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人死亡!“自配药酒”竟然这么可怕!

 昵称41082923 2018-05-16

药酒不是什么包治百病的神药……





近日,随着事件相关受害人发生PTSD,某药酒再度引发舆论。


可能有人会想,既然这种厂家生产的“药酒”不安全,那我自己做给自己喝,总没问题吧。


非也。有时候,自制的,搞不好更危险。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先从它的材料看起。



蛇,包治百病?包致百病!


我国广大自学成才的“医生”最喜欢用来泡药酒的东西是各种蛇,特别是各种毒蛇。



据说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毒蛇咬伤,跌打肿痛和痈疮脓肿等,甚至还有人宣传自己的高血压、糖尿病什么的都是靠蛇药酒控制乃至治疗好的,简直就像是包治百病的神药。


为什么这么神奇呢?这些人的思路是这样的……


比如说,治疗毒蛇咬伤这点吧。


这些人的“理论”是,毒蛇不会毒到自己就是因为他们能自己给解毒,所以以毒蛇入药就能解毒。


事实上呢,蛇毒基本上是蛋白质,如果它们自己真能解毒,早就被自身的抗体结合掉了!怎么可能还有蛇毒用来攻击猎物。


再说了,你真能那么幸运的刚好找到咬你的那种蛇泡酒?要解毒也要对症下药吧。所以,真要被蛇咬了,赶紧清理伤口去医院才好,一口酒下去血液循环加快可能没解到毒反而促使你死的更快了。


其他的疗效也不再多说,基本上都是胡乱吹牛,自欺欺人罢了。


我们再聊聊蛇泡酒的缺点,一般而言泡酒的蛇都不会预先经过其他处理。


因此,首先,泡酒的毒蛇可能复活咬人。这种现象并非罕见,因为要想将毒蛇用泡酒的方式完全杀死,需得高浓度的酒长时间的浸泡,还要尽量隔绝空气,否则蛇将会进入假死状态,一旦重新开盖,就有可能上演农夫和蛇的现代版。


笔者在轮转期间,某位主任讲过一个病例,就是一名患者泡蛇酒,结果蛇没死,在患者开封的时候“眼疾口快”狠咬了患者一口。倒霉的是,还是条毒蛇。


其次,蛇类的寄生虫非常之多。


简单的随便数数,就有蛇蛔虫、蛇绦虫、曼氏裂头蚴、蛇假类圆线虫、蛇棒线虫、蛇鞭节舌虫等等,这些寄生虫用泡酒的方式较难杀死。


比如其中的曼氏裂头蚴,一般需要100℃高温中处理2分钟才能消除。

在灰鼠蛇皮下检查出曼氏裂头蚴。


这个东西处理不干净的话可能会引起裂头蚴病,未死亡的裂头蚴在人体内到处游走,入侵眼睛、皮下、口腔颌面、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等部位,严重者可致眼睛失明、癫痫样发作或肢体瘫痪等。


从眼中手术取出裂头蚴


最后,蛇血中的蛇毒和蛇胆中的有毒物质。


这些毒性物质无法用泡酒的方式完全消除,有可能造成神经毒性、溶血、出血、凝血、心肌损伤等,严重者甚至会因为蛇毒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每年医院总能收上几个吞蛇胆鱼胆导致急性肾衰最后不得不进来透析的。


透析


不知道为何国人如此偏爱本身有可能有剧毒的蛇这种动物,也许是相信“以毒攻毒”的原理吧。但是,以毒攻毒,更大的可能是变得更毒,毒到生命消失再也不用毒为止。



中药虽好,可不要贪心


除了蛇之外,国人泡酒似乎无中药不欢,仿佛没中药就不能体现我国人民古往今来的智慧结晶一样。事实上,选择中药泡酒需要谨慎。


且不谈有些中药材的副作用根本没研究清楚,胡乱运用的下场,最多只有心善的医学家会赞美你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而已。


图片来自微博@珈凝是个男孩子


有些明确有剧毒作用的中药材,比如马钱子(该药毒性较大,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昏迷)、川乌(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禁用)和苍耳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等药材,不要使用。


日前就有一个惨痛的案例,重庆一酒楼15人因为饮用自制的含有中药“雪上一只蒿”的药酒发生中毒,其中5人不幸身亡。

当时的新闻标题


涉及的中药“雪上一只蒿”有剧毒,要是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流涎、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昏迷,严重者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致死。


此外,中药的配伍是有讲究的,有些人完全不通药理,看着什么有什么药就泡上,觉得会是1+1=2的效果,却不知有时候药物的相互作用会使得1+1=-2。



酒,解忧还是增忧?


当然,这些药酒称为药“简直是荒谬”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溶剂都是酒。


酒在人体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讨论研究。目前我们认为它基本对人类没有什么好处,即使以往认为的对心血管系统的软化、保护作用,在其他严重的副作用下也是黯然失色,不值一提。


在上个月,柳叶刀的一篇文章已经将饮酒的危害说透了,比如导致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全因死亡率都有提高。


喝酒提高所有类型的卒中的死亡率 数据来源:《柳叶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