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年龄之谜:林黛玉几岁进贾府?宝钗比黛玉到底大几岁?

 玉稻筱麦坊米 2018-05-16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女主角林黛玉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因为在书中第二回的叙述中,黛玉师从贾雨村读书时“年方五岁”,一年后其母去世,黛玉便随贾雨村进京,这时大概也只有六、七岁。当然,对于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到底多少岁,也一直存在争议,也有说是十二、三岁的。逍遥子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理由后面再说。紧接着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簿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另一女主角薛宝钗也出场了。然后到了第二十二回,贾母给宝钗庆生,那是宝钗十五岁生日,算是成年人的第一个生日。

如果按文中所描写,薛宝钗进贾府过的第一个生日是十五岁,那么她是十四岁入的贾府。这样算下来,宝钗就比黛玉足足大了七、八岁。但是,文中又明确说了宝钗只比黛玉大两岁。这就牵扯到了《红楼梦》中人物年龄“忽大忽小”的问题。造成《红楼梦》中人物年龄忽大忽小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以下两点:

一、由于《红楼梦》成书过程的复杂性,尤其是作者没有最后完成这部书的定稿,所以留下了一些明显的矛盾和漏洞;

二、作者可能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回避人物的年龄问题。在那个时代,在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如果人物年龄太大,贾宝玉便失去了“在内帏厮混”的资格。如果年龄太小,便不可能说出许多富含人生哲理的话来,更不可能谈情说爱。

那么,宝钗比黛玉到底大几岁呢?逍遥子仔细梳理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时候是六、七岁,和宝玉同住在贾母处,无忧无虑 过了六、七年,宝钗一家也住进了荣国府。这时候林黛玉十二、三岁,宝钗比黛玉大两岁,刚好十四、五岁。

从表面看来,我们会有一个感觉:似乎林黛玉进贾府之后,薛宝钗是紧跟着也进了贾府的,那么是这样的吗? 其实大不然。 在这里,曹雪芹省去了至少六、七年的时间。这便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误解。

第二十回,贾宝玉携薛宝钗来见初次露面的史湘云,碰见林黛玉也在场,说了句挤兑的话。回头宝玉又来赔不是: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

你看,宝黛二人是从小一桌吃,一床睡的,可谓青梅竹马,假如初见面时已经十三岁,怎么可能一个房间睡觉呢?类似的话,宝玉说过多次,均表明俩人是从小一起长大,在宝钗到来前,有多年相处的时间。这一点基本毋庸置疑。

其实,要理清楚黛玉和宝钗的年龄差异问题,就需要找出曹雪芹省去了至少六、七年的时间的证据,这里有两个人物可以作为参考:一个是书中第一回提到的一个女孩子,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也就是后文中的“香菱”。另一个是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写道: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甄士隐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这一年的中秋节,甄士隐资助寄居在隔壁葫芦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进京参加第二年的春闱,求取功名。第二年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士隐带妻子投奔岳父,遭到白眼,随跛道人出家。这一回交代了贾雨村离开葫芦庙,进京赶考时,甄英莲(香菱)年方三岁。英莲在第二年的元宵之夜被拐走,这时候也就是三、四岁。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写道:贾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赴京。(第二年)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恃才侮上,那同寅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说他貌似有才,性实狡猾,又题了一两件徇庇蠹役、交结乡绅之事,龙颜大怒,即命革职。从贾雨村进京赶考(英莲三岁)到中了进士升了县太爷,再到被参革职,前后不过一、二年时间,这时候的英莲大约五岁左右。

贾雨村革职之后游至淮扬地方,在旅店偶感风寒,愈后又因盘费不继,正欲得一个居停之所以为息肩之地。偶遇两个旧友认得新盐政林如海,知他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遂将雨村荐进衙门去。林如海膝下无子,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这一回交代的明白,贾雨村做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的时候,黛玉年方五岁。看看又是一载有馀,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女学生奉侍汤药,守丧尽礼,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病复发,有好些时不曾上学。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写道:黛玉因母亲去世,守丧尽礼,因此旧病复发,有好些时不曾上学。雨村闲居无聊,每当风日晴和,饭后便出来闲步。某一日出来闲逛时偶遇到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次日,(雨村)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通过第二回、第三回的比对,我们可以确定两个问题:第一,黛玉和甄英莲(香菱)年纪相当。第二,黛玉五岁师从贾雨村,一年多之后母亲病故,外祖母派人去接,于是黛玉在家庭教师林如海的陪同下抛父进京都。所以,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时候应该是六、七岁。

至此,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到底多少岁的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到薛宝钗一家进荣国府的时候,林黛玉到底多少岁。搞清楚了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能知道林黛玉进贾府比薛宝钗到底早了多长时间。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写的是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原来是(薛、冯)两家争买一婢(贾雨村昔日的恩人甄士隐被拐卖的女儿甄英莲),各不相让,以至(薛蟠)殴伤人命(冯渊)。彼时雨村即传原告之人来审。那原告叙说了事情的原委,并诉道:“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望大老爷拘拿凶犯,剪恶除凶,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恩不尽!”

贾雨村听说正要发签(拿人)时,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怎么把出身之地竟忘了!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

看到这里,再和前文比对,从贾雨村蒙甄士隐资助上京赶考(第一年中秋节),到甄英莲被拐卖(第二年元宵节),基本上不到一年的时间。贾雨村进京后考中进士,选入外班,升了县太爷,不到一年就被参革职。然后游玩至游至淮扬地方,做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一年多之后贾敏病逝,贾雨村陪着林黛玉进京,在贾政的擀旋下再次被启用了。从贾雨村离开葫芦庙进京赶考,到贾雨村陪着林黛玉进京,前前后后不过两三年时间,这时候门子却说“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这之间至少有六年的时间差,可以推知林黛玉这时候已经进入贾府六年了。这一回写的“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并不是贾政为贾雨村谋得的,而是贾雨村通过贾政的关系起复之后,过了五六年,再次升官了。贾雨村升官补授了应天府之后,接手的第一个案子乃是薛蟠为了争买英莲打死人的事。

我们再看英莲这时候多大了。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

通过门子的描述,也很清楚明白的交代了,在贾雨村离开葫芦庙的第二年,甄英莲被拐卖,拐子养了七八年,英莲长大了,已经十一二岁了,被拐子带至他乡转卖。然后发生了薛冯两家争买,闹出人命的事情。冯家告了一年的状,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黛玉和英莲年纪相当,这时候英莲十二三岁的光景,黛玉自然也是十二三岁的光景。从另一个角度看,英莲被拐卖后两年多,黛玉跟着贾雨村到了荣国府外祖母家,到如今英莲已经被拐子养了七八年,又打了一年官司,再一次验证了黛玉这时候进贾府已经六、七年了。

我们知道,薛家一是送薛宝钗进京待选,二是薛蟠惹出了人命官司,进京避祸,于是一家人住进了荣国府,自然和贾雨村审的这个案子是同一个时间段的事情。通过前后文的比对,我们很容易得出了结论: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时候是六、七岁,过了六、七年之后,林黛玉十二、三岁,这时候薛宝钗一家也住进了荣国府。宝钗十四、五岁,刚好比黛玉大两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