扯旗造反前,磨刀霍霍的准噶尔叛军,不但通过贸易手段,获得了大量“赞巴拉克”火枪,且在四百多沙俄战俘的帮助下,建立了完备的火枪生产线,实现了“赞巴拉克”火枪的批量装备。

八旗兵

于是,在和通泊之战里,“赞巴拉克”火枪的惊人火力,更叫兵力劣势的清军,蒙受了惨重的伤亡。傅尔丹与他的两千残兵,几乎是在“赞巴拉克”火枪的密集攻击里惨烈突围的。而以与准噶尔打了一辈子仗的清军名将岳钟琪形容:“赞巴拉克”火枪的射程,是清军火枪的两倍以上,比清军“子母炮”等野战炮还打的远。而且携带十分便捷。对上如此狠家伙,自然白白挨打!认识到这残酷现实的雍正帝,反应也十分迅速:造!

幸运的是,雍正帝的死敌兼亲兄弟十四阿哥胤禵,这事却无意中帮了大忙:康熙晚年时,领军西北的胤禵,就发现了“赞巴拉克”火枪的威力。一看老爹康熙帝没重视,他干脆自己先仿造了三百支,一直囤放在甘州。这三百支“仿制款”,就成了此时清王朝的军工样本。雍正帝在西安与京城设置作坊,有样学样开造,很快就取得技术突破。到了雍正十年时,清王朝已经生产了近万支“赞巴拉克”火枪,初步实现装备升级。

而且拜此时清王朝尚且强大的手工业所赐,中国工匠们的“改装”智慧再次爆发。原本十四斤重的“赞巴拉克”火枪,也被改装出了各种款式。以清朝《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雍正晚年的清军,除了改装出射程四百步以上的重型“大鸟枪”外,还开发出了八十厘米长的骑兵专用“短鸟枪”。今天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支“改装版赞巴拉克”火枪,就是当时清朝军工的生动写照。

凭着这强大军工,决心坚定的雍正帝,终于在有生之年,将这款新型火枪,陆续在清朝西北大军普及。以“和通泊惨败”为代价的清军,火枪装备就此追近了十八世纪世界先进水平。后来乾隆皇帝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的伟业,就是以这场“军工革命”打底。在军事战争史上,任何强大的军事家,都有战败的时候,“胜败乃兵家常事”更是共识,但雍正皇帝却见证更重要的道理:败不可怕,败得明白然后奋起直追,才最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