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青创业】澄策纳米科技高湘凯:“一纳米”之外的梦想

 daimatsu 2018-05-16






澄策纳米科技创始人高湘凯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一个净化用的滤芯,很多人会误认为他的公司是销售这个的,其实有关系又没关系。“有人曾经问我,你的产品弱点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高湘凯一直觉得困惑,在他看来,自己所运营的材料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怎么会有弱点呢?后来他想到了,“它最大的弱点就是看不到,因为它是一种防御技术”。没错!高湘凯所从事的工作的确是肉眼看不见、摸不到的技术,他形象的称它为“从实验室走出来的隐形防护墙”。

“我的创业项目就是想为这些产品贴一层“安全薄膜”——纳米银与钛复合材料。它能有效消毒杀菌,如果喷涂在单车座椅、汽车玻璃、陶瓷、塑料等公共物品表面,能有效减少交叉传播的风险……”每次和人家谈及自己的技术,高湘凯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所介绍的这种材料,就是目前处于前沿科技的“纳米技术”。这位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创业者,对于材料本身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于是我们的访谈就从那“一纳米”开始。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隐形防护墙

                                                          

“比起市场上常见的10纳米颗粒,我们团队能开发出2纳米颗粒,杀菌力与附着力都提高不少”。提及自己的纳米技术,高湘凯非常的自豪。他说,自备技术他们已经做到最顶层了。目前市场上类似的研发如果应用到民生上会面临着几个问题:

1

材料结合的界面技术有限

2

能够衍生出来的应用商品较少


“而这些突破,高湘凯的澄策纳米科技都做到了。”


当然,不同于汽车上的烤漆、有着光滑的质感和闪亮的光泽,纳米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因为看不到,存在感较弱,但是纳米所发挥的功效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高湘凯拿过一个陶瓷杯,“普通的陶瓷杯涂抹了纳米之后,我们倒进去的水就不容易坏,它的洁净效果会更好!”这就是纳米的奇妙之处。他又拿出一部手机,指着手机的外壳说,我们平常会经常洗手,但是不会洗手机。如果把手机的外壳都涂抹上这层材料,那么这部手机外壳就被保护了起来,起到了防护细菌的作用。同样地,更多的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公共设备都可以使用这种材料,以达到抑菌的作用。

虽然纳米用途广泛,但是与民生的结合却尚未普及,除了高湘凯所提及到的两大原因之外,民众对纳米的认知也是重要的缘由。毕竟对于一种不能被直观感知的材质,推广尚存难度。高湘凯在最初跑市场的时候,也常常被人问及这样的问题。

每当这时,他会反问对方,“那微生物不也是一样,你平常不发生事情你不知道,有流感来临的时候、传染病发生的时候、你开始恐惧戴上口罩的那个时候、甚至不断的洗手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微生物了!”高湘凯是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非常有信心的人,他说,的确从技术层面纳米不被肉眼所见,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为了像客户更直观地展示“纳米”的功效,他和可视互联网合作,让客户通过互联网的界面真实的对比使用“纳米”前后房间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时还不定期的回访客户,通过调整他们的生活习惯来使“纳米”发挥更大的功效。在高湘凯的内心深处,他要做的是一个健康防护的产业,是可以肩负起社会责任的产业,而不是简单的买卖。


不仅仅是“纳米”


正如每一位创业者心中都有一个创业之外的情愫,在高湘凯心中,成立纳米公司,绝不是单纯的基于其在大陆正处于朝阳产业,还有更多自我价值的认同。小小的一纳米,包裹着的是其厚重的梦想。


23岁那一年,高湘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台湾的一家封装公司从事研发工作,每天在实验室或生产线上忙碌,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材料工程师。几年后,高湘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他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把LED做成灯具,成为当时第一批把LED做成灯具的公司,而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创业。“当时因为一些工程的原因就没有再做下去了”,无所谓成功,也没有失败,初创的经历就这样带着些许的青涩渐渐地在散去,但是由此而引发的“创业”种子却一直萌芽待发。直至八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纳米”邂逅。



“当我第一次在实验室中看到纳米时,我就知道这是我要做的事。”高湘凯说,八年的时间,他确实已经离开实验室太久了,没有想到纳米技术已经发展到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程度,“比如说传染病、细菌变种,病毒等等的问题,我发现这个技术还可以用于防御的系统上”。而更为重要的是,纳米的价格也在不断的降低,这无疑为其成为共享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高湘凯说

纳米材料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的技术,一种是材料自备技术,也就是如何把材料变成细小的纳米颗粒?这种技术需要科研和技术专业背景;另外一种就是应用科学技术,就是如何把这样的材料应用到市场上,和市场结合,而他要做的就是这样一部分工作。


“如今,我们能在路边看到各色共享单车,也能在写字楼里找到共享雨伞,但这些共享物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卫生隐患。”高湘凯说,他的创业项目就是想为这些产品贴一层“安全薄膜”——纳米银与钛复合材料。但是,市场会接受他吗

“我和产业对话之后就有很多问题出来,很多产业就说,那我们有什么好处?”这的确是一个很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贴上这层安全膜,的确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成本上去了,民众能买单吗?

高湘凯认为,共享经济是卖服务的,如果你的共享单车成为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避险服务的单车,那么民众的认知度自然会提升,需要等待的只是时间。他相信这五年,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市民对健康与环保的需求上了一个层次,他的技术必将成为大家心目中一道隐形的防护墙。高湘凯说,健康这种事情是不需要选择的,如果在未来,当人们在运用纳米技术就像使用互联网一样自然的时候,那么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尽到了。


创业那些事

创业这条路上,

他也兜兜转转用了八年的时光。


大学毕业后进入台湾一家封装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然后自己创业做LED灯具,2009年,来到苏州,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然后就是2016年挺进上海,进入上海(金山)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成立澄策纳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兜兜转转、从实验室出来再回归实验室,冥冥之中,高湘凯终归无法离开这些瓶瓶罐罐和精密的仪器。


转折点


对于高湘凯来说,这一重要的转折发生在苏州工作之后到上海选修MBA课程,“读了这个传播管理学之后,让我脑洞大开”。早在读书之前,高湘凯就有了创业的想法,但面对大陆广阔的市场,他一直在迷茫自己能做些什么?读书无疑为他展开了一条拓展无数可能的道路。


在课堂上,高湘凯第一次接触到“传播管理学”的概念,在整合形形色色商业信息的同时,他也在整理着自己的思路。当一个产品或一个服务出现的时候,他开始本能的判断其背后的商业信息和真正的价值。正是这些不断地强化和训练,让他第一次在实验室看到“纳米”的时,立刻本能的判断出这就是自己未来要投入的方向。


2017年,在做足了创业准备的高湘凯得知上海要举办一场两岸青年创业大赛。通过这次大赛,将会孵化出一些好的创客项目来。高湘凯认为,自己的机遇来了!“我也曾有过担忧,我一个台湾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怎样才能尽快让创业步入正轨?我决定参加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108天的赛程不仅有精彩的比拼,还有创业导师的悉心指导。在精进项目内容的同时,还获得了媒体、行业及投资人的关注。他说,最重要的是,通过两岸青年创业家之间的交流,在异同之间获得了更多的创新思维,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经过了100多天的努力,最终在475个参赛项目中,高湘凯的项目获得了三等奖,并被推荐入驻上海(金山)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在那里可以得到一站式落地配套政策和一系列的创业支持。高湘凯说,在上海(金山)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有专业的团队协助他们办理免费注册手续,有为第一年创业的青年提供免费的开放式工位,还有崭新的青年人才公寓……


有了这些后备力量,高湘凯开始和大陆合作伙伴一起推进项目的实施,他们与部分家居、环保企业进行了接触,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也开始用上了他们的材料。不过,因为生产线还在台湾地区,沪台两地来回还有点周折,在基地的大力支持下,高湘凯打算今年底明年初把生产线引入上海。当然,高湘凯还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在厂区附近再建一座实验室,这样研究、生产、销售等整条产业链都能落户上海。


一边忙着筹备试验室,一边跑市场,高湘凯在忙碌中开垦着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说,这是一个由两岸青年共同组成的年轻团队,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目标而去努力,希望借由这些努力,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如果有一天,民众的传染病数据是通过他们的技术而降下来的,那时候两岸的小伙伴会在一起好好的庆功。


而回顾来路,高湘凯说,他必然扎根在这里,因为这个团队原本就是两岸青年共同筹建的,未来在两岸青年的合作上,没有任何色彩,大家就想为这块土地做点事儿。




来源:两岸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