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巢湖美景:槐林咀上好风光

 张勰 2018-05-16
巢湖美景:槐林咀上好风光

 

文/图  方华  盛

1、在巢南,有一片依山傍水的美丽地方,我们称它为槐林。

在巢湖市槐林镇西北,有一半岛伸入巢湖,称槐林咀。其得名缘自岛上曾生长大片槐树。槐林镇之名也是缘此而来。宋代罗愿在《新安志》中记载:槐林咀,在十字河上,有槐林宫,临湖。

远眺槐林咀,临湖凌波,其上一庙宇飞檐峭壁,凌空欲飞,颇有气势。驱车入岛,穿过朱元村鳞次栉比的村舍,在临湖绝壁前,一寺如禅静默打坐,山门上竖书:巢湖寺。

在巢湖,几乎无人不知中庙,可知道巢湖寺的人却很少。其实,隅据一方的巢湖寺和中庙曾是“姐妹庙”,她们隔湖相望,已近两千年。

巢湖寺原名圣姥庙,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由于魏、吴连年征战,加之巢湖水患不断,乡民为祈求平安祥和、风调雨顺,仿效中庙在槐林咀上临湖修建圣姥庙。圣姥庙后又更名为圆照寺等,由道转佛。它屡毁屡修,屹立至今。最近一次比较大的修缮是在2000年前后,并改名巢湖寺。

据传,古时一位风水先生云游此地,看出槐林是一处“凤凰地”:槐林咀是凤凰的头,槐林嘴西南方的青龙嘴和小魏村是凤凰的左翅膀,黄墩头嘴和黄墩头圩堤是凤凰的右翅膀;现镇政府所在地的九龙山(又名羌山、武山)是凤凰的尾巴。此传说与中庙的凤凰台传说几乎一个版本。

与中庙凤凰台相似的,还有巢湖寺后的绝壁鱼石崖。鱼石崖临湖壁立,其色赤红,艳若朝霞,让人一睹之下,不免想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临崖俯瞰,真正有东坡先生诗中的意境也。

鱼石崖赤崖碧水,冰火两重,让身临其境的人心悸而惶恐,敬畏之心顿生。其中一块红石似鱼头、如龟首,探入湖中,臆断其是鱼石崖之名的由来吧?

槐林咀的鱼石崖与巢湖北岸中庙的凤凰台红石矶“一脉相承”,从一个侧面佐证“陷巢州”传说的真实存在。

从崖上下到湖滩,回头仰望,崖壁陡立,满眼赤红,凹凸起伏。走近细看,发现崖壁的肌理似石非石、似土非土,被湖水浸润的表层很有黏度。崖顶树木以及崖壁上稀疏的藤蔓在赤壁和蓝天的映衬下显出生命的力量与生机。

攀崖而上,在巢湖寺的西边,一座白墙灰瓦的魏氏宗祠映入眼帘,与巢湖寺侧立相应。所谓“乱世藏金,盛世修谱。”寺宇的香火梵音,宗祠的万千气象,形成槐林咀上一个宏大的气场

槐林咀两边,分别是槐林湿地和马尾河湿地。湿地柳林如烟,芦苇葱茏,水牛成群,白鹭飞翔。登寺环顾,湖面上渔船荡波,原野上村庄散落,真是好一片巢南风光。

2、深入湖中的这片半岛曾经槐树成林,由此得名槐林咀。



3、槐林咀上的巢湖寺寂寞如禅,背湖打坐在苍茫的时空里。



4、人丁兴旺的魏氏宗祠与巢湖寺比邻而建。



5、寺宇的梵音,宗祠的气象,形成槐林咀上一个膜拜的气场。



6、寂寞的是历史,不寂寞的是星云斗转的时光。



7、春色,总是在闭关的禅悟中发出重生的新叶。



8、即便是沉重的寺宇,也有飞翔的欲望。



9、巢湖寺后的鱼石崖临湖壁立,其色赤红,艳若朝霞。



10、一块红石似鱼头、如龟首探入水中,臆断其是鱼石崖之名的由来吧?



11、赤崖碧水,冰火两重,让身临其境的人惊异之余心生敬畏。



1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瑜的故地就在不远处,这样的巧合,耐人寻味。



13、崖顶的树木在赤壁和蓝天的映衬下翘首苍茫,似在询问那隐秘的曾经。



14、赤壁上生长的藤蔓让人感叹生命的力量与倔强。



15、生命无处不在,有时它就在空洞岁月里,坚守那一片翠绿。



16、绝地之上,总有恣意的梦想在生长。



17、我愿以我的渺小融入这一片赤色之中,成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隅点缀。



18、就像村庄被大地原野收藏。



19、马尾河边,一个正在建起的“昆虫王国”,它将唤起槐林这片土地草盛虫鸣的原始景象。



20、面对这一方美丽的热土,我们不由临风呼赞:好一片巢南风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