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浒那些人之74:深藏不露铁叫子

 金色年华554 2018-05-16

人物简介:地乐星铁叫子乐和,祖贯茅州,其实北宋时并无茅州。茅为古国名,今山东省潍坊市昌邑西有茅乡。北宋时昌邑县属京东东路潍州,即今山东省昌邑市。能歌善唱的乐和,是登州兵马提辖孙立之妻舅、某看守所合同制狱警。因营救解珍、解宝兄弟,与顾大嫂等劫狱后上梁山,坐定第77把金交椅。后被王都尉看中,任都尉府中使令。

水浒那些人之74:深藏不露铁叫子

乐和的绰号叫铁叫子,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权智》释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sǎng)叫子。清代程穆衡《水浒传注略》解释:叫子,截竹为之,市井小儿所吹者,间有铁铸,其响甚厉,且坚刚耐久弄。说白了,“铁叫子”为称赞乐和的嗓音像铁哨子一般响亮、长久及动听,乐和的身份类似于今之歌手兼曲艺演员。

铁叫子乐和本为看守所狱警,说是狱警,看他在节级包吉面前那个唯唯诺诺的模样,感觉他很可能是个临时工。就是这个临时工,竟然一步登天,一不小心混入了东京都尉府。王都尉可不是小人物,乃宋哲宗妹夫、宋神宗驸马,他与宋徽宗交往甚密。太尉高俅当年跟随王都尉,后来登堂入室被宋徽宗重用。乐和从一个民间歌手,鲤鱼跳龙门,一跃成为王都尉身边的人,担当重要场合唱响主旋律的重任,这功夫着实不可小觑。

塑造一个能给人带来欢笑的人物乐和,说明施耐庵欣赏和宠爱此人。乐和文武全行、兴趣广泛、聪明绝顶。虽然是一个小牢子,但他本事不小。因为沾着三亲六故的解珍、解宝兄弟入狱,乐和想方设法与顾大嫂等亲戚串通好,通过缜密设计,弄出一场惊天动地劫狱大案。然而落草后,乐和并未受到重用,祝家庄一役结束,只被安排去朱贵的酒店帮忙,这一干就干到梁山108位好汉排座次,才勉强提拔为戴宗的副手,做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这可能是吴用故意压制乐和,导致了乐和在梁山上默默无闻。

梁山天天忙于“反围剿”“反扫荡”,时刻准备着打仗。在很难有歌舞升平的日子中,业余歌手乐和的休闲功效得不到发挥。再加上当时战场上主要是以武功论高低,故此能歌善唱的乐和,根本不可能像现在军队文艺战线的战友那样,轻轻松松混个技术五级,肩头金星闪烁,四处自诩将军。

乐和革命生涯发生转折点,应该是追随宋江寻求招安那段时间发生的

水浒那些人之74:深藏不露铁叫子


高俅围剿梁山败北被捉,宋江一心搞招安,他指派萧让与乐和两个文艺骨干随高俅进京。正是有这段借调机关的经历,二人忽然在征讨方腊之前,被蔡京、王都尉留在京城。试想想,乐和何许人也?他有何德何能留在京城。他不像现在某些明星在舞台上一“脱”成名,也不像某些所谓专家,在媒体上发表几句“钢琴强迫杀人法”“上访者99%都有精神病”的雷人话语,就能被群众的“板砖”拍得一夜走红。见过大世面的王都尉,绝对不会主动去挖掘什么“中国好声音”。这其中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诠释:深藏不露的乐和与萧让利用天时地利跑官要官了。在金钱社会里“不跑不送,原地不动”,不只是一个传说。梁山众好汉口口声声反贪官污吏,其实这只是一个堂而皇之的口号而已。当个人利益得到满足时,他们马上投入对方的怀抱,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水浒那些人之74:深藏不露铁叫子

《水浒传》中多次提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然而一百单八将彼此都是兄弟吗?未必!当其他战友在前线流血牺牲时,当乐和帮助脱险的解珍解宝摔死在山崖下的时候,乐和还在陪着王都尉高唱着欢快的流行歌曲,此时此景让人想起来一句歌词: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水浒传》交代,乐和在驸马王都尉府中尽老清闲,终身快乐。这个结论恐怕有待商榷,没过几年,随着金兵的铁骑饮马黄河,东京汴梁也随之灰飞烟灭。不过即使乐和被俘虏,他仍然不用担心。南宋洪迈《容斋三笔》中记载:自靖康之后,陷于金虏者,帝子王孙,官门仕族之家,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惟喜有手艺,如医人绣工之类,寻常只团坐地上,以败席或芦藉衬之,遇客至开筵,引能乐者使奏技,酒阑客散。各复其初,依旧环坐刺绣。如此看来,乐和还是有英雄用武之地的。

其实,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乐和恪守生存的法则值得一提: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当然,乐和的本事不止如此,陈忱的《水浒后传》中,乐和才能尽展,辅佐混江龙李俊成为一方霸主。

这真是:枪林箭雨觅功名,不及梨园靡靡声。一曲绕梁妃子笑,胜他铁骑荡龙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