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对犹犹豫豫暂时不申请华公国考课程的伙伴进行了调研、统计, 排在前5位的理由是:
这,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我以为,你们就一个理由:没钱 今天,我决定戳穿你们的谎言: 1,给出理由1和3的,请看看2,他们的今天很有可能是你的明天 2,给出理由4的,你好像忘了公考是申论、行测的综合较量,短板原理告诉我们——解决短板,是提升的最快方法。再看看进入面试的成绩单和江苏省直上岸分数线。 (江苏17年省考省直上岸分数,前五名和后五名) 3,给出理由5的,算我没说。 好,第一步已经完成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步: 申论究竟有多少个知识点 不多吗? 我就捡重点的给你理一理: 是不是很惊讶? 但考虑到: 我们学了10多年的汉语,依然写不好高分作文 依然不能理解领导人讲话、国家政策的含义 依然不能很好的概括中心思想 同时考虑到: 除了微博、朋友圈已经好几年没有认真写过东西了 哪来的勇气说申论很简单,很容易冲刺呢? 所谓的没时间,之后再学,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你选择了公考这条路,给自己留后路,就是断了自己的出路。 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决定最终结果的并不是“备考时间的长短”,而应该是备考的效率和决心。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有一种错觉,时间还有很多,于是觉得“可以再等等”、“今天太累,明天再看”......正是这种等待心理,不仅下意识中拉长了战线,更恐怖的是“让我们慢慢的变油了”,竟然开始习惯“拖拉”“找借口”“抱怨”! 最最可怕的是,心理状态一旦松懈起来,真不是说“接上就能接上的”!很有可能,公考之路就这样结束了。
备考就像开一次长途,在一个站点停留过多的时间,想靠超速、占应急车道来弥补时间,是绝对危险的!!何况,我们根本不知道前面会不会堵车、修路!! 放弃所有的侥幸和赌博式备考吧,你并不差,但你的竞争对手也同样不差,既然都不差,那决定胜负的唯有“专注”和“努力”了! 小编认为:如果真的决定备考,并决心考上,就至少应该花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聚焦而有规律的备考,严格执行计划,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否则,就算是用“三年的时间来备考”,也注定是“打酱油”,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 再看看2018年考试的时间,你是想18年--19年上岸,还是再等一年? 2019春季联考预计涵盖: 四川、山东、甘肃、吉林、贵州、云南、福建、河北、黑龙江、江西、内蒙古、新疆、海南、湖北、重庆、广西、湖南、山西、陕西、天津、辽宁、安徽、青海、宁夏二十四个省(市、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